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时节,叶尔羌河畔的塔吉克族在传统节日“肖贡巴哈尔节”上,共同迎接春天的到来;莎车县阿尔塔什村村民们亲历了新疆最大水利工程、阿尔塔什水利枢纽的建成;巴楚县棉花产业蓬勃发展,年轻的棉农通过机械化种植获得成功……
这是今晚登陆东方卫视“新纪实”时段、上海广播电视台出品的大型4K自然人文纪录片《叶尔羌河》所要讲述的故事。这部被纳入国家广电总局“十四五”纪录片重点选题规划、国家广电总局“记录新时代”纪录片精品项目、上海文化润疆重点项目的纪录片,真切地记录了叶尔羌河流域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现代发展,带领观众感受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见证今天开放包容、多元一体、和而不同的新疆形象。
正如作家李娟爱着阿勒泰,纪录片《叶尔羌河》的主创团队也对喀什地区爱得深沉。
从2012年的《喀什四章》到2016年的《喀什传说》,再到今天的《叶尔羌河》,这支上海的创作团队始终关注、记录着喀什的鲜活变化,希望从人物、细节入手,呈现叶尔羌河两岸古风与今韵交织、保护与发展并进的时代图景,诠释新疆人民对家乡的热爱和眷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现出生生不息的文化自信和时代脉动。
在开播仪式上,总导演刘丽婷坦言,“记录新疆,需要理解其水有源、其流有势、其去有向,才能在时代变迁中赓续文化基因。”她透露,经过前期细致的准备工作,2022年7月,主创团队分为三个摄制组,前后二十多个批次交替出发前往叶尔羌河流域所在的喀什地区进行拍摄,他们的足迹遍布雪山、冰川、高原、峡谷、牧区、绿洲、戈壁、沙漠,总里程超过15万公里,积累了超过1000小时的珍贵素材。
“我们带回来了叶尔羌河四季的绝美风光,也带回来了30多组非常扎实的、鲜活的、当下的人物故事。”刘丽婷笑说,因为往返新疆和上海的次数太多,很多团队成员在拍摄结束后意外“升级”成了航空公司的银卡会员,“当然,当我们用脚力行走的时候,我们也用了脑力,找了几百万字的书,挖掘了更多鲜为人知的人物”。
据悉,《叶尔羌河》全流程采用4K超高清拍摄制作,并在传统的数字电影机和专业影视级无人机的基础上,采用了穿越机、全景相机、GoPro等特殊设备,为观众呈现了一场有格调、有质感、有回味的视觉盛宴。而在后期制作中,制作团队运用三维特效、虚拟引擎等技术复原敦煌莫高窟,制作了叶尔羌河流域地貌图、叶尔羌河流域气候环境演变模型,还搭建了虚拟文物展厅,以全息投影形式展现被西方“探险家”盗掘的珍贵文物,让观众能够跨越时空的限制,亲眼目睹那些遗失的宝藏。
值得一提的是,纪录片还采用AIGC技术,首次对百年前喀什地区的珍贵影像资料进行了4K超高清修复,重现班超、张骞等历史人物的传奇故事。在片头,这项技术被用来集中展现叶尔羌河流域的标志性地貌和人文景观,为观众提供了沉浸式的历史文化之旅。
在刘丽婷看来,从《喀什四章》到《叶尔羌河》,过去12年间,实现跨越的不仅仅是技术,更是喀什这片土地的日新月异。无论是岌岌可危的古旧民居的焕新,还是过去交通不便的县城建起了机场,又或是曾经干旱的区域逐渐长出绿草,许多变化让关注这片土地的创作团队心潮澎湃。
纪录片还特别邀请青年作曲家龚天鹏设计主题音乐,并携手上海爱乐乐团完成主题音乐录制——乐团组建80人左右完整乐队,为《叶尔羌河》每段音乐设计不同配置。“我们希望用精美的乐音对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希望让古典交响乐与祖国的大好河山交相辉映。”
伴随着纪录片的播出,《叶尔羌河》视听交响音乐会有望在后续登场,让更多观众现场聆听片中触动心灵的经典旋律,感受多元文化的交融与和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