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回避型依恋者的恋爱关系中,你感到受伤,通常是因为你尽管努力适应他们,却得不到他们稳定的情感回应。即便分手是你提出的,这背后也是因为无法忍受而做出的无奈选择。
这种分手,看似是你在主导,实则你才是真正受伤的一方。你内心并不想分开,但因为看不到未来,无法忍受对方的行为,只能选择离开。分手后,你的痛苦和挣扎每天都在加剧,一方面想要放弃自尊去和好,另一方面又因为对方的冷漠而感到绝望。
你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矛盾中摇摆不定,难以走出分手的阴影。你的伤痛,源于你在这段关系中投入了太多,付出了太多的情感和时间,而当这些付出没有得到回报时,你的痛苦也就愈加深重。
在爱情中,每个人都是赌徒,你用自己的青春作为赌注,期待与对方共同的未来。然而,当所有的期待和憧憬化为泡影,分手的不甘和痛苦也就随之而来。
与回避型依恋者相处,你经常会感受到他们的否定和指责,他们似乎总是对你的行为和选择挑剔不满。这种否定,无疑加深了你的痛苦,让你在关系中感到更加迷茫和无助。
总而言之,与回避型依恋者的恋爱关系是一场充满挑战的旅程,你的伤痛源自于对他们的深情和对未来的期待,以及他们不稳定的情感回应和不断的否定。
即便和你分手了,回避型也会把自己伪装的很全面,仿佛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继续自顾自的过自己的小日子。
你一定会怀疑自己存在的合理性。怀疑这段感情你付出是否值得?怀疑自己真的有他们口中那么不堪吗?
我知道,但凡会分手后饱受痛苦的你,一定是在懊悔当初提分开的那个决定。加上回避平日里那种对你的不屑,你也会产生一种深深的自我否定。
久而久之,这种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就像附骨之疽,不断蚕食着你的自尊心、自信心,让你在做什么决定的时候,都瞻前顾后,犹豫不决。
想要自救,走出与回避“虐恋般”的折磨怪圈,你首先需要思考: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我们都知道,人活在世界上,有一个最基本的需求——确认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只有确认了自己的价值,我们才有动力去跟外界进行交互,去影响和干预外界。而这种确认价值的感受,在心理学上,称之为自尊。
一个积极乐观的高自尊人士,会觉得“我的存在是有意义的”,“我是有能力做很多事情的,和他分手并不代表我很差”。哪怕是被分手,他们也会觉得这只不过是一次失误,并不会动摇他对自身价值的认可。
反过来,一个消极颓废的低自尊的人,经常容易陷入自我否定之中,放在失恋这件事上,他们常常会怀疑自己的价值,认为自己已经付出了那么多却还是没有好的结果,认为这种失败再一次是印证了自己的无能。
我常常和咨询者强调:和回避型相处,大家一定要注意尽量保持自我,避免自我内耗。
和回避呆的时间久了,你的自尊心,真的很容易被逐渐瓦解。因为你的努力,是很难得到正向的回馈。即便有,也需要你自己去发现细节。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天性,我是爱说话的、我是爱仪式感的、我是享受被关心的,这些都是我们对自己的自我认知。
但你要和回避型处好关系,意味着你的这些天性是需要被压抑的。为了让他们少点压力,你得学会克制自己的需求,尽量学会少说话、少要求、少情绪。
这种压制自我的举动,会不管的强化你按照他们所要求的那样去表现、去行动,以迎合他们的标准。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你恰巧做的还不错,和回避保持了一种稳定的相处节奏,那么其实你也很容易对自我产生一种剥离的感觉。
你会觉得,那个满足回避型期望的你,并不是真实的你。而那个真实的你,既然不能满足他们的期待,那一定是不够好的。
你长期在这样剥离的氛围中生存,分裂感越重,分开后你对自己的否定就越强烈。
为什么焦虑型和回避型是大家口中“相爱相杀的仇人”?还不是因为焦虑的天性和回避的天性,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对立面,暂时的妥协和委屈,只能忍一时的风平浪静,但忍不了一辈子,也终究得不到那片宁静。
所以,和回避型能够走长远的人,天性不说非得和回避一样独立(因为回避的独立是有种变态的极致),但至少你得发自内心认可独立,像他们一样,可以在“孤独”中找寻到乐趣。
说到这里,有一部分人应该就可以放下对回避的执念了,执念放下了,何来的痛苦。
那还有一部分人,假如你的内心还是煎熬万分,此时你需要做的,是把这种沉浸般的自我否定倾向,转变为自我抽离。
什么意思呢?
自我沉浸,指的是用第一人称的角度沉浸到情境或回忆中,让自己一遍又一遍地经历这些负面感受。而自我抽离,则是用第三人称的视角,跳出情境,从更高的角度看待问题,把自己抽离出来。
大家可以参考以下这几种具体的做法。
分手后,切忌沉浸在“果然又被我搞砸了”的状态中,而是切换下角度,考虑:
造成我们分手的原因是什么?
其中有哪些原因是由于我行为不当所导致的?有哪些又是我无法控制的,是与对方相关的?
去关注“我做了什么”“这个行为导致了什么”这些客观发生的事情,而不是“我本该如何”这种对现实和问题没有帮助的懊恼和内耗。
第三人视角的复盘,会有效的帮你理清楚关系中那些你的不是,回避的不是,帮助你客观的看清问题发生的根源是什么。当然,假如你自己无法做到视角切换,及时找到咨询老师的介入帮助你分析问题,是很有必要的。
反复训练自己看待问题的视角,采取自我抽离的思考模式,不单可以帮你整理情绪,更是让你成长的有效渠道。
这里也咨询过更多的感情中的问题,有问题可以问我,有问必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