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作为我国的一项大国重器,已经运行多年。它给我国带来的价值,不仅仅是民生导航,更体现在国防安全上面。
近期,随着最后两颗备份卫星的升空,整个北斗三号系统算是彻底完善了。而这项任务的成功,也预示着我国的导航卫星工程,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话说北斗卫星对我国到底有着怎样的意义?这些星罗棋布的卫星,究竟是如何组建起来的?
太空摆渡车
2024年9月19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迎来了重要的一刻。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搭载远征一号上面级,成功发射了第59颗、第60颗北斗导航卫星。
而这也是最后两颗北斗三号系统的备份卫星。它们的成功发射,为北斗三号系统的建设,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问了,啥叫远征一号上面级?它跟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又有着怎样的关系?
所谓的远征一号上面级,指的就是火箭上增加的独立一级飞行器。这种飞行器,一次性可以发射多颗航天器。
从运作原理上来看,火箭将其送到一定轨道以后,远征一号上面级就能点火启动,并自主飞行多次。期间,它会将一个或多个航天器,送入到不同的轨道空间。
由于其起到一个运输的作用,因此远征一号又被称为太空摆渡车。
卫星导航系统的心脏
继续回到北斗三号系统这边。根据相关负责人的说法,这次发射升空的两颗卫星,与前期的MEO组网卫星相比,升级了星载原子钟的配置,所以功能更为强大。
所谓的原子钟,指的就是卫星导航系统的心脏。就拿铷原子钟来说,它可以做到几十万年只差一秒。
靠着这逆天的精准度,铷原子钟能让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偏差,控制在数米以内。
当然了,在整个原子钟界,精准度最高的莫过于光钟了。它运行300亿年,误差仅仅只有一秒。
按照科学家的说法,如果利用光钟去火星旅行,定位偏差几乎不会超过1米。可见,光钟的定位能力有多强。
至于原子钟是如何运行的?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原子的能量跃迁了。所谓的原子能量跃迁,指的就是原子从一个能量态,跃迁到另一个能量态。
在此期间,原子还会发射和吸收大量光子。由于光子的发射、吸收频率为9.2千兆赫兹。因此在一秒时间内,原子可以发射、吸收900亿个光子能量。
有了这个标准以后,接下来就好办了。只需要测出跃迁的能量,就能获得跃迁的时间。如果应用在导航系统上,就是将光速乘以时间差,这样就可以得出目标的准确距离了。
换句话说,只需要在地球上打两束光,然后测一测来回的时间,就能知道目标所在地。这就是原子钟的妙处所在。
突破原子钟的枷锁
遥想当年,我国准备发射北斗二号导航卫星。期间,长征三号丙火箭已经准备就绪,卫星所在的轨道频率也已经申请到位。
然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欧洲居然不给咱们的原子钟发货。
因为那时候欧洲的伽利略导航卫星,也需要用到这段频率。为此,欧洲还抛出一个理由,说是国际形势动荡,需要推迟18个月发货。
面对欧洲的刁难,负责有关项目的孙家栋院士,直接豁出去了。开始根据原有的原子钟系列,对新原子钟进行自研、升级、改造。
仅仅过去了3个月时间,孙家栋院士的团队就攻克这枚新原子钟。从测算结果来看,这套新原子钟的误差为300万年差一秒,比当时欧美各国的原子钟还要厉害一筹。
有了新原子钟以后,接下来一切就好办了。在2007年4月14日,也就是国际电信联盟规定的轨道频率有效期,我国成功将首颗北斗二号卫星发射升空。
这一刻,中国导航卫星的未来局面,变得豁然开朗。
北斗三步走战略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北斗卫星一直遵循着三步走的发展战略。而这三步,指的就是北斗一号,北斗二号,以及北斗三号。
先说北斗一号系统,该系统于1994年启动,2003年正式收关。整个北斗一号系统,一共有3颗卫星,其中包括2颗工作卫星,以及1颗备用卫星。
北斗一号系统组建成功以后,它服务的范围,囊括东经70-140度,以及北纬5-55度。也就是说,在中国境内,北斗一号系统几乎可以全覆盖。
北斗一号建成以后,接下来就是北斗二号了。北斗二号的启动时间是2004年,项目竣工时间为2012年。
