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10月10日,广东省疾控中心公布了今年第40周(9月30日至10月6日)登革热疫情监测情况,全省新增报告1770例登革热病例。从时间跨度来看,此次省疾控中心收集的数据为国庆长假周。
其中,仅佛山病例就有617例,占比超过三分之一,仍然是全省高发区域;广州251例、深圳112例、江门98例、中山89例、清远77例、东莞76例、湛江70例、肇庆62例、韶关56例、珠海和茂名各39例、云浮34例、梅州31例、惠州30例、揭阳18例、潮州17例、阳江和汕头各15例、汕尾10例、河源8例。无重症、死亡病例。
此外,这1770例登革热病例中,有6例为输入病例,即在其它地区感染的病例,其中,深圳有3例,广州、中山、茂名各1例。
登革热是经伊蚊(即“花斑蚊”)叮咬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病人→伊蚊→其他人”的途径传播。广东省疾控提醒,登革热感染后会出现发热、皮疹、肌肉及骨头痛,严重者会出现出血,甚至死亡。
需要关注的是,目前还没有特效药物和疫苗治疗登革热,控制不被伊蚊叮咬、处理积水,是避免感染登革热的最佳方式。
佛山作为此次广东登革热的重灾区,在社交平台上引起不少讨论,也直接影响了众多游客在国庆假期的选择。
一名佛山本地人士告诉时代财经,在国庆假期前,家中就有3名八旬老人,和1名青年感染登革热,老人的病情在一周之内反复,喉咙痛、头晕是最直接的症状。
10月10日下午,还有一名佛山家长告诉时代财经,家中正在读中学的孩子被老师要求带上花露水上学,校方提醒“(感染)登革热(恢复)起码得一个星期以上”,要以防万一。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10月8日,广东疾控公布了9月下半月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风险提示,也就是“蚊子地图”,所处地区的媒介伊蚊密度越高,发生登革热流行的风险越高。
聚焦到广州、深圳这两座一线城市,广州的成蚊高密度点主要集中在天河区的沙河街道、车陂街道、黄村街道、棠下街道,黄埔区的黄埔街道、大沙街道、南岗街道;深圳则主要集中在南山区的西丽街道,龙岗区的吉华街道。
图片来源:南方+
从全球范围看,今年也是登革热高发年份,拉丁美洲国家成为疫情重灾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2024年1至8月,全球共报告登革热病例1238万例、7865例相关死亡病例。
据泛美卫生组织网站最新消息,截至9月9日,美洲地区报告登革热病例数超1170万,是2023年报告病例数的两倍多,创下历史新高。
具体到美洲的国家,巴西卫生部10月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登革热疑似及确诊病例上升至653万例,死亡病例上升至5513例,另有1612名死亡病例待核查;
阿根廷卫生部8月12日同胞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累计发现56.68万登革热病例,有404人因登革热死亡,死者平均年龄50岁,55%为女性。
昨日(10月9日),海关总署就发布《关于防止登革热疫情传入我国的公告》,提醒来自登革热疫情发生国家(地区)的人员如出现发热、头痛、肌肉和关节痛、皮疹以及面、颈、胸部潮红等症状,入境时应主动向海关申报,海关工作人员将按照规定程序采取医学措施并开展采样检测。
(时代财经蓝丽琦 综合自时代财经、南方+、央视新闻、光明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