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高端消费不再是市场追求的主流,高性价比、平替好物逐渐“跃居而上”,这将是一种怎样的景象。
这件事确确实实成为一种新型主流了,年轻一代开始推崇“反向消费”的观念,“买贵东西”不再等于“买了好东西”。
所以,“反向消费”到底为何物?又是怎样反映在当下市场上的呢?
一、“反向消费”是什么?
先看品质再看性价比、所购之物是否为必需品,买前要比价,买后看体验,“好东西”不再与“高价格”划等号,诸如此类的概念合集,就是当下流行的“反向消费”。
“反向消费”是冲动、奢侈等消费概念的反义词,主要看重产品或服务能不能满足个人长期所需。
基于这一趋势,“共享商品”“二手商品”等连锁概念也油然而生。
如果某一货品的状态达到心理预期,那是不是一手新品,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能用、够用就可以了。
二、年轻人追崇的“反向消费”
要说哪一群体最为推崇“反向消费”,那必然是当代青年人,尤其是刚步入社会,个人可支配财富有待积累的95后、00后。
这一类消费者之所以能盛行此类观念,必定有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最直接突出的因素,就是现实压力。
原本常见于年轻人当中的“月光族”,开始明白“要过生活、就要有积蓄”这种质朴但实用的道理。
同时也开始意识到,“花大价钱”购入的商品并不一定“好使”,也不一定是日常必需品。
三、“反向消费”特点
“反向消费”这一概念事实上也代表,我国整体消费观念的更新迭代。
“反向消费”的年轻人会倾向于,“反复使用”所提供的满足感,就是比起购买更偏向于,选择租赁、分享,以及置换。
该现象的出现一定水平上体现出,时下年轻人的消费逻辑与观念,也刚好迎合了越来越热门的“二手经济”市场。
很多人愿意主动的通过“闲鱼”等APP,将用不到、但成色还可以的物品转手出去,再从这类平台上选购当前需要、但不一定全新的物品。
一来一回,不但满足了所需,还有可能靠着卖出买入,拥有一些差价收入。
“反向消费”的年轻人会注重于“比价”、“比货”等操作,不再拘泥于某个品牌、某家店,真正明白“好用才是硬道理”。
这种情况虽然也常见于线上购物,但“比价”操作更适用于外出旅游。
尤其是机票订购、酒店订购这些方面,年轻人已经不再纠结于某个APP。
而是多方打听、多向对比,选取优惠力度最大的平台,来选取“机酒”订单。
尤其是现在旅游类APP“杀熟”行为越来越常见,同等的“机酒”体验,老用户却要比新用户,多花费少则几十、多则上百的价格。
这对于“反向消费”群体来说,确实是“低性价比”行为。
“反向消费”的年轻人,开始看重“实用”“够用”,不会再追求大量购入的囤积行为,确保现在买入的商品是当前需要的东西。
原本因为“618”、“双11”等购物狂欢节,带起来的“低价囤货”风潮,已经逐渐消退。
商家们虽然依旧会在这个时候,给出“组合商品”的折扣力度。
但对于“反向消费”人群来说,这种商品折扣不再具备诱惑力。
随着平台的推送算法、组合折扣越来越复杂,消费者也开始有了自己的判断力和选择方法。
但无论采取何种方式,主要的原则就是“只买必要的”、“只买想要的”,绝不多买、也不跟风。
“反向消费”的年轻人开始关注优质国产商品,“国货”风潮随着这一代人群,逐渐成为选购主流。
外国牌子对于时下年轻人来说,已经不再是追逐“潮流”。
原本的“国货”,对于国内大众来说,是包装不出彩、商品气质普通的存在。
即便是产品本身质量好,有时甚至高于“进口货”,但基于多方面原因,依然不会被选择。
但随着产品技术提升,营销手法升级,消费群体观念改变,“国货”俨然成为“反向消费”人群的热衷首选品。
优惠的价格,优良的品质,逐渐成为“国货”的代名词,这也正好与“反向消费”的观念完美契合。
四、“反向消费”背后
曾经,与“货比三家”的中年人、“吝于消费”的老年人有别,年轻一代“肆意而为”、尽情购物。
尤其在网购便捷的大环境里,年轻人愈发沉溺于“买买买,我买故我在”,所引发的狂热快感之中。
