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济巷原房管局办公楼
一
王家巷,南自新马路,北至大西路,全长447米,宽2至4米,原小菜市于1957年并入王家巷。元《至顺镇江志》收录的市内82巷中便有王家巷,沿用至今。文革初期破“四旧”,一度改为“长征巷”,后恢复原名。
清《丹徒县志》记载,宋代左丞王存宅……在登云门内。据考证,王存宅旧址就在今日的王家巷。
王存(1023-1101),字正仲,润州丹阳人,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宋天圣元年(1023)正月廿七出生在丹阳宗巷,丹阳城内王氏以王存作始迁祖,其后裔散居各方。宋治平年间(1064-1067),王存进入国子监担任直讲;后历任馆阁校勘、集贤校理、史馆检讨、知太常礼院。宋元丰五年(1082),王存升任龙图阁直学士、开封知府;又进官枢密直学士,改任兵部尚书。《宋史·王存传》载:“司马光尝曰:并驰万马中能驻足者,其王存乎!”王存能得到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这么高的评价,绝非偶然。
据《嘉定镇江志》载,元符二年(1099),龚原以集贤殿修撰知润州,曾邀请里居镇江的苏颂、王存等到东园集会,此时苏颂、王存皆已是垂暮之年。抚今追昔,苏颂不胜感慨。他曾在诗中写道:“喜奉笑言挥麈柄,却惭衰朽倚琼枝。定知此会人间少,五十年才一再期。”
王存以老致仕返回家乡,在润州王家巷建房。曾有闲居诗云“族居自买百间屋,月赐官糜六万钱”。又因有人建议添置假山石,王存作有《却客致假山石》诗:“乞得林官就道闲,诛茅结宇即成湾。闭门自有林峦秀,不用辛勤作假山。”可以想见其景趣也。
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十月廿七,王存病逝,葬于镇江五州山,终年七十九岁。皇上念旧臣忠义德望,特赐赠王存左银青光禄大夫,谥“庄定”。王存还是镇江历史上30部名著之一《元丰九域志》的总编。《元丰九域志》计十卷,为古代三大地理总志之一。
二
流行于宁镇扬一带的清曲源于明清俗曲,又称小曲。明末清初镇江唱清曲有名气的达十帮之多,规模宏大,创新曲目贴近生活,演唱风格多样。不化妆,无表演动作,尤以有说有唱,或以说为主,以风趣幽默见长,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清曲语言与花鼓均袭用扬州方言,其曲牌曲目繁多,以曲牌联唱表现曲目故事内容。
清末,王家巷北段有一户人家黑漆大门时常紧闭,进门是一道屏风。坐在堂屋中间的是一位瞽目先生,名叫王永富。围坐在一起的有臧雪梅、陈立祥、吴双喜、方少卿、夏荣恩、许金富、徐月芬等七八个人。各人持琵琶、弦子、月琴、檀板等伴奏乐器,有时也辅以碟盘、酒杯敲击,素衣坐唱,合动而歌。街坊们立足巷内,只听得一阵阵柔和的弦乐和清脆悦耳的唱腔传出窗外。
庚子年(1900)前后,镇江大西路一带形成了一个玩友行帮,人称西门帮,王永富便是西门帮的代表人物。他将前人传唱曲目《算命》改编成完整的戏曲故事《王瞎子算命》,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很快风靡镇江并流传到长江对岸的扬州。
三
曾经的王家巷小学原址就是古代的王家祠堂,校西的围墙上有一块记载着王家祠堂历史的石碑。王家败落后,祠堂房屋卖给严氏,改为严氏宗祠。学校西北角过去还有一个王丞相庙,新中国成立后成为民居,住有好几户人家。
1940年镇江县乡贤童楚江与完仲平、完恩云等人动议办学,1941年在大西路王家巷独资创办“私立自助小学校”。1945年7月下旬,童楚江出资在邹家巷买地自建校舍办学,完恩云担任首任校长,免除特困生的一切费用,深得陆小波、杨公崖等镇江名流的赞许。新中国成立前夕,该小学由陶玉玲的胞姐陶玉平继任校长。1956年自助小学改为公办邹家巷小学,后又更名电力路小学。
上世纪末,王家巷小学位置建成两层楼的王家巷菜场,是镇江的星级农贸市场,每天人声鼎沸,烟火气十足。每年“小雪”前后直至腊月,每天来这里“灌香肠”的人络绎不绝,成为镇江城一景。1998年,位于电力路口的国税局大楼在王家巷拆迁中脱颖而出,一改多年来王家巷古老的传统氛围。
王家巷10号原为常善庵,庵内有道光丙辰年间“永安泉”字样的石井栏水井一口,后为民宅。王家巷17号曾是广济庵,1985年在原址上建了六层的居民住宅楼。新马路王家巷口过去还有一座始建于清末同治、光绪年间的吉祥庵,除了平时为斋主诵经做佛事,还专为圆寂的佛门居士信徒实施“荷花大缸”火化,一直延续至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叶。
四
九龙巷,东自电力路,西至福安里。原称九龙巷,后并入福安里。1981年经市政府批准,复称九龙巷。
