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开讲#
莫卧儿帝国末期,印度的经济状况,会受到哪些因素影响?首先,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需要知道,在英殖民统治者还未染指印度的历史时期,莫卧儿王朝的统治虽然已经没落,但从印度的农业发展来看,还是处于正常状态,虽然没有实现机械工业化,使用的还是原始劳动工具,但农民已不仅仅生产粮食作物,还有其他经济作物,对农田的投入也大大增加,包括化肥及水利灌溉,与欧洲国家相比不遑多让。
印度的贸易市场
棉花、蓝靛、生丝、椰子和香料等闻名于世,世界各地的商人都来印度进行贸易,尤其印度的手工业,发展水平更高,纺织业发达,生产出来的产品畅销当时东方各国和欧洲大部分国家,赚取了大量的黄金、白银,国内经济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国内商品交换也有发展,在某些城市局部产生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在农村地区,土地由组织在古老的农村公社中的农民耕种,莫卧儿帝王及其臣属向村社农民征收苛重的地税,但同时也负有兴办和维护公共灌溉系统的传统职责。在莫卧儿帝国各自分裂的情况下,每个地区都有其世代相传的土地制度。但基本上农民对土地没有所有权,他们结合在世代相传下来的村社里,耕种封建王公的土地。
村社在农村发挥着重要作用,土地共同占有、农业和手工业的牢固结合和村社成员之间世袭的固定分工。村社向土地的最高所有者国家交纳地税,对其所耕种的土地具有永久的占有权。
村社占有的土地一般按人口的平均原则分配给社员耕种。
村社农民在自己的份地上进行耕种。同时家家户户都纺纱织布,供自家消费。在村社内,一方面农家中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同时,也存在着与市场无联系的农业与手工业的传统分工。每个村社就是一个整体,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在英国东印度公司掌握了印度的行政和司法等权力后,便开始了对印度的治理,英国的占领破坏了印度经济的发展。东印度公司对印度是逐步蚕食与侵吞同时并举的。
在建立了稳固统治后,东印度公司开始思考如何在所征服的偌大土地上征税的问题。在不同的地区,税收状况虽然很好,但财富大多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在英殖民统治者进入印度后,印度劳动者,特别是农民、手工业者和商贩,不但是王公们的掠夺对象,同时也遭到东印度公司的巧取豪夺。
这些上层社会的统治者,打着东印度公司的名义用赚差价的手段剥削印度人民。农民的产品以低于一半市场价格的方式被强行收购,然后以翻了几番的价格售出。这种低买高卖的方式让人民叫苦不迭,无力反抗。
东印度公司施加了不可想象的压迫和虐待,用尽各种手段欺压穷苦织工,
如罚款、监禁、鞭笞、强制签约等,足以看出东印度公司对印度殖民地人民的轻视与傲慢。
英国干预印度的兴起与印度第一任总督黑斯廷斯的统治有关。他通过实施一套系统和一系列法制化的行政制度,巩固了英国对印度的控制,并建立了一个权力更加集中的英国殖民政府。
土地收入增加计划
1765-1777年间,黑斯廷斯制定了一项新的土地收入增加计划,实行五年、三年甚至一年的短期承包土地的制度,命名为包税制。土地的最高权力现在在英殖民者手中,原有的土地所有者如果想要继续占有,就要付出高昂的费用,对于不考虑原来占有关系的土地则就地实行公开招标,谁出的钱多就包给谁,出价最高的人有权收取不超过五年的短期租约的土地收入。
但是由于英国人对土地的评估不切实际,远超出了当地的实际承受能力,柴明达尔还有外来投机商人不考虑土地实际价值,这种通过拍卖方式导致的恶性竞争,使耕种土地的佃农无法满足地主的租金要求,
进而使税收的征集困难重重,土地占有者经常更换。
投机商人都是以获利的前景这种状态进行拍价的,新颖的环境,诱使许多竞标者持有投机的思想,因此他们的竞价远远高于这个地区可以承受的。
由于缺乏对当地农业土地方面知识的了解以及详实的土地资料和账目来指导,他们并不熟悉当地土地税收在莫卧儿帝国时期的具体运转状况,
只能依靠之前年份的数据和经验,导致农民无法承受得起。
但是英国对税收的追求远高于广大农民的利益,这导致在进行新一轮评估的时候,英国统治者掠夺的本性使得他们千方百计地将估税标准提高,以便于从被剥削压榨殆尽的土地上获取更多的利益。
