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中国正在消失的20个老行当,随着时代变化,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淡出,每个都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更是带给几代人难以泯灭的美好记忆。
那么,20个老行当都是哪些呢?
有没有属于你的童年印记呢?
第一个 吹糖人
吹糖人,作为中国传统民间技艺,曾经一度风靡大街小巷。
糖人师傅们用他高超的手艺,将和(huò)好的糖稀通过吹捏的手法,做出一个个小动物来 ,惟妙惟肖。并且,这玩意儿不仅好看、好玩,而且玩完还能吃,深受小朋友们喜欢,见着后都会走不动道,纷纷缠着家长要买。
“拨浪鼓儿风车转,琉璃咯嘣吹糖人”,每当看起晶莹剔透的糖人,总是会唤起尘封已久的童年记忆,那一份淡忘已久的欢乐与惊喜。
第二个 画糖画
画糖画,同样也是深受大家追捧又一传统民间技艺。
糖画手艺人以铁勺为笔,糖稀为墨,为大家作画,下笔行云流水。不久,便为大家呈现出栩栩如生的飞禽走兽,花鸟鱼虫等形象,既可观又可食,深受大家欢迎。
第三个 捏面人
捏面人,也是一项充满童趣的手艺。
捏面艺人使用特制的各色面团,通过灵巧的双手几经捏、搓、揉、掀,再用小刀点、切、刻 划,分分钟钟为大家捏出了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并且,惟妙惟肖,让人不禁为其拍案叫绝。可以说,承接着许多人美好的童年。
第四个 爆米花
还记得吗,街头小巷那突然的一声爆响,并伴随着一股充满香气的白烟,那可是当时最受小盆友喜爱的“魔术表演”。
一颗形同葫芦般的“炮弹”在老师傅的操作下,在火炉上不断地旋转。待到时机成熟,只听“砰”地一声,里面装着的玉米粒便神奇般变成了白花花的爆米花。同时,热腾腾的一股香气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看到此景,就会想起儿时四面八方的人们拿着盆盆兜兜赶来排队的场景。童年时代,扔进嘴里“咯吧咯吧”清脆的声音,又回荡在耳畔。
第五个 油炸馓子
在街头小吃中包含着许多油炸食品,馓子就是其中一种。
师傅将搓好的面条,放入滚热的油锅中煎炸,炸成金黄、喷香、美味可口的馓子,令人垂涎欲滴,成为人们喜欢食用的美食。
第六个 补锅
在以往生产力不足,物质匮乏的年代,打造一口锅的成本相对较高,而修补的成本则要低得多。因此,补锅这一行当便应运而生。
一口烂了的锅,在师傅手中经过一番操作下,迎来新生,再使用上三年五载没有任何问题,对于老百姓而言,确实是省了一笔开支。
第七个 锉刀、磨剪子
“戗菜刀,磨剪子嘞”,这一吆喝声曾经响彻大江南北。
人们听闻后,便会将菜刀、剪子拿过来。而长板凳、两块磨刀石、还有一个水铁罐便是磨刀人一成不变的行头。
伴随着那一声吆喝,刀刃在磨刀石上反复摩擦。先在砂砖粗磨,后在油石细磨,最后再加上招牌动作——将刃口放在指甲上一试,便大功告成。
第八个 剃头匠
剃头匠是中国民间的古老职业,手艺精湛,历史悠久。
他们不像现在理发师拥有各种各样的剪刀和电推子,仅凭梳子,推子,剪刀,毛刷还有剃刀,用娴熟的动作为顾客理发。同时他们还会帮助顾客刮脸、修面、刮胡子、剪鼻毛和采耳,一套下来让来往之客面目一新、耳鼻清畅。
精湛的手艺向人们诉说着:其实并不是万事开“头”难。
第九个 绞面
绞面,也称开面、挽面等,是妇女一种古老的美容方式。在没有现代美容技术的时候,这项手艺几乎遍布全国。
作为一种民间手艺,绞面的工具只有一根简单的棉线。手艺人手持棉线,用牙齿咬住棉线的一端。形成一个线环,手指转动,变换着角度,将女生脸上的汗毛祛除。
绞净面毛可令颜面光洁,之后重生的汗毛会较细。久而久之,毛囊收缩,能收到长久美容之功效。
第十个 修钢笔
钢笔曾是知识分子的标配,风靡全国。他们视若珍宝,并且也经常用作赠予他人的礼物。
使用和修理,往往相伴而生。在商品尚不能达到如今的丰富之时,修钢笔者对于使用者来说就是“装备保障”,保障了使用者可以顺畅地使用钢笔。
第十一个 精修钟表
手表与钢笔一样,在一段时间里都是知识与身份的象征。
精修钟表的师傅心细如发,心静如水。放大镜、酒精灯、镊子,还有灵巧的双手都是他们的武器。他们让凝固的时间行走,而他们却仿佛停留在时光之外。
小作坊里凝固了他们的人生画卷 见证了时间的游走。
