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林巧稚受到周总理和邓颖超夫妻的邀请,前往家中做客,双方都是老熟人了,相聚在一堂,就开始聊起来家常。
林巧稚细心地问道:“邓大姐,最近身体怎么样?”
邓颖超回应道:“还行,在你们这些医生和护士的照料下,我的身体好了很多,倒是你们这些医护人员,既要从事脑力劳动,还要从事体力劳动。一天工作下来,估计全身都要累的出汗。”
周总理也在一旁说道:“是啊,虽然咱们见面的次数不少,可是也没有详细了解过你的事情,我们对你的关心还是不够啊。”
林巧稚说道:“总理工作忙,处理的都是国家大事,我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医生,没有什么事情需要麻烦总理的,而且党和国家对我们很好,只是我现在年纪大了,能为国家多干一点事情,我就很满足了。”
邓颖超说道:“你为国家的医疗事业付出了一生,为国家作出了巨大贡献,现在年龄大了,是不是也该考虑考虑自己的事情了,要不我为你介绍个对象?”
听到这里,林巧稚反应过来,这是邓大姐在为自己的事情操心了。于是林巧稚笑着说:“哈哈,谁让你们不早点来解放我的,早几年或许就不一样了。”听到这话,周总理和邓颖超夫妻二人哈哈大笑。
林巧稚究竟是什么身份,周总理夫妇为何说她为国家医疗事业付出一生?邓颖超说给她介绍对象时,她又为何如此回答呢?
少年立志,从医救人
1901年,林巧稚出生在福建省一个教员家庭,在她五岁那年,母亲因病去世,从那个时候起林巧稚就立志于当一名医生治病救人。长大之后,林巧稚凭借自己的勤学苦读,考上了厦门女子师范学院,并在毕业后留校任教。
随着年龄一年年的增大,林巧稚却一直没有结婚的念头。林巧稚的父亲和继母急了,将她叫回家,质问道:“你一个女孩子不想着结婚,天天都在想些什么?”
林巧稚说:“我要上学,我要到北京协和医科大学上学”
林父询问道:“上学,那你打算上多久?”
林巧稚说:“八年”
继母听到,立刻说道:“八年,巧稚,你今年已经十八了,再等八年你就成为老姑娘了,到时候你可怎么嫁人呀?”
林巧稚执着地说道:“不嫁就不嫁,大不了我一辈子不结婚。”
林父和继母听到这句话勃然大怒,但是任凭他们如何劝说,林巧稚依旧是坚定不移地选择要到北京上学,如果家人不同意,就已绝食抗争到底。向来疼爱女儿的林父又如何能忍心女儿绝食,于是只能答应她去北京上学的想法。
1921年7月,林巧稚在好友的陪同下,到上海参加北京协和医科大学的入学考试,前两场考试林巧稚都很顺利地通过了,唯独到了考英语的时候,林巧稚的友人因天气酷热难耐,晕倒在考场当中。林巧稚不顾中段考试的风险,将自己的朋友背到树下乘凉解暑。
等她回来的时候,考试已经结束。林巧稚万念俱灰,自以为这次肯定考不上了,却没想到在录取名单中,出现了她的名字。
原来在林巧稚救人的时候,考官注意到了她的举动,并被她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感动,再检查她之前的答题和口语成绩后,将林巧稚破格录取了。
考上学校以后,林巧稚自以为最难得一关已经度过,却没想到入学的第一天,就遇到了最难得一点。当时的协和医科学院规定,在八年的大学生活中,不能有任何一门课程是不及格的,而及格分数最低是75分,正所谓“一科失守,八年皆输”。
再加上医科类大学,科目繁多,知识点复杂,许多学生刚一入学就打起了退堂鼓,甚至有一些学生打算退学之后,备考国立北京大学和清华学校。而林巧稚却没有放弃自己的心愿,她将自己的行为时间表挤得满满的,就像高考冲刺一样,度过了这八年大学生活。
在林巧稚那一年的大学毕业生中,一个班级能毕业的人数大约为十五人左右,而入学班级人数在二十五到三十人左右,也就是说这些国内顶尖的学子在八年大学生活中,只有一半的人能够坚持下来,而林巧稚就是那仅剩的一半中的一个。
