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六月底,建康城内(今江苏南京)吴国公府,龙凤政权吴国公朱元璋见到了一脸沧桑的洪都(今江西南昌)千户张子明。这位千户乘坐小渔舟,半夜从洪都城的水关悄悄潜出,每天夜行昼止,花了半个月时间才赶到建康向朱元璋告急。
原来陈友谅大军自四月底围困洪都城以来,已经连续进攻了两个多月,城内守军的战斗意志已经达到了极限。守将朱文正万般无奈,这才让张子明来建康找四叔朱元璋搬救兵。不过朱元璋很淡定,他在了解了一下城内外情况后,让张子明回去告诉侄儿,再坚守一个月,援兵就到了。
上问:“友谅兵势何如?”子明对曰:“友谅兵虽盛,而战斗死者亦不少。今江水日涸,贼之巨舰将不利用。又师久粮乏,若援兵至,必可破也。”上谓子明曰:“汝归语文正,但坚守一月。吾自当取之,不足虑也。”—《明太祖实录卷十二》
送走张子明以后,朱元璋回头对谋士刘伯温说道:“不听君言,几失计。”随即下令让正在围攻庐州(今安徽合肥)的徐达和常遇春立刻班师,准备随他一起救援洪都。自己侄子都快被人包饺子了,朱元璋怎么还在气定神闲地攻打庐州?这一切都要从几个月前的安丰之战说起。
安丰的小明王,救还是不救?
上文说过,朱元璋的这个吴国公,是龙凤政权皇帝韩林儿册封的。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四月,颍州人韩山童和刘福通一起密谋起义反元。结果消息走漏,韩山童不幸牺牲。逃过一劫的刘福通于五月率众起兵,点燃了元末农民大起义的烽火。
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二月,刘福通将韩山童之子韩林儿立为皇帝。并在亳州建都,国号大宋,年号龙凤。龙凤四年(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五月,宋军攻破汴梁,韩林儿率文武群臣“还都汴梁”,一时间龙凤政权的兵势达到顶点。
然而此后的三路北伐失败,大大消耗了宋军的有生力量。龙凤五年(至正十九年、公元1359年)八月,元军大将察罕帖木儿攻破汴梁,韩林儿在刘福通的保护下退居安丰(今安徽寿县)。
龙凤九年(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二月,“大元忠臣”张士诚派麾下首席大将吕珍率十万大军,对安丰发动猛攻。敌众我寡,刘福通在组织城中军民拼死抵抗的同时,还派人去建康向吴国公朱元璋求救。
军情紧急,朱元璋立刻召集手下文臣武将开会,救还是不救?大家拿一个主意。朱元璋本人倾向于救,但是谋士刘伯温坚决反对,认为“汉、吴伺隙,未可动也”。什么意思呢,就是朱元璋集团身处陈友谅和张士诚两大集团的夹缝之中,如果用有限的机动兵力去救安丰,陈友谅一定会顺江东下,到时候腹背受敌,形势极其危险。
那么刘伯温的话有没有道理呢?其实并没有。从军事上来说,无论是兵员素质还是将领能力,张士诚都远逊于朱元璋。吕珍所部虽然人多,但只要让徐达和常遇春出马,一定解得了安丰之围。等陈友谅得到消息率军东进,朱元璋所部主力早已班师,并不存在所谓腹背受敌的窘境。
那么刘伯温的真实意图是是什么呢?朱元璋外甥李文忠帐下有个参谋叫刘辰,他写了一本《国初事迹》,里面记录的信息或许可以作为我们的参考:
张士诚围安丰,刘福通请兵救之,太祖亲援。兵初发时,大使刘基谏曰:“不宜轻出,假使救出,来当发付何处?”太祖不听。—《国初事迹》
这是理念上的冲突!在刘伯温这样的元朝进士看来,什么大宋政权皇帝韩林儿,无非是个贼而已,救回来还是个累赘。但是在朱元璋看来,皇帝就是皇帝,他用了那么多年的龙凤年号,说放弃就放弃?今后还怎么让自己的手下忠于主上?最关键的一条,倘若张士诚抓走了韩林儿并且交给元廷,自己怎么办?立刻起兵北伐?没那个实力。当缩头乌龟?人设崩了。
三月初一日,朱元璋否决了刘伯温的建议,亲自率领徐达和常遇春前往安丰救驾。这一仗打得很干脆,常遇春率军横击吕珍的军阵,三战三胜,一下子就把对手打崩。当听说朱元璋也到了安丰,庐州的南方红巾军将领左君弼出兵援助吕珍,又被常遇春击败。
最终韩林儿和刘福通被朱元璋救出,然后安置在滁州。这个安排既避免了朱元璋天天在建康与皇帝见面,又保证了韩林儿的安全,体现了吴国公的政治智慧。安丰之战的过程充分符合朱元璋的预判,韩林儿到了滁州,陈友谅这边仍然没有动静。
为什么要打庐州?
