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完成2024年天津电网夏季大负荷分析。
据悉,“十四五”以来,天津地区风电、光伏发电装机量较“十三五”末已翻两番,同时风电、光伏发电“量大力弱”的问题也给电网安全运行带来一定影响。针对以上问题,国网天津经研院深入实施“党建+科技创新”工程,充分发挥党建对创新工作的引领作用,汇聚“产学研”创新合力,以高水平科技创新为区域和电网高质量发展“赋能”。
专业联动,促进大规模新能源接入。针对风电、光伏发电“靠天吃饭”,电力供应难度不断加大的难题,国网天津经研院组建以高级专家领衔的跨专业攻关团队,深入研究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对天津电网的安全稳定影响,提出提升天津电网新能源承载能力的具体举措。在主网架构建方面,坚持扩大型环网发展路线,提出特高压交直流外受电通道规划布局、电网分区结构优化方法。在新能源接入方案优化方面,深入调研分析,确定天津地区新能源参与短路、潮流、稳定、短路比等计算原则。面对大规模集中式新能源接入需求,提出打捆升压、集中接入、区外消纳的新能源并网思路,科学引导新能源合理并网。在电网资源优化配置方面,建立京津唐电力电量平衡测算模型,合理测算天津电网新能源消纳裕度,提出储能、火电灵活性改造、负荷需求响应等调峰资源综合优化配置方法,进一步提高了天津电网新能源消纳能力。
共建联合,服务新能源发电用户接入。聚焦新能源发电用户系统接入需求,国网天津经研院开展“电网先锋网格化服务新能源发展攻坚”行动,针对近年来分布式电源发电面临的就地消纳日益困难、商业模式需要完善、技术标准不够明确等问题,组织共产党员服务队重点从分布式电源定义、项目管理、网源协同、调度运行、市场交易、电价政策六个方面对已出台政策文件进行了梳理和解读,结合天津分布式电源发展情况,提出了加强分布式电源项目管理、积极促进网源协调发展、推动分布式电源参与市场交易、营造良好发展环境4类11条建议,为天津市出台分布式电源相关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通过开展新型配电系统边缘侧状态感知方法等3方面研究,研发成功面向边缘侧的新型配电系统轻量化运行控制嵌入式应用微服务。该项目在天津蓟州地区部署应用的成效显示,可有效抑制高比例分布式电源接入带来的配电网电压波动,提升了清洁能源利用率。
凝聚合力,提升配电网承载力。“十三五”以来,天津地区分布式电源年均增长100%以上,电动汽车年均增长125%,在传统配电网模式下,设备短时重过载与利用率低并存、最高与最低运行电压双向越限、网损升高等问题凸显。国网天津经研院坚持开放共享的理念,汇聚各方资源,与系统内外部单位党组织开展联学共建活动,形成推进能源电力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国网天津经研院联合天津大学、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通过党组织联建共建的形式,加强与产学研单位深化合作,共同开展重大科技项目攻关。开展的“配电网柔性供电关键技术及核心装备”课题研究,实现了配电网对新能源和新型负荷承载能力的大幅提升。研制的国际首台中压配网多端口柔性互联装置,能量传输效率达到99.23%,配电网承载能力提高25%以上,电压波动幅度降低50%,实现了重要用户零停电,从接入配置、运行控制、故障自愈等维度构建起配电系统柔性互联技术装备体系。
目前,该项研究成果已在天津北辰国家产城融合区、滨海中新生态城等地区整体应用,并推广至北京、浙江等18省29市的配电网工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