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一域之美的方式有很多,摄影无疑是其中最直观、最纯粹的艺术表现形式。
无论是秀丽的山水风光、奇异的地质地貌,还是古朴的民居和村落、独特的民俗风情,都能通过镜头调度的色彩、光线、空间维度所体现,甚至包括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思维方式。
这是摄影文化所给予一方水土的深层触动——在丽水,摄影不仅是表象的再现,更是精神内核的展现,既赋予事物意义又构建崭新价值,充盈着无限可能性。
从一张照片成就一个景区,到全民摄影成就一个产业,在光影变幻间,技术、审美、创意、商业和动机彼此影响,在试探和实践中不断产生新的构造、新的理解和新的业态。
镜头传扬乡村之美
提到松阳县四都乡,摄影人的脑海中往往会浮现出炊烟袅袅、屋舍俨然的画面。镜头里,青翠的山峦合拢环抱,依山而建的古民居呈阶梯式层层铺展,错落有致,处处皆风景。
平均海拔700余米的四都乡,一年有200多天可见云雾景观,还保存完好的传统古村落面貌以及丰富的乡土农事、民俗活动,成为许多摄影师眼中的“绝佳取景地”。
松阳摄影师毛进军在四都采风时曾迷路,巧遇一队下山卖萝卜的村民,即兴拍摄了作品《出山》——笼罩山巅的云雾时隐时现,在绿水掩映的蜿蜒山路上,一群村民挑着当地特产高山萝卜出山售卖,镜头中画面渲染得像一幅美丽的画。
毛进军也没有想到,自己无意间抓拍的作品不仅获得了全国新农村摄影大赛铜奖,还让种在深山的萝卜一夜走俏。
这张照片还吸引了众多的摄影人前赴后继地进入松阳县四都乡采风——泥瓦房、参天的古树与挑着扁担的村民,这些在当地人眼里是极其普通的情景,到了摄影家眼里却是妥妥的美景,当快门键被轻轻按下,村景就成了人们向往的“诗与远方”。
在人人都是摄影师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乡村因为摄影火出了圈,陈家铺这座“世外桃源”也不例外。
青石板、古巷弄,百年老屋黄墙青瓦,古树名木和竹林云海互相映衬……走进陈家铺村,你能感受这个古村落浓郁的乡土气息。
过去,因为山高路远,产业发展受限,陈家铺村曾一度沦为“空心村”。后来,陈家铺以“拯救老屋”为抓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在保留传统村落的基本形态和肌理的同时,引入书店、山居民宿、文创店、咖啡店等新兴业态,古老的村庄重新焕发生机活力。
传统文化和现代时尚相结合,打造出了别具一格的诗画意境,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纷至沓来。2023年,陈家铺接待游客人次超40余万,旅游收入超3000万元。
“以前大家拿着‘长枪短炮’拍摄,到了手机时代,每个人都能随时创作。”在陈家铺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鲍朝火看来,从无人问津到成为摄影爱好者心向往之的乡愁地,保留原汁原味的山村农耕文化是陈家铺成功出圈的秘籍。
“村里民宿的发展离不开摄影爱好者的牵线搭桥。”“90后”民宿业主鲍培钧告诉记者,随着陈家铺村的美景被越来越多的游客分享到网络上,吸引了更多人前来探访,为乡村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客流。
在丽水,越来越多偏远乡村因摄影扬名千里之外,它们因各具特色的自然山水和历史人文让众多摄影师流连忘返,而摄影师也用手中的长镜短焦,在诗意盎然的山水间定格出一帧又一帧的乡村振兴图景。
摄影振兴旅游经济
时值秋日,走进云和梯田景区,只见错落连绵的梯田在阳光下闪耀着金色的光芒,在轻风吹拂下,稻穗摇曳,宛如金色的海洋。许多摄影爱好者背着“长枪短炮”四处穿行,寻找最佳拍摄角度,等待按下快门的那一刻。
梯田、云海、山村、竹海、溪流、瀑布、雾凇……拥有“高颜值”和“好气质”的崇头镇有着得天独厚的摄影素材和创作空间,深得海内外摄影家和游客的偏爱,无数美景在镜头的追踪下被定格,域内的云和梯田更是因摄影而成功“出圈”。
云和摄影家郑建文拍摄的《云海梯田伴日升》曾让藏在深山人未识的云和梯田为众人知晓。这幅作品先后在数十家专业刊物上发表或转载,其《冬日即景》摄影作品还荣获美国摄影学会PSA年度铜奖,让隐匿于大山深处的梯田一夜之间火遍全国。
此后,为了拍摄“云和梯田日出云海”的奇观,每年奔赴梯田的摄影爱好者络绎不绝,曾经籍籍无名的云和梯田,因为“摄影”而历久弥新。
