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有关特种兵的小说在网上特别火,动不动就是“兵王归来”如何如何,特种兵算是兵王吗?
从新中国成立算起,确实诞生过很多兵王,不过他们都不是特种兵出身,甚至不是侦察兵。比如志愿军中的胡修道,一人歼敌280多名,一级战斗英雄,他在1952年坚守上甘岭597阵地时入伍还不满一年,严格来讲算是一个新兵蛋子。
再比如张桃芳,这位英雄是一位老兵,小时候就是儿童团抗日队员。但是在朝鲜战争时期,张桃芳只是一名通讯员,严格来讲还不属于一线战斗人员,只不过参加了一段时间狙击集训,之后就上战场了。除去开会训练时间,他只参战了31天,用掉了442发子弹,狙杀了214名敌军,创造了志愿军单人击杀记录。这要是放到现在,妥妥的兵王吧!
还有说出那句名言,“敌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还击!”的庞国兴,印度一个加强连外加一个炮兵阵地把控着西山口,结果被庞国兴和另外两名走散了的解放军打的溃败。这放到现在也是妥妥的兵王,比《士兵突击》里的老A还要强。但是庞国兴也不是特种兵,战前在部队里属于标兵,各项技能都十分优秀。
这些兵王都很符合当下国人对于特种兵的刻板印象,以为特种兵就是能一个打十个,以少胜多,甚至是几个人就能扭转整场战役。
特种兵出场时都要带上口罩,脸上涂上迷彩颜料,身上穿着吉利服,背着大狙,可以说这个刻板印象是影视剧和游戏带来的,真实的特种兵有这样的,但不是全部。
中国老一辈军人对特种兵的理解很简单,就是使用特种装备的士兵,和战斗素质没有多大关系。比如局座在一次节目中就说,自己年轻的时候在导弹部队工作,也算是广义上的特种兵。然而,在80年代之前,中国压根就没有特种兵这个兵种,对越自卫反击战后特种兵开始出现,当时也不叫这个名称,而是叫侦察兵。
对越自卫反击战时侦察兵的任务主要是到敌后方抓舌头,摸哨所搞破袭战术,实施敌后破坏,还有为后方炮火指示坐标。当时各军都有侦察营、侦察连配置,两山轮战时侦察兵活动达到了巅峰。
当时这些侦察营和侦察连很多都是临时组建的,从常规部队中挑选的尖子兵。之后我们专门组建了特种兵部队,这时特种兵的含义就变了,不是用特殊的装备,而是使用特殊战术的士兵。
当下我国特种兵需要执行的任务就比较多了,包括武装侦察、技术侦察、敌后破袭、空地引导、定点清除、渗透营救,还有重大安全事故处理这些特种兵都要做,不再是单一的轻步兵精锐了。
在执行任务时,也不是用杀多少敌军来衡量士兵的能力,当下很多特种兵需要掌握无人机操控、电子战技术、激光导引等等,学历要求都比较高。就身体素质而言,特种兵不一定就比普通士兵强,比如《士兵突击》里的吴哲,稳坐老A的位置,他的身体素质可能比不过伍六一,即便是许三多和成才也不能替代他的位置。一支特种兵部队中,能打的有不少,会玩各种仪器的技术型人才也很多。
特种兵不一定能打,但是肯定会藏,在作战时注重隐蔽性,因为人数少,如果他们被常规部队发现了,那么很容易被常规部队击败,人再怎么强也无法和坦克大炮重机枪对抗。
在特种兵训练时,会着重训练野外生存能力,这是因为特种兵在敌后执行任务,携带的物资会很少,关键时候要自己打野找吃的。
在射击、爆破、格斗方面,特种兵只是比普通士兵稍微好一点,没有电视剧中宣传的那么夸张,而这个好也是通过大量训练练出来的。训练一名特种兵的时间要比普通步兵花费的时间和金钱都多,但是在现代战争环境下很划算,因为钱和物资永远没有人重要。
特种兵相比于常规部队更加隐蔽,战场存活率可能差不多,但是伤亡总人数要小得多。实际上,当下各主要军事强国都在无意识的让常规部队的士兵向特种兵靠拢,信息化作战,每名士兵都应该成为信息节点。真正的杀伤敌军还得靠大口径炮弹、无人机和导弹。
世界上都有哪些知名的特种部队?
我国特种部队有很多,比如东方神剑特种部队,大约有3000多人,个个都是精锐。俄罗斯有阿尔法特,美国有海豹突击队和三角洲部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