18世纪70年代在孟加拉发生了大灾荒,其中因饥饿导致的死亡占绝大多数,使孟加拉人口直接失去1/3,人口不足使土地大片荒废,即使如此悲惨,英殖民统治者仍继续征税,甚至还有所增加。1771年的净税收甚至超过1768年。
英国在孟加拉的“地税制度不但是从活的农民,而且也是从死的农民身上榨取最后一文钱。”
因此,英国的总督也承认,“英国的旗帜一出现,周围几十里的路就一个居民也剩不下。”著名重农主义者菲利普·弗朗西斯认为,这种短期租赁的税收农业破坏了土地所有者的绝对产权,因此导致发展动力不足。由于包税人拥有收入权的年份有限,弗朗西斯认为他们没有适当的长期投资动机,最终导致这种新的承租体制遭到失败。
于是,1777-1786年间,殖民当局酝酿着土地制度的改革,他们允许原来的柴明达尔(土地所有者)有优先包税权。因此这十年可视为土地制度的过渡时期。英国殖民者通过早期对印度赤裸裸的暴力掠夺,为英国资本原始积累奠定了坚实基础,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开创了英国的工业革命。
在印度的工商业市场,都由东印度公司一手控制,由其进行贸易。且差别对待公司职员与印度人民,一方享有自由贸易的特权,而另一方却被课征重税,
即使印度王公依然得不到公平对待的机会,短短数年时间公司从印度人民身上榨取了丰厚的利润。
并且在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后,印度市场出现大量英国工业品,这主要是因为英国殖民者采取的“自由贸易”政策,支持自由贸易的英国国内的商人和制造商们极力要求取消东印度公司的垄断贸易地位,他们认为公司的规则对印度是毁灭性的。
他们声称,在该公司的管理下,印度古老的机构遭到破坏,土地使用权和土地财产制度遭到颠覆,国家生产力受到严重破坏,公司获取的利益耗尽了这个国家的财富,从而削弱了印度购买英国商品的能力。
政策推动下的印度
根据工业资产阶级的说法,只要东印度公司的垄断特权得以维持,其港口不向英国私人商人开放,印度就不可能发展成为英国商品的市场。英国的主张是向印度购买原料,而印度反过来购买英国工业品,在分析印度殖民地承担的角色所面临的困难时,英国的担忧是“印度人口足以在最大程度上吸收英国工业品,对印贸易的关键在于他们能否用其土地上的物产来偿付我们准备输出的工业品。”
正是在包括土地税收在内各种政策的推动下,印度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在农业方面,印度地大物博,土地对农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广袤的平原为作物的生长提供适宜的条件,温热的气候使作物产量甚至达到一年三熟,能够为市场源源不断地供给农产品,加上丰富的水力资源,印度的农业理应快速发展,但事实却是拥有如此优越条件的印度却在19世纪下半叶频频地爆发饥荒。
一方面由于人口迅速增长,另一方面由于殖民政府一味发展商品经济而忽视粮食问题,仅把印度作为提供农业原料的附属国。印度原本是世界上有名的农业大国,19世纪后期的税制改革,
使英国人对印度农业产业做出调整,导致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急剧扩大,棉花热时期,大片大片土地用来植棉。
随着市场回归正常,大片种植的棉花需求减少,棉价直线下跌,棉农损失惨重。许多农民因此背上了巨额债务,被迫转让土地,农民种植与市场的因素结合愈加密切,土地资源是有限的,经济作物的增多必然会引起粮食作物的减少,这就为粮食危机埋下了隐患,维持基本生存的粮食严重依赖市场供应,造成全国粮食总产量的降低,粮食出口量却在增加,结果是全国粮食储存量和流通量相对减少,粮价上涨。
对许多农民来说,购买口粮成了负担。当遇到不可抗因素导致作物减产,底层农民便直接陷入灾难。
回顾印度国内,作为英国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农民所受的剥削进一步加剧,大批农民的破产和饥馑,可以看出英殖民者对印度农民的残酷,苛重的地税、地租和高利贷利息,农民稍有不慎就会一无所有。
对农民的农业生产马克思曾经指出,“出售这种产品,不考虑生产费用的多少,而是按照商人规定的价钱,因为在支付期限到来时,农民无论如何要得到货币。”这种种政策都使印度农民走向赤贫状态。
到19世纪下半期,英国已经在印度建立了一个庞大的英印帝国,它是“在亚洲式的专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欧洲式的专制。”印度社会原有的整个结构已经被破坏,印度人民遭受到历史上罕见的重大灾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