两个多月之后(三月和四月之间有一个闰三月),陈友谅大军这才对洪都城发起了全线猛攻。根据《实录》的记载,陈友谅这一次“空国而来”,大有一举踏平洪都,进而直取建康的架势。上次在龙湾吃了大亏,这一次这位大汉皇帝誓言复仇。
壬戌,陈友谅复大举兵围洪都。初,友谅忿其疆场日蹙,乃作大舰来攻。舰高数丈,外饰以丹漆。上下三级,级置走马。棚下设板房为蔽,置橹数十其中。上下人语不相闻,橹箱皆褁以铁。自为必胜之计,载其家属百官空国而来。—《明太祖实录卷十二》
此时洪都城的守将朱文正,是朱元璋的亲侄子。这位平时吊儿郎当的皇亲国戚,在大敌当前之时做出了极其果断的部署:大将邓愈镇守抚州门、名将赵德胜等人镇守守宫步、士步、桥步三门,猛将薛显等镇守章江、新城二门,元帅牛海龙等镇守琉璃、澹台二门,朱文正亲自率领两千精兵作为总预备队,在各门之间来回接应。
当时的战况激烈到什么程度?四月二十七日,朱文正手下总管李继先,元帅牛海龙、赵国旺、许圭、朱潜,万户程国胜等相继战死。六月十四日,外号“黑赵岁”的赵德胜在宫步门城楼上被流矢射中,不幸战死。城中窘迫之极,就连朱文正也不得不亲自上阵厮杀。
辛亥,陈友谅围洪都久不克,增修攻具,攻水关,欲破栅以入。都督朱文正使壮士以长槊从栅内刺之,敌夺槊更进。文正乃命煆铁戟、铁钩穿栅更剌,敌复来夺,手皆灼烂不得进。—《明太祖实录卷十二》
然而从四月到六月那么长的时间,明明早已完成安丰战役的朱元璋在干嘛?为什么不派兵来救自己的亲侄子?说出来让人意外,洪都这边战火连天,徐达和常遇春却领着主力正在围攻庐州。
庐州就是今天的合肥,俗话说守江必守淮,而淮河一线最重要的城市就是合肥。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三国时代孙权对合肥的进攻,给他留下”孙十万“这个外号的故事吧。江东政权之所以盯着合肥不放,就是因为这颗钉子让他们过于难受。所以朱元璋在解决了安丰的难题后,趁着庐州左君弼刚打了败仗的机会,打算一举攻下庐州。这里既有马场,也是日后北伐的基地,在把小明王控制在手上以后,朱元璋已经把目光放到了整个天下。
当然朱元璋并非盲目置朱文正于险地。当年洪都第一次被陈友谅大军攻破之后,朱元璋就对此战失利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发现主要原因在于洪都城墙过于靠近长江,可以被陈友谅所部通过高大的战舰直接登城。所以在重修洪都城之时,“命移城去江三十步”,这样一来陈友谅所部只能弃船登陆,大大减轻了守城的压力。
此外从朱文正直到赵德胜战死之后才想起来求援来看,这对叔侄事先应该就此事有过默契。洪都城内有两万精兵,外加邓愈、赵德胜、薛显这样的悍将,守上两三个月应该不成问题。有人可能会问,如果陈友谅对洪都城围而不攻,主力沿江而下直取建康怎么办?说实话如果这么做,可能正中朱元璋的下怀。
一来当年龙湾之战的阴影,恐怕至今还留在陈友谅的心中。朱元璋连亲侄子都不救,会不会又在哪里设了圈套等着自己?
二来汉军主力都攻不下洪都城,留多少部队下来牵制朱文正呢?少了,怕是会被城内守军一口吃掉。多了,和朱元璋主力决战又会捉襟见肘。
三来朱元璋所部主力养精蓄锐,正是为了和陈友谅决战。如果陈友谅分兵,徐达、常遇春随时都可以从庐州撤围。
结语:通过本文的分析,在安丰和洪都这两战中,朱元璋思考问题的深度,明显强于刘伯温这一类的文臣。救小明王,不仅仅是一个军事问题,更是政治问题。他一眼就看穿刘伯温等人的心思,不想以龙凤政权臣子自居。朱元璋自然也不想居于人下,但是现阶段没有小明王这面大旗,难道让他像陈友谅一样自己称帝?时机还不成熟,所以小明王必须救。
至于陈友谅大军东进,自然也早在朱元璋的计算之中。朱文正的洪都城,正是用来消耗汉军实力和士气的桥头堡。弃船登陆的汉军要想啃下洪都城,自身必然要付出至少四五倍的损失,这也是陈友谅难以承受的代价。但是倘若汉军分兵,又正好给了徐达、朱文正对其各个击破的机会。
当然由于陈友谅的殊死一搏,再加上赵德胜的战死,让朱文正不得不提前求援。此时朱元璋只能改变之前的计划,让徐达和常遇春从庐州撤兵,大家集中兵力准备和陈友谅决一死战。这个世界上不存在摇着扇子就让对手一步步跟着自己节奏走的计谋,好的军事家都要走一步看两步,随时准备应变。和陈友谅的决战是避免不了的,和全盛之时的汉军打,还是和师老兵疲的汉军打,自然是选后者。而朱元璋所作的一切,就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事实证明他赌对了,鄱阳湖一战彻底打垮了汉军,再也没人能阻止他统一天下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