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甸县卯家湾安置区
共享智慧生活
“我和丈夫在外地打工,以前一旦家里的老人没接电话,心中都会一阵发慌。现在家里安装了摄像头,打开手机就可以随时了解家里老人和小孩的情况,心里踏实多了。”谈及中国移动公司“小探头”带来的方便和安心,近日刚从务工地返乡办事的鲁甸县卯家湾安置区春熙社区群众陈燕如是说。
陈燕说,3年前中国移动公司工作人员免费上门服务,在客厅位置安装了摄像头,可以随时打开手机了解家里的情况,通过语音喊话功能提醒老人按时吃饭,督促孩子认真完成作业。
和陈燕家一样安装了小探头的家庭,在卯家湾安置区还有数千户。为助力搬迁群众共享智慧生活,中国移动云南公司昭通分公司加强安置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9500个移动有线宽带端口均具备千兆接入能力,区域内建有23个移动5G基站,确保室内外5G网络100%覆盖。
针对老年人群体不熟悉智能产品的实际,移动公司有针对性开展广场宣传活动和上门服务,为老年人讲解开关机、充电、调整音量、设置铃声等基本操作,以及微信、地图导航、观看视频、听音乐等软件的使用方法,指导老年人使用5G手机与在外打工的子女视频通话,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
卯家湾安置区是全国跨县安置脱贫人口最多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承接昭通市5个县搬迁群众3.9万余人,其中脱贫人口3.59万人。近年来,随着大批搬迁群众劳动力有组织外出务工,关爱好“一老一小”、守护好“朝夕美好”成为安置区重点推进的民生工程。
立足信息化技术优势,昭通移动积极融入和服务卯家湾安置区智慧社区建设,按照政府主导、群众自愿、保护隐私的原则,为1714户留守老人、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家庭安装了智能安防摄像头,在安置区公共区域安装智能监控摄像头超1000个,向安置区700余名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智能点读笔。
为助力安置区产业发展、促进群众增收,昭通移动为安置区食品加工园区提供了全光组网服务,为入驻园区的食品深加工企业生产运营、商贸洽谈、直播带货等提供了高质量的网络环境。同时,为卯家湾九年一贯制学校教育专网和专线提供信息支撑,助力教育数字化建设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云报全媒体记者沈迅
兰坪县易门箐社区
加盖新楼房过上好日子
兰坪县易门箐社区。
傍晚,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通甸镇易门箐社区搬迁户熊建华刚刚打扫好新建的二楼房屋,之前来帮忙盖房子的村民们正坐在客厅里聊着家常,熊建华的妻子正在一楼厨房忙着给乡亲们做特色美食漆油鸡。
“家里人口增加了,一层楼房不够住了。趁着天气好,加盖一层,现在也完工打扫好了。”看着崭新的房屋,熊建华满心欢喜,憧憬着春节和家人们团聚的场景。
2016年10月,熊建华从地处高山的弩弓村搬迁到离通甸街不远的易门箐社区,拥有了125平方米的楼房,还有小院坝和菜园子,别提多满意了。
“以前住的是木料房,冬天特别冷。每逢下暴雨,时不时会出现泥石流、滑坡。”熊建华说,最苦的是孩子,要翻山越岭步行五六个小时才能到通甸中学读书。
从高山村寨搬到易门箐社区后,熊建华外出务工,妻子在集市做些小生意,有时还就近到车厘子基地务工,家里有了稳定的收入。几年下来,除了日常开支,还攒下了一些钱,两口子决定加盖一层楼,让家里人有宽敞的地方住。
易门箐社区共安置通甸镇、河西乡12个行政村205户880人。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建设初期,通甸镇就考虑搬迁户因人口自然增长导致住房面积不足的问题,统一采用“建一打二”的建设模式,即建设一层安置房,但预留两层房屋基础深度,保障后期群众加盖安置房的需求。
像熊建华一样,搬出大山后努力拼搏,希望住好房、过上好日子的搬迁居民还有很多。
在通甸镇高原蓝莓基地里,搬迁居民熊仕全正熟练地为蓝莓搭建雨棚。
“搬到集镇,最大的好处是就业岗位多,挣钱门路多。”熊仕全笑着说,搬到易门箐社区后,他经过培训成为蓝莓基地管理员,一个月能挣3000多元,妻子在社区介绍下到丽江务工,一个月收入4000元,日子越过越顺心,家里去年就加盖了一层楼房。
“镇里针对有加盖新楼需求的农户,统一按照户申请、村审批、镇审定的模式进行安置房加盖申报。我们还派出专门的工作组,对农户安置房加盖工作进行指导,制定‘一户一方案’,要求居民在不破坏房屋主体结构、不改变房屋整体风貌的原则下加盖新楼,过上好日子。”通甸镇项目办负责人说。
