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晨
“演唱会经济”已成为文旅消费的新亮点。“十一”黄金周期间,从刀郎、刘若英的票房破千万,到张信哲、陈奕迅等人的轮番上阵,“演唱会经济”的繁荣,折射出大众精神文化需求正为城市旅游市场繁荣带来新的机遇,但同时也带来新的挑战。如何抓住机遇,让流量变为产值,必须多方发力,探索“演唱会+”模式,实现经济和文化的双丰收。
演唱会+政策,要扶持更要监管。演唱会经济的繁荣离不开政策的扶持。苏州近日发布了《苏州市进一步促进文旅体联动丰富产品供给的意见》,对大型演唱会、音乐节给予资金奖励。上海推出大型活动安全许可“一网通办”线上申报措施,简化申办手续。这些政策的出台,降低举办门槛,提升申办便利性,为演唱会市场的火爆提供了有力保障。然而,扶持的同时也需要加强监管。随着演唱会市场的火爆,各类纠纷和安全隐患也随之增多。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期间,全国法院审理的因演唱会、音乐节引发的案件超过500件,因此在扶持演唱会经济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市场的监管,确保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演唱会+文化,要融合更要独特。演唱会不仅是音乐的盛宴,更是文化的交流平台。近年来,各地纷纷将演唱会与文旅融合,推动地方文旅的发展。周杰伦在上海的演唱会吸引了超过10万名歌迷现场观演,这种“演唱会+旅游”的模式,不仅满足了观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文旅融合的新抓手。然而,文化融合并不意味着同质化。在演唱会经济中,独特的本土化元素和创意才是体现演唱会魅力价值的关键。例如,内蒙古推出“唱响北疆—内蒙古新星新作演唱会”,通过音乐作品展现内蒙古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地域特色。
演唱会+服务,要流量更要留客。演唱会经济的火爆,为城市带来了泼天的流量。然而,如何将流量转化为客流,成为各地文旅部门必须面对的问题。在演唱会期间,苏州开出“演出直通车”,推出“演唱会+景区优惠联动”便民措施,不仅提升了游客的满意度,更增强了城市的吸引力和美誉度。然而,留客不仅仅依靠便民措施,应更加注重提升服务质量,打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加强交通、住宿、餐饮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提升旅游服务的品质和水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流量转化为客流,实现演唱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大众精神文化需求是一股新兴的力量,正在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然而,我们更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平衡好扶持与监管、融合与独特、流量与留客之间的关系,推动城市文旅的健康有序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形成长尾效应,实现城市文旅发展新的跃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