第十二个 锔碗
锔碗,是把瓷器、陶器、器皿等破裂的地方锔合在一起,这门手艺已有上千年历史。
过去的老百姓,打破了碗,都舍不得扔掉,便会找人锔碗。
手艺人会先将打破的碗片拼接起来,并用线扎缚固定。然后,用金刚钻在瓷碗外壁接缝两侧分别钻出几个小孔,紧接着用小槌将钉子细心打入小孔中。最后,在打钉的地方涂上一种特制的白色灰膏。再用布擦拭,抹去多余的灰膏,这一下便完成了工序。
第十三个 锡匠
锡匠,民间传统制作匠人之一,专门制作各种锡器,以手工制作为主,工艺简单。锡器因为轻便,可塑性强,易于回炉更新,成本较低,在日常器皿中占有重要地位。
而锡匠们通常走村串户,揽活做艺。届时村民们会将家中废弃的锡制品拿来冶炼,锡匠根据村民要求,将熔液倒入准备好的模具中。
待到凝固后,进行捶打塑形,直至打出壶形。随后,进行拼接、焊接,最终打造成为新锡器。
第十四个 铜匠
铜匠并非进行冶炼浇注的手艺人,而是以铜板或铜片为原材料,用锤子等工具进行反复敲打,最终打出诸如铜壶、铜锅等器皿来,并在旧日手工匠作行当中占有一席之地。
而铜匠们又分为游方铜匠和驻店铜匠两种,其中前者以修修补补为主,后者则除修补外,还可以铸造铜器。
第十五个 铁匠
铁匠是一门古老的职业,“半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千锤百炼人” ,正是他们真实写照。
他们在火炉旁挥洒汗水,抡起锤子,叮叮当当的声音瞬间充斥在整个铁匠铺里。经过一番精铁交战后,烧红的铁块在他们手中变成了各式各样的生产生活所必需的工具。
第十六个 纳鞋匠
在没有化纤的年代,一双黑色布鞋就是人们行走的工具。而纳鞋底一度是很多传统女性的看家本领。
比着剪好的纸样,鞋匠用他们的一双巧手,一手拿针锥,一手拿穿好线绳的针,在针推的引导下,将蜡线穿梭在鞋面与鞋底之间。经过千锤轻敲后,一双崭新的布鞋在等待着主人的千里之行。
第十七个 蒲编工艺
蒲草编制工艺,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手工工艺。从古至今,蒲编制品一直被人们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一把把散发着清香而又有弹性的蒲草。在匠人的手中来回穿梭,就在这样简单又有节奏的动作后,一个个细腻而精巧,朴实而实用的蒲编制品便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第十八个 砖雕工艺
砖雕,这门复杂、古老的手工艺。
在匠人的劳作中,感觉更像是一门艺术。钻子、刨子、锯子等在他们手中,如同画家的画笔般,在砖上赋予山水花木、虫鱼鸟兽等生命,为人们奉上古朴典雅的视觉盛宴。
第十九个 麦秸编织工艺
麦秸编织工艺,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技艺。
我们先祖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用麦秸编织草帽遮阳 ,编织草扇、草席纳凉 ,还编织手提包 提篮及装盛五谷的器皿作生活用品,成为我国早期文明发展象征。
同时,也有些匠人通过高超的技艺,编织出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动物、花鸟、亭台楼阁等工艺品,给人们带来眼前一亮的视觉盛宴。并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艺术创造力。
第二十个 篾匠
篾匠,也是一门古老的职业。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会用到很多蔑制用品,例如洗菜用的竹篮、竹筐 挑东西的篓筐,以及夏天纳凉的竹席等等。
而篾匠手艺还是一门细致活,特别要求基本功 ,而最重要的基本功就是劈篾,可以把一根完整的竹子弄成各种各样的篾,并且想要将手艺到达精熟程度得需要长年磨炼才行。
结尾
以上就是中国正在消失的20个老行当,个个都让人怀念。
时代在进步,人们的生活也变得丰富。然而那些精美绝伦的老手艺,却在新世纪前进大潮中渐渐远去,有些早已失传。
而有些只能在小城市,才能找到他们的踪迹。
那么你知道的还有哪些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