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冰1 王昌合2 杜鑫丹3 林慧丹4 周清河1 姚明1
1 嘉兴市第一医院(嘉兴学院附属医院)疼痛科,浙江省嘉兴市 314000;2 淮北矿工总医院 疼痛科,安徽省淮北市 235000;3 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疼痛科,杭州市 310006;4 宁波市第 一医院疼痛科,宁波市 315010
通信作者: 姚明, Email: jxyaoming@163.com
【摘要】参照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系统,本文制定了面瘫和面肌痉挛的中国分级标准,从而实现了中国人应该有自己的分级标准的愿望,为射频治疗过程中快速准确地把握射频终止时机,也为避免出现射频过度引起严重面瘫并发症提供了有力的判断手段。
【关键词】面肌痉挛; 射频; 面瘫; 面瘫分级标准; 面肌痉挛分级标准
基金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社会公益类项目(LGF20H090021);2020年杭州市农业与社会发展一般项目(20201203B173);浙江省省市共建重点学科‑疼痛医学(2019‑ss‑ttyx);2022年浙江省卫生健康 科技计划项目(2022ZH012)
DOI: 10.3760/cma.j.cn101658‑20220323‑00045
本研究团队主持组织编写的“面神经阻滞技术在面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中应用的中国疼痛专家共识(2022 版)”文稿投送到《中华疼痛学杂志》的审稿过程中,由于该文内面瘫分级标准引用的是House与 Brackmann标准[1],此标准翻译成中文后有些凌乱和拗口,审稿专家提出修改为中国标准的意见,并指出中国应该有自己的面瘫分级标准。一个不是很大的建议,却折射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多少年来,人们使用的各种疾病的分级标准和各种疼痛程度评估量表都是外国人的,不仅不太适合我国人群,也反映了我国医学的落后状态。
尽管我国传统医学历史悠久且博大精深,但近两百年来西方工业革命和科技的突破与领先,使我国医学领域展开了向西方医学的全面学习。所以,引用西方医学标准也是时代的产物。近年来我国正处于民族大复兴阶段,我国经济体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并在很多技术领域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单从疼痛医学的发展看,我国是世界上首个设立疼痛学学科的国家,疼痛学经历了近二十年的发展,也为世界提供了很多技术和经验。CT引导下射频治疗面肌痉挛技术已登上了神经外科领域的TOP期刊《Journal of Neurosurgery》[2],并迅速在国内外推广开来,说明该诊疗技术已处于领先水平。结合我们的临床研究制定一个符合中国文化理念、适合中国人群的面肌痉挛与面瘫标准是完全有必要的,并且目前我们也是有资格和有能力的。
嘉兴学院附属医院疼痛科为浙江省省市共建学科,也是第一批嘉兴市重点科技创新团队(疼痛医学),还获批为嘉兴市神经与疼痛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为颅神经疾患的微创介入治疗,在“三叉神经痛的颅外非半月节射频治疗技术”研发上投入了较大精力,也获得了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团队由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社会公益类项目(LGF20H090021)资助下研发出“CT引导下茎乳孔面神经射频治疗面肌痉挛技术”并取得成功,大大提高了面肌痉挛治疗的安全性[3]。该技术治疗原理是对面神经干的传导功能进行部分射频阻滞,达到既抑制触发面肌痉挛的异位冲动,又保留面肌随意运动的功能,随意运动的电信号强度大于触发面肌痉挛的异位电信号强度,在抑制了面肌痉挛的同时面肌的随意运动仍能完成,但随意运动能力会下降。即在进行面神经射频治疗面肌痉挛时,不可避免地会引起一定程度的面瘫。因而,该技术的关键在于射频治疗过程中快速准确地判断医源性面瘫程度,科学制定射频终止标准以防严重面瘫发生。