摄影带火了梯田,也吸引了游客。依托独特的农耕文化风景,云和开启了旅游发展序幕。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一家集旅游休闲、摄影观光、民俗欣赏于一体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云和梯田景区建成,并且成功获评国际艺术家采风创作基地、国家级民俗摄影采风基地等荣誉。
今年“五一”假期,云和梯田景区接待游客14.08万人次,实现旅游营业收入7029.5万元,游客接待量和旅游营业收入均创历史新高。
不仅如此,崇头镇还以摄影文化活动为载体,举办了开犁节、梯田摄影展、省摄影家采风梯田等特色活动,不断提升小镇文化品位及内涵。
得益于梯田的美景,位于云和梯田景区核心区块的坑根村也迎来了发展机遇。
一次偶然的机会,青田人谷小杭来云和梯田游玩,被坑根村原始的村貌所吸引,富有乡土情怀的她最终选择留在坑根村,不仅创办了“云谷山房”民宿,还先后租用了村里的20多间牛栏、灰寮和猪圈,将其改造成咖啡屋、小酒吧、山野杂货铺、木玩工坊等新业态,从单纯住宿升级到综合体验性消费,让游客能够更好地体验美丽乡村。
同样办民宿的还有来自安徽的李凯。2023年,李凯投资100多万元,对2016年在坑根村开出的“牧云居”民宿进行改造提升。在李凯看来,在云和梯田5A景区的带动下,乡村旅游和民宿产业发展将会越来越好。
景区里的游客越来越多,村子里新业态也发展迅速。原本长期赋闲在家的村民,也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要么应聘到“云和梯田”景区,帮忙收取门票或维持秩序;要么摆个小摊,向游客出售冷饮、副食或者特色农产品,一天的收入最高能达千元以上……
“感谢摄影人成就了云和梯田,让村民们吃起了‘旅游饭’,生活越来越好,还当起了摄影导游。”在坑根经营休闲山庄的张其虎如是说。
云和梯田的成名之路与摄影、旅游等带动密不可分。随着摄影文化的日益繁荣,美丽风景成为摄影产业取之不尽的“优质资源”,昔日名不见经传的乡村不断因此“破圈”,走上振兴之路。
光影孕育崭新业态
云雾氤氲之际,矴步桥上,几位农人徐徐而行,潭水如镜,映出清晰的倒影,挑担的农夫和撑着小红伞的少女,勾勒出田园牧歌的美妙画卷……
丽水本土摄影家吴品禾拍摄的《仙境》将仙都秀美风光展现得淋漓尽致,不仅屡获国内外摄影大奖,更成为当地的“金字招牌”,让缙云仙都声名远扬。
此后,老农牵牛过桥的场景成为仙都摄影旅游的一个经典环节,吸引天南海北的人们去仙都亲身游历。“《仙境》创作至今已有40余年,但时至今日,游客来到仙都,还是会专程去拍一张同款照片。”景区保安卢掌权告诉记者,成千上万游客远道而来只为寻觅摄影照片中如画美景,拍摄同款美照。
缙云仙都,不仅是摄影爱好者眼中“天然摄影棚”,更以它独特的“仙侠气质”,更吸引全国影视剧到此取景拍摄。从《仙剑奇侠传》《花千骨》再到《与凤行》,已有五百多部影视剧来仙都取景,剧中展现的地方风景和人文风情,激起了观众的憧憬和向往。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为一组照片而奔赴一座城市。穿上古装,在仙都身临其境地体验一次剧中演员角色,打卡同款照片,成为许多年轻人新的旅游体验方式。
今年3月,古装剧《与凤行》热播,该剧的主要拍摄地——位于缙云仙都景区的行云小院,成为了网红打卡点。占地近100平方米的小院,在保留剧中传统建筑原貌的基础上,融入了咖啡店、茶馆、汉服体验等文旅业态,游客们在小院各处游览赏景,还可以穿上汉服在仙都漫步,拍摄剧中同款场景。
“00后”游客王霄贤和家人专程从北京赶到仙都,沿着行云小院、石梁桥等影视剧中的点位逛了好几圈,寻找剧中主角生活过的痕迹,“不仅看到了剧中的场景,还感受到了诗意的乡土生活。”
来自广州的游客冷小容梳着古风发型,身着白色长衫罗裙,头插白色发簪,手拿纸伞,特地来到这座临水而建的小木屋拍照打卡,留下珍贵的影像。
摄影旅拍的兴起,仙都景区随处可见身着汉服的游客,他们每到达一处古装仙侠剧打卡点位,就停下拍照,而同行的摄影师则在一旁手把手地指点,这样的情景,在仙都景区变得越来越普遍。
为了满足游客的拍照打卡需求,景区对《与凤行》部分场景进行还原,让游客可以结合剧照进行复刻打卡,还特地邀请了专业团队,提供服装、造型、拍摄的一条龙服务。
此外,景区还联合缙云摄影家协会,推出以“与凤寻仙—仙都真的有仙女”为主题的2024仙都景区仙女季旅拍大赛,推出仙都影视旅拍地图,推荐打卡点位,不断丰富游客游玩体验。
一个新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萌芽和成长。“旅拍”这个出圈的新方式,正为摄影产业的升级跃迁带来乘数效应。
文章来源:源新闻·丽水日报记者 刘雅倩
责任编辑:孙蓓蓓 编辑:施会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