为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兰坪县在建设帮扶车间,发展高山杂粮、蜂蜜、中药材加工等富民产业的同时,把搬迁居民技能培训、素质提升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整合工会、人社局和各类职业技术学校资源,按照搬迁居民和群众意愿,以持证就业为标准,着眼于高原特色生态农业发展和务工市场需求,在社区、建筑工地、农业产业基地开展现代农业采摘加工和建筑技能等职业技能培训,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将培训送到群众“家门口”,努力将搬迁居民变产业工人、技术型工人,实现多渠道就业。2023年,易门箐社区人均纯收入达1.4万元,有劳动力搬迁家庭至少一人就业。
云报全媒体记者李寿华通讯员王珂
景洪市曼加坡坎村民小组
宜居宜业新村庄
景洪市曼加坡坎村民小组。供图
烈日炎炎,走进景洪市勐龙镇勐宋村委会曼加坡坎村民小组,一条笔直宽敞的柏油路延伸到村内,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掩映在青山绿植之间,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一幅幅美好温馨的画面在曼加坡坎村延展。
曼加坡坎村民小组是勐宋水库库区3个移民村组之一,全村共有75户316人,其中移民人口118人。景洪市秉持“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移民工作目标和发展思路,用心用情关注移民群众生产生活,倾心尽力推动移民后期扶持各项工作。
“以前我们村交通不便、基础设施配套差。现在村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大家的生活更加便利了,感谢党委政府对我们的关心和厚爱。”谈及移民搬迁后的变化,曼加坡坎村党支部书记、村小组组长李健荣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自2009年曼加坡坎村小组享受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以来,景洪市搬迁安置办把解决移民生产生活中的突出困难和问题作为扶持重点,先后投资移民资金约1343.2万元,硬化沿村主路、改造污水管网、新建公共服务配套用房,不断完善基础设施,让村庄更加宜居、村民生活更加幸福。
杀青、揉捻、干燥……在布龙茶市(一期)茶叶初制加工厂,茶叶加工机器的嗒嗒声不绝于耳,工人们正忙着制作茶叶。依托勐宋村委会上万亩茶树资源,景洪市搬迁安置办因地制宜实施产业扶持项目,投资378万元打造布龙茶市(一期)茶叶初制加工项目,并引进勐龙光明慈佑普洱茶厂,采取“加工厂+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茶叶产业,有效解决了当地卖茶难、茶叶实际产出收入较低等问题,形成了群众、村集体和企业三赢的局面。村庄更加宜业,让村民搬得出来还稳得住,生活更加有盼头。
“以前在家干农活、种庄稼,现在采茶季还能在村里的茶厂做零工赚点零花钱。”曼加坡坎村小组村民梅松说,在家门口就能多一份收入,离不开村里布龙茶市的建设。
为了帮助移民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在家门口致富,景洪市搬迁安置办联合有关部门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对移民群众进行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培养出一批批技术精湛的专业人才,提高了村民的劳动技能和创业能力。
经过多年的移民后期扶持,曼加坡坎村民小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人均纯收入不断提高。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31万余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11元。村集体经济突破“零”收入的困境,村民收入大幅提升,有效促进了边境地区和谐稳定。
云报全媒体记者胡晓蓉
弥渡县
以工代赈惠农富民
近年来,弥渡县大力实施以工代赈项目,充分发挥项目资金杠杆效应,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撬动产业快速发展,全力助推群众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弥渡县新街镇金刚村委会金刚新村是易地扶贫搬迁村。眼下村里正在实施的以工代赈项目,是该村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延续。该项目计划总投资700万元,将新建蔬菜大棚28338平方米及配套附属设施。项目建成后,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易地搬迁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将以工代赈资金形成的经营性固定资产确权给金刚村委会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并折资入股至龙头企业,村集体和搬迁群众按比例参与分红,可实现村集体年增收25万元以上,易地搬迁群众年增收10万元以上。同时,还可带动155名群众就近就业。