为此,本研究团队查阅了国内外所有关于面瘫的分级 标准。其中首先在1983年引入的House‑ Brackmann(HB)面部运动功能6级标准[1]于 1985 年 被 韩 国 面 神 经 疾 病 委 员 会(The Facial Nerve Disorders Committee,FNDC)选为委员会标准,至今仍然是应用最广泛的面神经分级系统。但该标准只提供了一个主观的粗糙印象:其在区域评定结果中不能很好地反映各种程度的麻痹,没有兼顾面神经各个分支的面瘫程度,且对麻痹状态的变化不敏感,难于比较不同的恢复情况 。1977年日 本Yanagihara[4]提出新的面瘫分级以补充HB分级客观性的不足:该评分系统通过评估10块面部肌肉活动,每一块的分数为 0~4分,结果是最高分 40分,0~ 6,8~14,16~22,24~30,32~38 和 40 分别对应HB分级的Ⅰ~Ⅵ级,但评估更为烦琐。1994年Ross 等[5]提出“Sunnybrook”面瘫分级量表系统:通过评估量表给面瘫患者在休息和自愿运动期间测量打分,随后需通过一系列的计算来评估在面部100个位点上的联合运动规模,显然也不适合术中快速评估面 瘫程度来设定射频治疗终止标准的需求。2009年,韩国面神经疾病委员会(Korean Facial Nerve Diseases Committee, FNDC)又将HB六级分级标准升 级为面神经分级系统2.0(FNGS 2.0)[6] ,尽管补偿了HB分级的局限性,但分级更为烦琐费时,仍不符合我们在手术中快速判断面瘫程度作为面肌痉挛射频治疗的结束标准。2020年,Bansal 等[7]提出一种简单客观的面瘫测评标准,但需用游标卡尺测量患者面部特定位点在静止和运动时的位移差并与对侧的位移差作比较,显然更加不适用于手术中快速评判面瘫程度。
因此,本研究团队根据面瘫留下残疾的重要性 排 序 ,参 照 疼 痛 程 度 视 觉 模 拟 评 分 系 统(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的方法,以用力闭眼程度、面部静止时的对称程度和鼓腮漏气程度制定出特别适合面神经射频治疗面肌痉挛时手术中快速评判面瘫程 度的中国面瘫分级标准(10分3级):即用力闭眼时:露睫毛、露角膜、露巩膜分别记 1、2、3 分;面部静止时:对称、轻度不对称、显著不对称分别记 1、2、3分;嘴巴用力鼓气时:轻微漏气、明显漏气、严重漏气、露 牙齿分别记 1、2、3、4 分;总分10分,1~3分、4~6分、7~10分别对应轻、中、重度面瘫。射频治疗面肌痉挛的技术关键在于防止术后严重面瘫,因而射频治疗终止标准定在中国本面瘫标准的3 分(轻度),即术中只要观察到患侧用力闭眼时露睫毛,嘴巴用力鼓气时轻微漏气即可终止射频治疗,极为方便快捷。本研究团队已按此标准实施了200余例茎乳孔面神经射频治疗面肌痉挛,术后无一例重度面瘫发生。说明此标准既方便快捷,又极为实用,可有效防范射频治疗面肌痉挛过度引起严重医源性面瘫发生。
同样,本研究团队也将面肌痉挛的三个关键指标(发生的部位、程度和发作频率)作为评分项,制定了中国面肌痉挛分级标准:痉挛部位,累及眼睑、下面部、颈部分别记 1、2、3 分;痉挛幅度,轻颤、明显抽动、强直痉挛分别记 1、2、3 分;痉挛频率,触诱发痉挛、自发痉挛少于10% 时间(患者清醒时观察 1 h,记录发作时间占观察时间的百分比)、少于 30% 时间、大于30%时间分别记1、2、3、4 分;总分10分,1~3分、4~6分、7~10分别对应轻、中、重度面肌痉挛。
这样,从疼痛科医生角度来看,因我们是参照疼痛科从业人员最熟悉的 VAS评分系统(10分3度)制定的中国面瘫与面肌痉挛标准,远较国外的其它面肌痉挛与面瘫分级系统[8‑9]更易掌握与临床应用。随着痉 挛性疾病进一步纳入疼痛医学诊疗范围[10‑11],这一中国标准将得到更加充分的临床应用与检验。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无利益冲突
作者简介
黄冰,男,1970年11月出生,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嘉兴学院附属医院疼痛科主任;专业特长: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微创介入治疗;研究方向:慢性疼痛的诊疗。
参考文献
[1] House JW, Brackmann DE. Facial nerve grading system[J].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1985, 93(2): 146‑147. DOI: 10.1177/ 019459988509300202.
