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具体信息来源已赘述在文章结尾。
导弹专家贺麓成,很多人都对他的身世存在误解,实际上这位科研工作者并非姓贺而是姓毛,但无奈的是直到晚年,他才能对子女说出改回姓氏的想法,其中又存在怎样的内幕呢?
他的本名叫作毛岸成,光从名字来说,也能知道他和毛岸英是同辈人,而当时的社会背景自然也非常明确,就是国民党大肆搜捕革命志士的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安全无法保证。
而且党内诸多事务还要处理,革命进程刚刚开展,因此,毛岸成的父亲毛泽覃跟妻子做出决定,先将孩子寄养在当地,等到革命形势稳定之后再回来接他,这就导致情况复杂起来。
因为孩童时期的记忆功能不完整,其实贺麓成童年阶段没有对于亲生父母的印象,唯一能够得知他们情况的就是书信往来,而当时的毛泽覃英勇就义失去消息,进一步加重了问题。
被当地老乡收养的贺麓成直到14岁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谁,然而天不遂人意,好不容易和母亲团聚的他路上遭遇车祸,母亲就此离世,只剩下他一人。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当时局势危急之下,贺麓成如果跟着他们,难免遭遇不测,而寄养当地人家,至少没有因为战乱遭受逃难的艰辛,不过,就他本人回忆对于母亲印象颇为深刻。
十几年间,凭借收养人家的只言片语和书信往来,他也依稀明白母亲在过怎样艰难的生活,实际上,从他母亲贺怡的视角来说,地下工作危险性十足,能够传信已经殊为不易。
她甚至还被特务逮捕,吞下戒指意图自尽才让对方退却,最后撑到被党内换回,对于这样的革命志士,贺麓成本来就心向往之,更遑论还是他自己的母亲了。
所以两人就算时隔14年才见面,其实隔阂也不多,反而很快就熟悉了起来,他也从生活数十年的地方来到了吉安,在这里他得知了事情的始末,也表示了理解父母的苦心。
但他没想到,母亲这么快就离他而去,这让贺麓成极度悲伤,一时间无法调整情绪,万幸贺麓成的姨妈及时开解了他,并且承担其长辈的责任,帮助贺麓成调整了过来。
对于年轻的贺麓成来说,姨妈的话成了他毕生遵守的人生准则,即不借用长辈名号自己闯荡,凭着真本事站稳脚跟,一定要贴合民众,为民族崛起出力办实事,贺麓成将其铭记在心。
年仅十几岁的他就此立下志向,要为新中国崛起贡献力量,为此,他并没有沿着祖辈路线参军或是从政,反而打算学习科研知识,成为一名导弹教授,这番志向也受到他舅舅的支持。
而贺麓成也是不负众望,很快在学校闯出名堂,大学毕业之后,贺麓成在家属调查表上写的双亲信息只有四个字“早已亡故”,可见他确实凭借自己的才学获得了认可。
另外,他还获得了留学生的名额,得知这个消息后,贺家人极度赞赏,表示他的努力证明了自己,不过,中国内部当时正在进行航天领域的研究,贺麓成投身进入该领域进行研发。
但我们都知道,彼时的中方航天业缺乏的是运载火箭等前期工程,所以没有获得一个较好的结果,后续加入导弹行业才彻底发挥了他的天赋和能力,取得了大的进展。
当然,在运载火箭行业出现突破后,贺麓成的研究成果也被应用在航天领域,他也就此成为了首批航天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当时的研究环境十分艰苦,甚至要自己搭帐篷研究。
正是因为早期人员的开荒建设,才能为之后的发展创立有力条件,进一步推动中国崛起之路,贺麓成的志向也就此实现,而贺麓成的身份问题也比较凑巧,当时毛主席已经病逝多年。
组织上重新归档整理,将以往参与革命的人员烈士进行统计,其中就有烈士毛泽覃,而领取烈士证书需要亲属到场,这封信辗转多手就到了贺麓成手中,而当时他还处在研究所工作。
拿到这封信后,周边的同事才知道他的身份竟然是毛主席的亲侄子,随着时间流逝,贺麓成也有了新的体会,认为家族传承精神至关重要,所以将孩子都叫到跟前。
他将自己的身世和盘托出,并且描述了他父母一辈人的革命过往,希望儿女能够传承红色精神,将姓氏改回毛,至此,贺麓成一家也算是叶落归根。
参考文献:
毛泽东三个侄子迥异的人生道路丨青年文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