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震颤(Essential Tremor,ET)是一种最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以下是对该病症的详细介绍: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 病因:特发性震颤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有关。约60%的病人有家族史,呈现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征,这提示遗传因素在特发性震颤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有散发病例的报道,散发者和有遗传者临床特征完全一致,通常认为是同一疾病。
- 发病机制:其产生可能是外周肌梭传入和中枢自律性振荡器共同作用的结果。丘脑腹中间核(VIM)是接受本体感觉传入的核,其神经元节律性爆发性放电活动可能起了关键作用。此外,用功能性核磁(FMRI)显示患肢对侧皮质运动和感觉区、苍白球、丘脑活动增强,双侧齿状核、小脑半球和红核活动亢进,这些提示震颤的产生是丘脑和运动皮质至脊髓通路中小脑-橄榄核环路震荡的结果。
二、临床表现
- 症状:特发性震颤的唯一症状就是震颤,偶有报道伴有语调和轻微步态异常。震颤通常从上肢开始,主要影响上肢,也可以影响头、腿、躯干、发声和面部肌肉。震颤在注意力集中、精神紧张、疲劳、饥饿时加重,多数病例在饮酒后暂时消失,但次日会加重。震颤的频率通常为48Hz,起病时频率为812Hz,随着病程和年龄的增加,频率逐渐降低,幅度逐渐增加。
- 病程:特发性震颤的发病年龄呈现双峰特征,即在2030岁和5060岁这两个年龄段较为常见。震颤发病年龄与病情发展无关,该病始终缓慢进展,从无缓解。由于震颤造成劳动力丧失开始于发病10至20年之后,发生率随着病程和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 诊断:特发性震颤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家族史。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观察患者的震颤情况,并进行必要的神经系统检查。此外,CT、MRI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排除其他可能导致震颤的疾病。
- 鉴别诊断:特发性震颤需要与帕金森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肝豆状核变性等疾病进行鉴别。这些疾病也可能导致震颤,但它们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各不相同。
四、治疗
- 药物治疗:特发性震颤的首选治疗是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普萘洛尔、扑米酮等。这些药物可以通过调节神经递质或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过度兴奋来减轻震颤。然而,随着疾病的进展,这些药物可能会出现药效减弱或长期服用带来不良反应的情况。
- 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震颤严重影响生活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立体定向丘脑手术、脑深部刺激术(DBS)等。这些手术可以通过破坏或调节导致震颤的脑部区域来减轻震颤。
五、预后与预防
- 预后:特发性震颤的预后因个体差异而异。部分患者震颤症状较轻,对生活影响不大;部分患者震颤症状较重,可能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经过积极治疗,大多数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缓解或控制。
- 预防:由于特发性震颤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因此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然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保持健康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可能有助于降低发病风险。
综上所述,特发性震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具有显著的遗传倾向和临床变异。通过综合治疗和管理,大多数患者可以获得较好的预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