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王恺全新散文集《地球上的陌生人》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王恺与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莉,著名演员、主持人柯蓝,水墨画家林曦以及播客《除你武器》主理人吴呈杰一起畅聊这本书的创作缘起以及书内书外的文字因缘。
活动现场
王恺在《三联生活周刊》担任了十余年的资深主笔,他写的文章,曾被主编朱伟评价说流泪最多。辞职之后,真实的性情开始浮现,那个隐藏在新闻特稿背后的王恺跃然纸上,从《浪食记》到《浪游记》,从《中国人超会吃》到《茶有真香:懂茶的开始》,他的兴趣广泛,茶道、花道,塑造着有别于媒体记者身份另一层维度里的他。他说:“新闻断裂的地方,自我的写作生长出来。”
王恺
在新书《地球上的陌生人》中,王恺以十四篇文章,书写当代生活的吃穿用度、婚丧仪轨,财富与景观、口味与风俗。作者不回避自己的臧否好恶,在野地中找到生命的脉动,流动的物质世界,恒常的生老病死,最可爱的反倒是人。无论是红遍大江南北的舞者,还是街边小店里的老板娘,无论是寺庙里的高僧大德,还是县城里的歌咏队,都一一在他笔下呈现出丰饶之姿。
在个人趣味与审美被算法绑架的年代,唯有从真实中抵达,才能见到多元的人性。文学的动因则是身居文字中那个明辨清晰的自我,一个可以看到个人的趣味、个性、眼光的自我。王恺在新书的跋中引用钱穆的话来描述这种文学性,“忘不了的人和事,才是我们的真生命。”
《地球上的陌生人》
王恺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林曦与王恺结识于一次采访,却因共同的志趣和相互的欣赏成了十几年的老友。在她看来,王恺有一种天赋,“他会用非常举重若轻、不损失事物精度,四两拨千斤的方式,又带着完全个人捕捉到的灵光乍现的东西呈现在文字上”。她笑说:“文字中的犀利是他才华、率真一部分,实际上他的内心非常慈悲和充满侠义的心肠。”
《地球上的陌生人》里的多篇文章曾入选张莉主编的散文年选,在她看来,散文是明心见性的文体。对于王恺的写作,她说:“在我眼里,王恺是有趣的人,因为有趣,所以他能发现这个世界的有趣和丰饶。王恺的散文表述里有很多锋利、机锋,是他对这个世界的独特理解,也有他鄙夷和批判的态度,还有一种懒洋洋的东西,这一切杂糅在一起,使他的作品保有了复杂的声音和调性,以及难得的真实感。这是一个活生生的人面对世界的表达,不遮掩、不伪饰。在我看来,好的散文写作者面对这个世界时要保有赤子之心。好的散文应该真实地表达真实的理解和真实的态度。在这个世界上,真实地面对自我,是世界上最难的事情。我们现在的照片喜欢用滤镜,那样看着会很年轻、很美,但是,那是虚假、是遮掩、是说谎话。真正的有力量的写作者就是要努力穿透那层大家早已习惯的滤镜。《地球上的陌生人》有穿破滤镜、抵达真实的美学追求。”
柯蓝认为王恺写的不是食物,而是食物背后的每个人,“所以很多故事让我非常感动,他写生老病死、灾难、光与悲伤,写灾难之后语言不通,找一个特别不靠谱的小翻译,忿忿之余看到丛林中雕塑的存在,艺术的伟大见证着所有的悲伤。其实我跟所有人都是陌生人,但是每个陌生人的悲喜也是共通的”。
在王恺多年的采访生涯中,他曾见证汶川大地震、波兰总统坠机等重大事件,也曾写下多篇重要报道。但在那些“事件”之外,真正与自己的情感产生联结的却是在避难时与当地农人吃的一顿饭,在异国他乡与半吊子翻译斗智斗勇。这种生命的经验成了他“忘不了的人与事”。真的性情,方见真的文字。他犀利戳破世界的假象,也写自己的尴尬局促,《地球上的陌生人》浸润着王恺最真实的生命体验。当《地球上的陌生人》这本书出版,王恺说:“我终于有了我的第一本文学作品。”
(大众新闻·齐鲁壹点记者 曲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