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鲁迅和郭沫若两位文坛大佬之间,曾经爆发过一场稀里糊涂的骂战。
在这一场骂战中,郭沫若率先攻击,鲁迅连续进行了三次反击。最初二人一度骂红了眼,互送“人参公鸡”(人身攻击)。最后郭沫若却接连挂出免战牌,认输收场。
郭沫若说:先生以他那空灵之气,通过想象便把一群人的罪状在“一瞥中”公布出来,真是因言断罪的神手。
1927年12月,郭沫若准备复刊《创造周报》,特邀鲁迅加盟。鲁迅欣然同意,没想到郭沫若却临时变卦,搞出一个叫《文化批判》的新刊。两人因此留下心结。
在摆了鲁迅一道之后,郭沫若不但没有心存愧疚,反而于第二年初春,联合“太阳社”点名嘲笑、批评鲁迅的作品。
鲁迅忍无可忍,发表《我的态度气量和年纪》《醉眼中的朦胧》等文章予以反击。
郭沫若则化名杜荃,揪住他的错别字不放,追问他究竟是“器量”还是“气量”?并且一连“哐哐哐”,给鲁迅扣下“封建余孽”、“二重反革命”外加“法西斯”三重大帽子。
郭沫若后来承认,自己当时根本没看过鲁迅的作品。郁达夫告诉他《呐喊》不错。他也只看了三分之一。
为了骂人,他咬住鲁迅的年龄不放,说他生在民国,肯定是一个封建余孽。
又不懂什么是资本主义,自然更不懂什么叫革命。于是果断把鲁迅打成“二重反革命”和“法西斯分子”。
鲁迅气到三观炸裂,头发全都竖了起来!
郭沫若虽然披了一个“杜荃”的马甲,但是鲁迅早已认出了他的文风。于是用手指蘸着口水,怒翻郭沫若的文集。翻了好几遍,发现没有一篇看得入眼的东西。最后鲁迅“速读”了一篇郭沫若的革命小说《小手》,写下一段评语。大意是说:
郭沫若小说中这个革命党人,只肯牺牲一只手,为的是留着另一只手去拥抱爱人。为什么失去的不是一条大腿,或者是脑壳呢?
因为他还想着,革命成功后,可以谈恋爱。可见革命得不彻底!
鲁迅本想气死郭沫若,不料后者在骂了他的语文老师跟体育老师后,已经躲去了日本.并没有见到鲁迅骂人的文章。
鲁迅对此耿耿于怀,于是1930年,又在杂志上重新撰文《我和语丝的始终》,讲述他和“创造社”诸公的恩怨,借机重新骂了一回郭沫若。
郭沫若回来发现被骂了,当即写了一篇《眼中钉》回应鲁迅说:其实我们骂你,并不是因为私人恩怨。当时“创造社”主要就是我和郁达夫、成仿吾三个人。郁达夫从来不骂你,说你文章写得好。我虽然不喜欢你的风格,但是也觉得从《呐喊》以后,都写得不错。
真正骂你的,只有成仿吾一个人。不如此事就此揭过了,大家以后见面还是兄弟?
鲁迅暗暗冷笑,他怎么也忘不了那个,嘲笑他写错别字的“杜荃”。
1934年鲁迅在给杨霁云的信中说:这些对我进行人身攻击的文章中,有郭沫若的化名之作。
郭沫若不肯承认,自己曾经攻击过鲁迅。鲁迅仿佛一拳头打到了棉花上,总觉得没有骂过瘾。后来,鲁迅又在1931年发表了《上海文艺一瞥中》,痛骂“创造社”:“要人帮助的时候就谈互助理论,要与人竞争就谈达尔文主义”,这是典型的双标狗。
另外,创造社当年死咬所有报刊、杂志和书籍,专门盯着别人挑刺,他们自己的作品给商务出版社出版,他们就不再挑商务出版社的刺了。中会攻击他们不一样的“旧文学”,说别人“下流”。
一个洋画师,好好地画海盗战船不行,画“老鸨虐妓”却似模似样。是不是说明他们平时看“下流”东西看得太多呢?于是骂郭沫若等人是“才子加流氓”。
郭沫若看完《一瞥中》原地爆炸,但他自知“骂才”不如鲁迅,只有感叹鲁迅先生心思空灵,因言断罪的水平是神级的。
有人分析:为什么鲁迅会一直盯着郭沫若骂呢。
除了因为当初办报的事上,郭沫若摆了他一道外,还因为鲁迅看不惯以郭为代表的“创造社”成员。说他们几个太“骄傲”,在自己面前“神气十足”。
结语:
从前上学读到鲁迅的课文,遇到“错字”,老师都说是“通假”字。只有郭沫若敢跳出来,说鲁迅写了“别”字。不过,郭沫若“革命”得究竟不彻底。因为他挑鲁迅刺儿的时候,还披了一个“杜荃”的马甲。
当初郭沫若骂鲁迅,逻辑推理的过程全都是错误的。而鲁迅用《小手》回骂郭沫若,显然也是胡说八道。
后来,又有好事的自媒体进行了一下艺术加工,胡说郭沫若骂鲁迅是“衣冠禽兽”,鲁迅则骂郭沫若是“才子加流氓”。然后,故意让人往“两个渣男”的婚姻方向去歪想,还不如原本的骂战好玩儿。
参考资料:《鲁迅全集·书信·致杨霁云》、《文学革命之回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