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观察:观察学习的艺术与实践
《慢观察:观察学习的艺术与实践》,[美]沙里·蒂什曼 著,胡泊 王绍祥 陈丹艺 叶伊婧 译
我们常常如同池塘上掠过的石子,在这个丰富奇妙的世界里匆匆跳跃。在《慢观察:观察学习的艺术与实践》一书中,沙里·蒂什曼以其精妙的洞察,探索了如何专注细致地观察周遭万物,彰显了感官品味在艺术、科学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本书汇集了蒂什曼在丰富经验和深刻反思中提炼出的诸多真知灼见。作者以生动直接的笔触、引人入胜的实例,论证了“慢观察”的价值。这本书将成为那些致力于慢生活、深入观察和了解复杂世界的人的灵感源泉和实用指南。
Slow Looking
观物有道:“慢”中见真章
文 | 胡泊
在这个信息爆炸、生活节奏加速的时代,快餐文化不仅占据了餐桌,更潜移默化地影响了生活方式,人们疲于快速浏览、流于表面:在日常生活中,利用社交媒体上浏览他人的生活,通过点赞和评论来建立联系;在快餐店里快速解决一餐,却忽略了食物的本味和营养;在虚拟世界里寻找娱乐和刺激,却无视了现实世界中的美好和感动。这些看似微小的习惯,逐渐侵蚀着人们对生活的感知和体验。在博物馆、美术馆中,“机械之眼”似乎已然代替双眼,成为观察的工具,而人与世界之间,也仿佛被科技的“黑镜”所区隔。此外,随着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和“注意力经济”的兴起,人们的注意力被泛滥且碎片化的信息所占据。美国著名科学家司马贺曾提出,信息的过度充斥将消耗接收者宝贵的注意力,虽然信息量急剧增加,但注意力却日渐稀缺。在海量信息的冲击下,人们仿佛成为数据洪流中的浮萍,被各种趋势和流行迅速推动,难以在任何话题上扎根。
正因如此,学习“观物之道”,即为什么观察以及如何观察世界,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是为了抵御快节奏文化对感知深度的侵蚀,更是旨在恢复并增强与真实生活的连接。沙里·蒂什曼提出的“slow looking”,并非仅限于物理意义上的“慢”和“看”。实际上,选择将其翻译为“慢观察”而非“慢看”,正是基于二者在中文上的差异。在中文语境中,“看”通常指简单的视觉行为,主要关注于物理层面的视觉接收,而“观察”则意味着更为主动和深入的过程,涵盖了细节分析和深度思考。因此,“慢观察”较好地传达了原文“slow looking”的精髓——鼓励人们对眼前的事物采取一种更为专注、细腻和反思性的态度。“慢观察”关乎身体与心灵的全面参与,它鼓励我们动用所有感官去体验、理解我们所处的环境,既涵盖了视觉上的洞察,也包括听觉、触觉甚至情感上的共鸣。在此过程中,我们不仅加强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更重要的是,通过具身化的体验,提升了对生活、自然、艺术和科学的探究能力。
作为一种全面的观察方式,“慢观察”鼓励我们超越初步印象,采用无偏见的观察进行审慎思考、细致甄别;而作为一种具身化的学习形式,“慢观察”则要求我们从主观感受中抽离,以科学、理性的方法理解观察对象的真实本质与复杂性。对于习惯快速信息流的“APP一代”而言,“慢观察”能够有效帮助他们从众多信息中洞察本质,并形成独立的判断,从而进一步培养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鉴于此,本书中的“慢观察”,既是科学、专业的“观物之道”,亦是可习得、可迁移的“求知之道”“明慧之道”与“识真之道”。而真正的“慢观察”,也代表着一种乐于对事物进行探究的生活态度,即一种“处世之道”。我邀请您一同加入这场“慢观察”的旅程。当您阅读本书的同时,可尝试在生活中亲身实践“慢观察”——无论是在美术馆中欣赏一幅画,还是在自然中观察一朵花。我期待着与您分享通过“慢观察”而收获的体验与感悟,让我们一起探索“慢观察”的力量,重拾那些在忙碌生活中被忽略的美好瞬间!
Slow Looking
新书推荐
《慢观察:观察学习的艺术与实践》
[美]沙里·蒂什曼 著
胡泊 王绍祥 陈丹艺 叶伊婧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6.00元
《慢观察:观察学习的艺术与实践》一书有力地论证了在各类学习环境中——无论是通识还是专业、正式还是非正式——进行“慢观察”的重要性,揭示了其与教学、学习和知识核心概念的紧密联系。作为一种源自博物馆的实践,“慢观察”正日益显示出其广泛的教育益处。该书主张,通过耐心、沉浸式地关注内容,可以创造出通过快速信息传递无法实现的积极认知机会,从而促进意义建构和形成批判性思维。书中探讨了这一有目的的行为实践在多学科中的应用,引用了视觉艺术、文学、科学和日常生活中的实例,以真实、原创的场景生动展示了“慢观察”的复杂性及其带来的巨大回报。
目 录
致谢
观物有道——“慢”中见真章
第一章 序言:“慢”至关重要
第二章 观察的策略
第三章 “慢”的实践
第四章 观察与描述
第五章 亲身观察……参观博物馆
第六章 校园中的观察
第七章 科学与观察
第八章 慢观察与复杂性
第九章 结论:“慢”的思考
作者介绍
沙里·蒂什曼(Shari Tishman)现为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研发中心“零点计划”高级研究员、教育学讲师,原“零点计划”项目负责人,主要从事思维与理解能力培养、在“艺术”中学、基于艺术的学习等领域的研究;曾主持多个艺术教育创新项目,如“可视化思维”(Visible Thinking)、“艺术化思维”(Artful Thinking)等,旨在通过艺术深化学习体验,并培养学生的思维与理解能力;合作参与的“走出伊甸园”学习项目(Out of Eden Learn)迄今为止已覆盖60多个国家,累计服务超过30000名青少年,其研究成果对艺术教育实践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译者介绍
胡泊,中国人民大学美学博士、教育学博士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导,福建省美育研究院执行院长。主持全国哲学社会科学教育规划课题 “‘具身化’美学视域下的美育研究”、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训资助项目“新时代美术馆公共美育人才培训”、国家艺术类人才培养特别项目“美国中小学视觉艺术教育思想研究”等。
王绍祥,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福建省翻译协会副会长,第二至第六届丝绸之路电影节英文字幕主审校、2020世界遗产大会英文标识专家委员会委员。出版译著20多部,参编著作3部,发表论文20多篇,其中6篇收录A&HCI、SSCI。主持国家社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1项、省社科项目1项。
陈丹艺,福建师范大学美育理论与实践方向硕士,参编《大学美育》《新时代美术馆公共美育》等,多篇文章发表于《美术大观》《比较教育研究》等国内核心学术期刊。
叶伊婧,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硕士,主修方向英语笔译。主要译作:《园艺的科学》(青岛出版社)。
制作:黄杨圆
关注并设为星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