毕业之后,林巧稚如愿以偿地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并被协和医院聘请为妇产科大夫,这是中国首个毕业后选择留院的女大夫。
早期的协和医院有着一条特殊规定,所有任职协和医院的女大夫在聘期间都不能结婚,一旦要结婚就必须从医院离职。在事业和个人面前,林巧稚毫不留情地把事业放在第一位,并且一年又一年的跟协和医院签订聘用合同。
任职妇科之后,林巧稚发现中国女性最大的病症就是妇科疾病,由于传统的妇女生育全靠产婆的接生,医疗卫生环境极差,无论是产前还是产后,对于妇女来说都是鬼门关,子宫出血和宫颈糜烂等妇科疾病成为了常见现象,产妇和新生儿大量死亡数据的高居不下更是让人痛心疾首。
1939年,林巧稚大夫获得了出国留学深造的机会,林巧稚先后到英美等国的医科学院进修,闲暇之余还要去当地的医院里面做兼职,实战操作自己所学到的知识。
每到深夜,林巧稚就会将今天所学到的东西加以整理,并逐渐形成一套属于她自己的知识体系,一年以后,林巧稚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到英国伯明翰妇产科医学会议上,得到了西方教授的一致好评。
第二年,林巧稚回到国内,并成为协和医院首位中国籍女妇产科主任。虽然林巧稚大夫没结过婚,但是她却非常喜欢小宝宝,她曾向学生说道:“我真的非常喜欢孩子,尤其是听到新生儿的啼哭声,只有那一刻你才能感悟到生命的美好,能安安全全的接生下一名小宝宝,对我来说是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光。”
也是怀着这份热爱,林巧稚每天都奋斗在工作的第一线,天天跟孕妇和新生儿接触,让她的生活充满了成就感。
可是好景不长,伴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作为美国人出资创办的协和医院也被日军侵占,林巧稚失业了。家人劝她回到福建,老老实实地过日子,但是林巧稚舍不得离开这个待了二十多年的城市,更放不下城内的妇科病人,她不希望自己为之努力二十年的医疗卫生事业,就这样毁于一旦。
于是在1942年开始,林巧稚在北京胡同内开启了小诊所,接待那些患有妇科疾病的病人,为了减轻病人的负担,她还主动为病人减免挂号费和医药费。这种生活,林大夫一干就是六年,直到协和医院多次邀请,她才关闭了小诊所,重新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当中。
临走之前,林大夫看看了小诊所的仓库,那里堆放着她六年来的劳动成果,数以万计的病例堆放起来,上面一半是中文,一半是英文,工工整整的记录着病人的病况分析,重点部分更是被林大夫专门圈了起来。
在林巧稚接待过的病人中有达官贵人,也有贫民老百姓,但在林巧稚面前,她们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自己的病人。她一视同仁地对待着自己的病人,当遇到几个穷苦家庭出身的产妇时,林大夫还会慷慨解囊,从自己为数不多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给产妇买营养品。
解放战争后期,解放军包围了北平城,整个城市成为了一座孤岛,无数达官贵人纷纷逃难,而傅作义却在这时,给林巧稚大夫送来了一张机票,凭这张机票可以飞往周围任何一座城市逃难,但是林巧稚大夫却拒绝了。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当年日本人来了,我都没走,如今解放军来了,我走什么?
