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诗话巫峡枫叶
文/谭文虎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胜于二月花。”金秋十月,长江如练,山光多彩,枫叶冲击着人们的眼球。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徜徉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巫峡,醉倒在墨客骚人咏哦枫叶的诗海中,去领略“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的大自然恩赐,不亦悦乎。
巫峡原是巫山峡的简称,是长江横切巫山主脉背斜而成,由巫山地名而得名。巫山地名一说为巫山古名巫咸山,以巫咸得名。巫咸以鸿术为帝尧医师,生为上公,死为贵神,封于是山,因以得名。二说为设立巫山县治时,因对面南陵山的山形如甲骨文的“巫”字,遂以名山。“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巫峡是长江三峡中最长的峡,故又名大峡。它西起巫山县大宁河河口,东止巴东县官渡口,全长46千米。明陶澍《蜀輶日记》载:“今名关(官)渡口,巫峡至此而尽。”巫峡幽深绮丽,迂回曲折,宛如画廊,以俊秀著称于天下。江水在两岸无限春色秋光的簇拥下,在巫峡口拐了一个弯后,似有不舍地打开门扇峡,“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碧波细浪,承载着千百年来的悲欢离合,经西陵峡逶迄奔腾到海。
在巫峡绝美胜景中,金秋枫叶,最具强烈的地域色彩,“赤橙黄绿青紫蓝,谁持彩练当空舞”。她还与巫山云雨交织在一起,使天上、人间难分仲伯,把秋色推向极致而独领风骚。
枫是夏绿乔木或灌木植物,春季开花,枫叶互生,通常三裂,边缘有锯齿,秋季变成红色。它的壮阔之美、生态之美、色彩之美、意境之美,在秋色中具有独特韵味。亘古以来,它那撩拨人意的火红色彩所展示的顽强生命力和傲雪斗寒、不屈不饶的斗争精神,不知倾倒了多少文人雅士、墨客骚人为之青睐动容而吟诗作词,抒发挥之难去的枫叶情怀。
“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这是战国末期楚国三闾大夫屈原因其故里秭归与巫峡山水相连,在《楚辞.招魂》里描写巫峡枫叶诗句的首创之句。深深的江水倒映着蓝天,江岸上片片枫叶似火,极目千里,但眼前跳动的是火红的枫叶。叹时序变幻,转眼又是秋天,不由人为而离去的春天,不得不感到忧伤。这位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伟大的爱国诗人的忧国忧民,“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由景生情,跃然纸上,成为吟枫的开山之作。
继屈原首写枫叶之后,枫叶耀诗海,自战国以来,不知千百年来为红叶写下了多少壮丽诗篇。“玉露凋暗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这是唐朝诗圣杜甫《秋兴八首(之一)》的诗。杜甫晚年身居巫峡(曾在巴东西瀼口建草堂闲居)而心系长安,写的是暮年漂泊,贫病交加,羁旅乡野。而对满目萧瑟的秋景,引发出对国家兴衰、身世蹉跎的感叹。他把峡谷深秋、个人身世、国家沦丧的情愫相联结,滚滚江水、阵阵枫涛、萧萧秋声结合在一起,其势如潮,波澜壮阔,从而反衬出“枫树林”的如虹气势和作者的爱国情怀。
“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这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晏殊《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里的诗句。乡村远望,树树皆秋。作者又将笔墨详写村中枫叶,充分展示“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秋景特征。为了渲染画意,增加色彩,由细处着笔,特别指出枫叶中间还带有一些“疏黄”(此处指菊)。由此可见,红黄相印,浓淡相间,巫峡秋景何其壮美也!唐朝诗豪刘锡禹的《秋词二首之二》组诗里的诗句“山明水净夜来香,数树深红出浅黄”与晏殊的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在歌咏秋色之中,气以励志,色以冶情,高雅闲淡的情韵,如高山流水,清新自然。巫峡枫叶,孰能不美乎?!
以上摘录的巫峡枫叶诗句仅为沧海一粟。百闻不如一见,重阳节里,还是应清.赵翼在《野步》诗中“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的邀约,与君去巫峡口登临巫峡云巅一睹枫叶为快,可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