九龙巷的来历依然与宋代宰相王存有关。乾隆年间,宋相王存的后裔在王家巷建造王氏宗祠,祠堂前建有一座“琉璃九龙大照壁”。九龙腾飞,翻腾自如,栩栩如生,寓意群贤共济,圆满如意,蒸蒸日上的景象。民国初年,破残的大照壁旁边的居民增多形成巷道,称为九龙巷。
王家横巷,原为王家巷的一条支巷,东自电力路,西至宝塔路。1981年经市政府批准,更名王家横巷。王家横巷18号为贾子彝宅。贾子彝,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客居镇江。原为润州中学美术教员,后在扬子航运公司负责外交和写作,1936年曾著有《江苏省会辑要》。贾公馆建于抗战前,由贾子彝自行设计建造,整个建筑犹如船舱一般,旧称“船庐”。
共舞台巷,东自电力路瓦瓷山,西偏北至王家横巷,是一条弯曲的巷子。巷内曾开设共舞台戏院,俗称共舞台,后并入王家巷。1981年经市人民政府批准,更名共舞台巷,2011年消亡。
共舞台承载着民国时期,尤其是省政府迁到镇江后文艺兴盛的一段史实。据《镇江历史文化大辞典·映演场所》载:“1930年前后,宛仲平在新马路建造新园林,占地约1公顷。该园融公园、游艺为一体,类似上海‘大世界’……世界著名的德国海京伯马戏团曾在此演出,一时轰动大江南北。”全面抗战初期,新园林部分建筑设施被日寇炸毁。园内财产被抢劫一空。三年后,镇江商界人士根据民众要求,欲恢复省城镇江新园林的昔日盛况,但一时资金不足。于是便筹资在附近的邹家巷内建了一座宽10多米,进深20米的茅草房,起名共舞台戏院,专演淮扬戏,深受广大居民的欢迎。
1953年建造电力路时,戏院和共舞台巷被拆除了一大半,巷子北面空地上经常有杂耍表演。上世纪六十年代时,上海杂技团曾经来此表演精彩的“飞车走壁”,观演者络绎不绝。表演撤场后,周围空地上开始搭建草棚,逐步变为民居。上世纪八十年代,原共舞台巷29号的老戏院遗址上建起了镇江唱片厂大楼,1987年6月转为市煤气公司办公用房。
五
新安里,南自新马路,北转西至王家巷。1957年新安里并入王家巷,1981年恢复原名。
福安里,南自太平庵,北转西至宝塔路。民国初年,有一位叫张鲁山的在此建房,以长孙张福安名取里名。民国时镇江恩沛医院院长高恩沛就住在福安里39号。
清末民国初,福安里南头封闭式营区内一直驻扎着部队。镇江沦陷后,日军占领了福安里,营区附近的富人均逃脱一空。抗战胜利后,国民党部队继续驻扎在福安里和新安里,营区之间互通。镇江解放前夜,国军部队和家属悄悄撤走,房子或变卖或送给了朋友。新中国成立后,王家巷36号原国军“旅部大院”被解放军占领,成立镇江市兵役局,后改成人武部。上世纪末镇江市人武部搬迁,市消费者协会一度迁入办公。
太平庵,南自新马路,北至宝塔路横街。巷内原有太平庵,以庵得名。《光绪丹徒县志》载:太平庵,“在城西阳彭山西,清康熙时初建,咸丰间毁于寇(指太平天国),同治初,僧来结茅,今渐次修复矣。”清末同治、光绪年间重建的太平庵原来是一座和尚庙。1912年5月25日,辛亥黄花岗起义总指挥、革命烈士赵伯先灵柩从琴园出殡,归葬南郊竹林寺。途经太平庵时,护送灵柩人员曾在太平庵内作短暂休息。1958年,太平庵僧众还俗,此庵变成了镇江火柴厂的外加工收发地,一年到头挤满了火柴盒加工户。1963年,这里又成了木器厂的一个车间。八十年代后,全部翻建成住宅小区。
六
王三园巷,南自新马路,北至宝塔路横街。相传光绪年间,有王氏三兄弟在此种菜,原称王三菜园,形成巷道后,取名王三园巷。此巷与互济巷相连,多为砖瓦平房。
花华巷,南自互济巷,北至宝塔路横街。相传巷内住有回民花、华二姓,以姓氏得名,现巷内都为老旧平房。
互济巷,东自王三园巷,西至宝塔路,中段有一支巷通往宝盖路。原名济良所巷,以济良所得名,新中国成立后改称互济巷。
据《续丹徒县志》及有关文献记载:济良所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由地方绅商朱绍周捐资 6000银洋,镇江知府饬令商会总理吴兆恩、慈善家徐继辉负责在余善堂附近空地上建楼。这栋坐北朝南的二层楼四合院是镇江市第一所慈善机构,仿效上海济良所订立有济良所章程。
1.教助有志从良的妓女,将其拔出苦海。
2.受虐妓女亲自投所,如被看管严密,可托人代为汇报。
3.入所妓女需问明来历,由官府和警局备案。
4.济良所与外界隔绝,所中妓女不得外出,与旧相识永断关系。
5.聘请女董、女教习、女仆等,负责教管妓女和相处杂务,全仗真诚感化,禁赌博、吸烟和弹唱淫词,教以书算女红,并代为挑选配偶。
6.济良所的文牍和账目由余善堂司事兼管。
新中国成立后,镇江市房产科长期在原济良所大院内办公,六十年代初更名房地产管理处。1975年房管处升格为房管局,迁往永安路新址办公。
点击分享:
看这些镇江记忆,却已淹没光阴里!
挖掘镇江的文化,让它成为镇江的名片,
如感兴趣,关注一下“镇江风情”这个号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