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众所周知,在人类历史上,伤亡人数和经济损失最惨重的战争非第二次世界大战莫属。德国法西斯通过“闪电战”,快速占领多个欧洲国家,甚至企图进而称霸世界,日本则掀起大规模侵华战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二战深刻地改变并影响了后来的世界格局,一些国家从此日趋衰亡,一些国家则趁势崛起。当然,更多的国家是深陷战争泥淖,甚至连保持中立地位都做不到。
二战刚爆发不久,北欧小国芬兰就公开向世界宣布对此保持中立。然而没想到的是,苏联人的动作比德国纳粹的更快。察觉到危机袭来后,苏联决定建设边境防线,同时向周边国家宣布征调领土以修建堡垒,以便拓宽战略纵深。在苏联庞大军队面前,这些小国只能无奈答应,放任苏军入境。然而在芬兰,民众却对此十分不满,在苏军准备强行穿越国界时,芬兰军队和民兵坚决反抗。要知道,当时芬兰常备军仅有三万余人,武器装备十分落后,甚至还不如苏联的预备役部队。
然而芬兰人却抱定了要与苏联硬磕下去,誓死维护国家尊严。不用想,在数百万的钢铁洪流之下,芬兰军队屡战屡败,不到一个月时间,阵线就从国境直接退到首都赫尔辛基。在苏联将领乐观地认为不日即可全境占领芬兰之时,战争天平却陡然翻转,芬兰人利用复杂地形和严寒气候,通过持续不断的游击战对苏军进行消耗。这场战争,就是著名的“冬季战争”(又称苏芬战争)。
对于芬兰这样的北欧国家,气候严寒是一大特点,而且严寒程度甚至超过了苏联。凭借着娴熟的雪橇技术,芬兰军人和民兵能够在冰雪丛林中快速移动,对落单的苏军队伍展开袭击。由于芬兰雪林众多且十分茂密,因此苏联军队只能化整为零,这样一来就消除了芬兰军队在人数上的劣势。其次,为避免误伤,重火力装备和机械化部队也无法使用,因此只能侧重于单兵作战,苏军对芬兰军队的武器优势差距也随之缩小。就这样,苏军先后有二十万将士阵亡。赫鲁晓夫在回忆录中如此写道:“苏联在这场冬季战争(芬苏战争)中损失了上百万人。”一个只有三万常备军的北欧小国,竟然能够歼灭二十万苏军精锐,这简直是教科书式的反击战。
战争后期,随着天气愈发寒冷,苏联方面不愿再在芬兰折损更多兵力,再加上战线过长导致军队补给难以供应,苏联开始倾向于和谈。至于芬兰,其国力也因长时间作战而几近枯竭,常备军更是只剩下一万不到,眼下能够达成和谈自然是最佳选择。最终,以芬兰割让卡累利阿地区、里巴奇半岛等领土和租借汉科为条件,为期105天的“苏芬战争”画上句号。
然而和约的签署并非是真正的结束——德国深知芬兰国民不甘心失败,于是怂恿芬兰与自己结盟,于1941年6月下旬发动“继续战争”,夺回在“冬季战争”中失去的土地。二战后期,随着德国逐渐失利,芬兰又将德军赶出国境,并逃过了盟国的制裁,还因为紧邻苏联而获得英美等国援助,经济快速崛起,如今人均GDP高达45703美元,令人羡慕不已。
参考资料:
《列国志:芬兰》《芬兰简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