“结合金刚新村群众的意愿和诉求,立足当地黄瓜、茄子等特色优势产业,在研究项目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我们积极向上级发展和改革部门申报争取了以工代赈项目。”弥渡县发展和改革局农经股股长李慧淑说,“通过项目建设,建立‘双绑’扶持模式,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产业,增强搬迁群众的造血功能,实现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的目标。”
近年来,弥渡县坚持把促进困难群众就业增收作为以工代赈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挥以工代赈“以点带面、以小做大”作用,通过整合多方力量参与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乡村发展模式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持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云报全媒体记者秦蒙琳通讯员李铭李克钊
广南县未哪基村民小组
齐心协力建设家园
广南县者太乡未哪基村民小组。供图
广南县者太乡未哪基村民小组60户275人均为彝族僰人支系,20世纪40年代自丘北县搬迁至此繁衍生息。2016年,该村因地质灾害隐患整村搬迁至老屋基。在各级政府的帮扶下,村民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不仅挪出了穷窝,更“搬”出了幸福生活。
走进54岁的村民顾友方家,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地板和堆放整齐的粮食,家中各类家具陈设都透露着温馨与舒适。谈及移民搬迁后的变化,顾有方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以前我们住的都是木房,楼上住人、堆放粮食,楼下养牲口家禽,一到雨季粮食时常会发霉。搬过来以后,住上了小洋楼,通了硬化路,还安装了路灯,房前屋后有花有草。”
“未哪基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家家户户在房前屋后植树种花,并且将垃圾处理、绿化管护、门前‘三包’等制度纳入村规民约,村内垃圾实现一体化转运。”者太村党总支书记李莉芝说,现在的未哪基村家家户户讲卫生、人人都是保洁员,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群众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在未哪基村旧址复垦的70亩土地上,青葱碧绿的长冲梨树上已经挂满成熟的果实。2021年,村民们通过“产业项目扶持+投工投劳”的方式,在复垦的旧屋基上种植了1500余棵长冲梨,把荒废的宅基地变成了村集体的产业地。“我们按照每家原来的屋基面积把地和种植的梨树分到每户进行管理,每年各家把卖梨收益的10%交到村小组作为集体经济收益,用于村内卫生管理、困难学生资助等。”村小组长顾开强介绍,预计今年村集体收入1.2万元左右,户均增收约2000元。
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六这天,未哪基村村民们就早早起来,家家户户杀鸡宰鸭、扫地净家,经过简单的祭祀仪式后,村民们便聚集到活动广场跳弦子舞,各家各户端出荞麦粑粑、坨坨肉等美食摆起长街宴。“六月六这天是我们村子最热闹和隆重的一天,我们会邀请周边各族群众一起参与进来,大家围在一起跳着弦子舞,举行祭山仪式,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也是我们表达内心欢愉和对美好生活的愿景的一种方式。”村民顾友兵介绍。
“者太乡有汉、壮、苗、瑶、彝5个民族,六月六这天,周边村寨的各族同胞都会带着自己最精彩的节目来表演,大家手拉手围成一圈,载歌载舞。”乡党委书记陆江介绍,近年来,者太乡以未哪基村小组为切入点,进村开展文明实践活动,逐步完善村小组健身活动设施,积极支持群众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文艺活动。
一排排红墙碧瓦的民居、一片片绿意盎然的茶叶、一朵朵五颜六色的花朵、一声声清脆动听的三弦,见证了僰人村寨的发展变迁。在乡村振兴发展的道路上,彝乡儿女心向党,齐心协力建家园。
云报全媒体记者黄鹏通讯员皇甫石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