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张截图流传甚广,它总结了特稿媒体,或者说是非虚构机构的常见路数。
翻译起来,即一篇“优质”的特稿标题大多需要给主角冠上一个刻板印象标签,重点强调其在大环境变化下个人境遇的急转直下,于是被迫选择了某种应对姿态。这三者像个乐高拼图,稍微打乱重组,就能轻松衍生出一个类似《一个X决定去做Y》《X,在Y之后Z》的非虚构特稿标题。
结尾处,作者特意点了几家特稿机构的作品。可见多少也是非虚构界的老饕,风餐露宿之时,大概率也不忘打开微信,花10分钟读一篇长文。
以他点名的公众号真实故事计划为例,打开9月30日它刚发布的《真故2023年最值得阅读的7篇故事》,映入眼帘第二篇题目是《住家保姆的假日,游荡在结构》,第三篇题目是《一家五口,都做了外卖骑手》,第四篇题目是《受困在缅北的年轻人,溺水的底层家庭》,第六篇题目是《章莹颖父亲的心碎直播》。
回顾@郎小小郎提供的标题定律,确实没能逃离其右。底层原因,一方面肯定是类似标题好用,有用户买账,换一种思路实在太费劲,另一方面大概也确实是因为当下特稿太泛滥,仿佛水面上的水葫芦,层出不穷,以至起标题的脑细胞都耗尽了。
当然,这其实只是标题流水线的皮相,如果只一味套用这个公式,那么成品大概率会土。
比如我随口来一个:《从大厂出走后,她决心卖情趣内衣》《暴雨来临,后厂村村民放弃逃跑》《南礼士路23点后》《首都儿童医院没有黑夜》。
为什么读着还行,最重要的是抓住标题的灵魂。除了场景化和细节化,更应该体会到的是一种穿透皮相,茫然无措的未知感:悬空、朦胧、捉摸不定,像苏州河上的雾,穿过CBD的霾,看起来结实丰满,撞进去又空空荡荡的奇妙感受。
这是技巧,技巧用多了,量贩起来,就是套路。
实际上,大部分人的生活是缺少故事的,只有层出不穷的事故;还有小部分的人生活故事很多,但是充满了柴米油盐。再筛一筛,就发现真的出彩的好故事,悲剧的根源,往往是那些不能言说的禁忌。
这时候再碰上要商业化特稿,老板大手一挥,咱们要降本增效!第一个动作就是把录音棚打造成量贩式KTV。最后特稿周期变短,节奏变快,同类视角增多,质量下滑,其实是个在所难免的现实问题。
于是特稿写作者痛苦,非虚构写作者也很痛苦。当然,老板挣不到钱也很痛苦。
许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内容作品可能能卖出高价,但是不是所有的作品都能卖出高价;写作者笔头的水磨功夫值钱,但是不意味着它按照SOP去量化,把它变出很多钱。
当一个优秀的写作者,成为一个合格的商人之后,爱好就成为了他的工具,铜臭味必然会浸染原来的本心。当刀口变钝,人变油腻之后,这时候往往只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谈资论辈。
作者奔着调侃而去,当然没什么恶意。@真实故事计划 也就这个消息作了一条回复,也算用调侃来自我开解。“有才的家伙!辛苦啦。有空可去看看‘刚刚,xxxxxxx’‘判了!’这一类洗洗眼睛。”
它指向的是另一个极端,以某机构媒体为先导者,近年来见诸传统媒体的新媒体端的乱象。在无法提供优质内容的时候,它也往往会使用一个离奇的,惊悚刺激的,带有噱头的标题,试图吸引更多观众的注意。
12日晚间,再次刷新,发现这条回复已经消失了。相信这是一种自发的行为,有可能是觉得自己的调侃不合时宜,也有可能是因为对特稿最大敌人的惶恐与畏惧。
他们是歧视链上的两端,立场确实不同。抛开官办的身份不谈,就起标题这件事,二者南辕北辙,但又殊途同归。
毕竟动机上看,它们兴致勃勃的目标物,可能是同一种东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