北平和平解放以后,林巧稚大夫依然干着自己治病救人的事业,每天面对无数病人,她总是微笑以对。
拒绝政治,巧识颖超
1949年,解放军基本完成了解放全中国的大任务,唯独台湾地区依旧控制在国民党反动派手中。共产党决定在北京定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了举办这次隆重的开国大典,共产党广邀社会各界精英人士参与开国大典,林巧稚也有幸被邀请了,但是她却拒绝参加到这场盛典当中。
同事问道:“林大夫,你为什么不去参加开国大典呀,听说很多人都去了。”
林巧稚说道:“不去,我才不去呢,我们是医生,干的是治病救人的活儿,政治这事儿,和我们无关。”
同事接着问道:“可是听说共产党是为人民当家做主的,为我们办了不少好事。”
林巧稚一副看透了的样子表示:“当初国民政府也这么说,还是要往后看的,不过这次共产党是跟以前的政府不一样,进城之后秋毫不犯,物价都平稳了,但是我们毕竟是拿手术刀吃饭的,政治与我们无关。”
多年以后,林巧稚才后悔地表示:当初就不该嘴硬,不参加开国大典,谁能想到共产党是真正为老百姓着想的党派呀。
一天上午,林巧稚照常坐在医院的诊室内坐诊,一名剪着短发,身着朴素的女子走了进来,后面跟着一名陪同的年轻女性,林巧稚看着两人都不算有钱人,但却挂着专家号,连忙说:“以后就不要挂专家号了,我普通门诊也看的。”
短发女子回应道:“好的,好的”
林巧稚问道:“多大了?”
短发女子说:“46岁了”
按照惯例看病的同时需要了解病人的生育史,林巧稚又问道:“以前有过孩子嘛?”
短发女子回答说:“怀过两次,一次因为工作繁忙给打掉了,另外一次孩子刚生下来就夭折了。”
林巧稚接着问道:“后来呢?”
短发女子说道:“后来行军打仗,身体不好,就一直没孩子。”
林巧稚听完,给女子细细地检查了一遍身体,说道:“你这病很好治,而且我得告诉你,你的输卵管堵塞了,可以给你疏通一下,这样说不定你还能怀孕。”
短发女子摇了摇头,说道:“我都这么大岁数了,还是算了吧。”
眼见病人不愿意,林巧稚也没有再劝下去,给病人简单开了药后,就接诊下一位病患了。直到许久以后,林巧稚都后悔当初没有再劝劝这位病人,这位病人就是周恩来总理的妻子邓颖超夫人。
1955年,新中国评选中国科学院委员,林巧稚作为唯一的女院士被任命为医学科学院副院长,从那之后,林巧稚逐渐跟周总理夫妇开始有了更多的接触,林巧稚和邓颖超也成为了知己好友。
闲来无事的时候,邓颖超经常会邀请林巧稚去家中做客,两人也会谈论彼此的生活和经历,对于林巧稚一生不结婚,将青春奉献给医疗事业,邓颖超是十分佩服的。早些年,因为医院的规定,林巧稚只能在事业和个人面前二选一,等新中国成立以后,协和医院归属到国家所有,那些不人道的规定也得到了废除。
所以在面对邓颖超说要给林巧稚介绍对象的时候,林巧稚才笑着说道:“谁让你们不早点来解放我的。”
林巧稚医生虽然一生未婚,但是经她的手顺利生产的婴儿却有五万多名,甚至在她去世的前一天,她仍旧奋斗在手术台上,接生了六名婴儿。1983年,林巧稚的病情恶化,陷入昏迷之际,林巧稚仍旧呼唤着:“快,快,拿产钳,又是一个胖娃娃出来了。”
一旁陪护的护士缓缓流下泪水,配合着将一个枕头递入她的手中,安抚着林巧稚入睡。在遗嘱中,她依然惦记着医院的托儿所老旧,她捐出自己的积蓄,希望医院改善托儿所环境,给新生儿一个温暖的“家”。
尽管林巧稚先生已经溘然长逝,但是她仍旧活在我们的心中,肉体虽然消失了,但她的精神依旧流传下来,激励着无数为医疗事业奋斗的莘莘学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