他们追捧“野性消费”与“面子消费”,大手大脚的超前消费观念,令人瞠目结舌。这种消费观不仅缺乏理性,而且存在诸多弊端。
彼时,头部主播高呼:“OMG,买它!”,其声激昂,瞬间点燃了直播间的购物热潮,令人难以抗拒这充满魔力的号召。
马上让直播屏前的网友争相购入,同时也让当时的年轻人争相“成为”“月光族”。
然而,近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却放下以往过度的消费欲望,开始“反向消费”,主张起“该省省,该花花”。
这种更加理智、可持续、看重性价比的消费观,正在不断影响着当前市场整体趋势。
这是野性消费、超前消费的对立面,是一种积极、绿色且深思熟虑的消费选择。
与源于经济压力被迫减少开支、牺牲质量的“被动降级”不同,“反向消费”并非只以“省钱”为主要目标。
而是在理性、绿色、健康、可持续的价值观驱动下,学着精准使用金钱,获取许多的快乐,可谓是“把钱花在刀刃上”的深度体现。
深究背后,可以知道,当代青年“反向消费”起因多元,既受经济大环境影响,又因个体内在态度和动机转变所致。
这种现象反映了时代特点和青年消费观念的几方面变化。
首先,消费意识已从“奢”趋“简”。
这一群体摒弃过度奢华,转而倾向简约、适度的消费模式。此转变映射出社会观念的崭新变革,彰显了时代发展带来的思想革新。
以前,年轻人选购心仪产品时,会斟酌品牌声誉、时尚潮流趋向、消费诉求以及身份认同等要素。
然而,多数年轻一代的收入颇低,乃至部分人尚未拥有独立的经济保障。他们在经济上尚显薄弱,面临着一定的困境。
疫情过后,年轻一代开始意识到,生活中很多时刻都需要个人积蓄。
面对商家花样百出的营销手法,他们逐渐理智,看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渐而,他们主动避开网络媒体鼓吹的“消费陷阱”,不受外界干扰,只愿吐露自身心声,随心行事,购置真正所需。。
其次,人们的价值观发生改变。
“克制消费欲望”不再是“苦行”,而是摇身一变成为了时尚和潮流,获得越来越多青年人的认可。
他们的消费聚焦于产品本身,摒弃盲目囤货,从而减少浪费,达成了消费观、价值观进阶的成效。
此外,于快节奏的生活之中,年轻人群体对缓解压力充满渴望。
这种渴望在当下愈发强烈,成为备受关注的一种现象。
生活节奏的加速变化会推动科技进步,科技进步促进社会变迁,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步调。
不断地循环反复,使得现代社会在各个方面不断加速运行,这也导致他们更加注重快速、简约的消费体验。
在数字化时代,年轻一代消费者作为网络原住民,通过网络媒体搜索浏览获取产品或服务信息,再“货比三家”,从而选出更心仪的产品或服务。
年轻一代也意识到,他们无需用精致来粉饰自尊和面子,他们本身就充满积极的自我认知,善于在消费中“自我减压”。
毕竟,年轻一代往往更倾向于珍视并尽情享受,当下的每一丝“小确幸”。
用更坚实而稳定的核心自我概念与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定制属于自己的精致生活。
总结来看,其实“反向消费”行为是对过度消费、野性消费、超前消费行为的一种反思和抵制,是一种积极的应对方式。
这种消费观念促使消费者,将更多目光投向产品的质量、使用寿命及环保可持续性,进而减少乃至杜绝浪费行为,以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反向消费”虽起于年轻一代,然而作为备受赞誉的积极理念,其影响正不断蔓延至其他世代,进而作用于整个市场。
当下的年轻一代总是备受关注的,观察他们的消费行为,输出符合他们消费观与价值观的品牌文化或商品,也将成为商家的重要发展方向。
由此看来,“反向消费”群体其实也在以自己的形式,去积极地“反作用于”商业环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