说起北斗二号的建设历程,可谓是坎坷至极。2002年,那时候的欧洲正准备发起伽利略计划,但缺乏研发资金。
与此同时,我国在北斗卫星的研制上,也遇到了技术瓶颈。于是乎,中欧双方决定合作,共创导航卫星大业。
这场合作历程,只持续了短短4年。4年后,中国便被排除到了项目之外。无论是资料还是技术,我国都无法浏览,就连最基本的决议,咱们也没法做主了。
既然欧洲诚意不足,那咱们也就只好独立研发了。就这样,在2004年9月,由我国自主主导的北斗二号项目,正式启动。
期间,咱们就经历了原子钟事件。好在有孙家栋等工程人员的突破,最终才化险为夷,将北斗二号卫星全部送上了天空。
从后面的发射结果来看,北斗二号系统一共包括了16颗卫星。其中包括5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5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以及6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
这些大大小小的卫星,可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其定位精度,可以达到10米左右。放眼全球,也就只有GPS可以与之媲美了。
北斗二号建成以后,北斗三号也该登场了。严格来讲,从2009年开始,北斗三号项目就被提上了日程。一直到2020年,这个庞大的发射工程才宣告结束。
从发射结果来看,北斗三号系统一共有30颗卫星。一号、二号、三号,整个三套系统加起来,就是55颗卫星,这比GPS还要多31颗卫星。
至于2020年以后发射的几颗卫星,其实是北斗三号的备份卫星。比如今年9月发射的这两颗,就是备份卫星之一。
和一号、二号比起来,北斗三号最为显著的一项特征,就是性能被提升了。
在原子钟领域,北斗三号采用了性能更高的铷原子钟和氢原子钟,这就让北斗三号系统拥有了更强的心脏。
再叠加星间链路等新技术,可以让北斗三号的空间信号精度,达到0.5米。到了这时候,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便开始大显神威了。
比如现在在外卖软件上察看外卖小哥的定位,就变得越来越准确了。他走到你家门口,距离你有几米,都能一一显示出来。
北斗的意义和价值
当然了,北斗工程的成功,不仅仅为了帮助外卖小哥送外卖而已。它如今的作用,堪称无所不能。覆盖范围从亚太地区,一直延伸到全球。
按照相关负责人的说法,目前国内有90%的手机,国外有50%的手机,都支持北斗信号。
比如在2022年的时候,我国就有2.6亿部手机,并入了北斗网络。这就相当于这些手机可以同时在北斗和GPS两者之间进行切换了,主打的就是一个随性。
除了手机定位以外,北斗还可用于轨道交通、国土测绘、航空航天、军事国防等领域。
根据有关数据来看,截至到2023年5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服务了790万辆道路营运车,10万台人机自动驾驶设备,4.7万艘船舶,以及4万辆邮政快递的干线车。
要知道,这些交通工具平时都行走在崇山峻岭和大洋航线当中。别说信号了,就连电源都不一定有。
而北斗的出现,则给他们带来了新的希望。让他们拥有精准的路线,可以直达目标,完成每一次惊险的任务。
北斗的未来展望
当然了,北斗卫星虽然已经全部升空,但我国的导航卫星研制工作,还远不止此。在未来,我国还将发射更多的导航卫星,将整个地球给包起来。
按照北斗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的说法,北斗三号最后两颗备份卫星的入轨,既代表着一个终点,也代表着一个起点。
它们的升空、并网,就意味着下一代北斗项目即将登场。它也许是北斗四号,也许是其他系列的导航卫星。
总之,关于导航卫星这块,咱们要探索的领域仍旧深远。至少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还处于初步阶段。
等将来那些各式各样的导航系统,悉数就位的时候,咱们的生活就能变得更加高级了。
届时这些导航卫星,将用于救灾减灾、农林牧渔、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无穷领域,让人们多姿多彩的日常生活更上一层楼。
这就是北斗系列卫星所带来的终极价值。
还是那句话,北斗卫星的成功,不仅仅是一场技术赋能,它的成功更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饶、人定胜天的一股信念。
这股伟大的信念,支撑着中华民族继往开来,攻坚克难,最终走向胜利的彼岸。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