[2] Huang B, Yao M, Chen Q, et al. Awake CT‑guided percutanous stylomastoid foramen puncture and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of facial nerve for treating hemifacial spasm[J]. J Neurosurg, 2021, 135(5): 1459‑1465. DOI: 10.3171/2020.10.JNS203209.
[3] 黄冰, 林慧丹, 杜鑫丹, 等 . CT 引导下茎乳孔穿刺射频治疗原发性 面 肌 痉 挛 疗 效 分 析[J]. 中 华 神 经 医 学 杂 志 , 2019, 18(9): 933‑938. DOI: 10.3760.cma.j.issn.1671‑8925.2019.09.010.
[4] Yanagihara N. Grading of facial palsy[M]. In: Fisch U, editor. Facial nerve surgery. Birmingham, AL: Aesculapius Publishing Co., 1977: 533‑535.
[5] Ross BG, Fradet G, Nedzelski JM. Development of a sensitive clinical facial grading system[J].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1996, 114(3): 380‑386.
[6] Vrabec JT, Backous DD, Djalilian HR, et al. Facial nerve grading system 2.0[J].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09, 140(4): 445‑50. DOI: 10.1016/j.otohns.2008.12.031.
[7] Bansal M, Shah A, Gosai B, et al. A simple, objective, and mathematical grading scale for the assessment of facial nerve palsy [J]. Otol Neurotol, 2020, 41(1): 105‑114. DOI: 10.1097/MAO. 0000000000002450.
[8] Tambasco N, Simoni S, Sacchini E, et al. Validation of the hemifacial spasm grading scale: a clinical tool for hemifacial spasm [J]. Neurol Sci, 2019, 40(9): 1887‑1892. DOI: 10.1007/ s10072‑019‑03921‑4.
[9] Lee HY, Park MS, Byun JY, et al. Agreement between the facial nerve grading system 2.0 and the House‑Brackmann grading system in patients with Bell palsy[J]. Clin Exp Otorhinolaryngo, 2013, 6(3): 135‑139. DOI: 10.3342/ceo.2013.6.3.135.
[10] 黄冰, 林建, 夏令杰, 等 . 痉挛性疾病应纳入疼痛科诊疗范围 [J]. 中华疼痛学杂志, 2022, 18(2): 150-151. DOI: 10.3760/cma.j. cn101658‑20220324‑00044.
[11] 黄冰, 杜鑫丹, 黄浩, 等 . CT 引导下茎乳孔穿刺射频治疗原发性 面肌痉挛的操作技巧与疗效[J]. 中华疼痛学杂志, 2020, 16(5): 386‑393. DOI: 10.3760/cma.j.cn.101658‑20200108‑00005.
往期优秀原创作品精选:
11.
(作者:吕瑞兆 耿浩洋 王建华 )
12.
(作者:新青年麻醉论坛文献编译组)
3.
(作者:邱小梅、苏柏勤、李启芳)
4.
(作者: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周玲)
5.
(作者:范坤 崔德荣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临港院区麻醉科)
1.欢迎同行原创投稿,稿酬200元/篇
2.投稿>3篇以上,优先加入新青年高级技术群
3.投稿10篇以上成为新青年特约撰稿专家,获得新青年终身VIP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