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5日,2024中国新媒体大会在湖南长沙开幕。在以“新使命 新机制 新变革”为主题的开幕式暨主论坛上,由中宣部副部长、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新华社副社长等人发言,提出了当前我国新闻业、网络媒介发展的重要目标。其中包括二十大中着重强调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记者“四力”,构建数字融合传播矩阵,以及发挥新质生产力作用、文化传播与国际传播等。
☆ 从2020年媒体融合规划进入深度媒体发展阶段以来,四级融合、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就一直是新闻媒体数字转型的重要目的。再加上人工智能技术发展逐渐深入,智能媒介时代已然到来,建设具有平台性、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型主流媒体也是当前创新的焦点方向。因此,本次大会中大部分的发言内容仍未跳出我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基本蓝图:
☆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以党性原则为核心,做好媒体融合工作【数字化、数智化转型】,建设具有“四全”“四力”特征的新型主流媒体,培养全媒体型、四力型人才,着力推动新闻舆论工作【正面宣传、舆论监督、舆论引导、对外传播、文化传播】发展,打造符合核心价值观念、主流意识形态的主流舆论场。
☆ 不过,这次大会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副台长、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北京邮电大学校长等人都着重强调了【新质生产力】概念,在今年可能成为媒体融合转型的重要考点之一,例如“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如何发挥媒体融合过程中新质生产力的作用”或是“如何将新质生产力转化为新质传播力和媒体引领力”。
New Media conference
新质生产力✶
今年的重要考点✶
@TuTouSuo ™️
新质生产力【名词解释】
【提出】新质生产力是2023年他在黑龙江考察时提出的新观点。
【内容】新质生产力来自于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依靠创新驱动是其中关键,其代表的是一种生产力的跃迁,是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
【特点】新质生产力包括以下三大特征:一是具有强大的战略引领力、二是具有不可估量的发展潜力、三是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
【意义】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不仅意味着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更体现了以产业升级构筑新竞争优势、赢得发展的主动权。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还需要不断调整生产关系。而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逻辑之一,就是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以激发社会生产力发展活力。所以,新质生产力带来的是发展命题,也是改革命题。其中,围绕创新驱动的体制机制变革至关重要。
如何使新质生产力转化为新质传播力和媒体引领力【论述/简答】
一、把握好党性原则与数字媒介融合要领
我国新闻事业始终遵循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要求,以党性原则为核心,做好政治宣传与社会舆论反馈、引导工作。在智能媒介技术创新发展下,新质生产力意味着传统媒体组织需更多沿着数字空间的发展规律,融入自动化、数据化的内容生产与传播形式,提升编辑室效率,改革与发展既有组织岗位与制作环节。
不过,想要让新质生产力真正服务于媒体单位,一味地更新创作方式或生产平台将使其忽略我国新闻工作的基本政治立场与宣传价值,使其难以继续成为我国社会舆论工作、治理工作的重要支点之一。因此,想要更好地发挥新质生产力优势,做好人机协同、技术创新实践,提升媒体传播力与引领力,占据更多市场份额、获得社会公信力,就必须始终坚持新闻报道立场不动摇,充分寻找党性原则与数字融合的平衡点,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求。
二、智能创新深度渗透媒体融合发展规划
新质生产力是站在技术发展与社会动能改革等新情况基础上提出的敏锐洞见。2014年,我国就曾提出通过数字化手段使传统媒体适应当前网络媒介环境,打造新型主流媒体的媒体融合策略。2020年,这一方针又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智能媒介发展的现实基础上,创新为深度媒体融合,即强调对技术手段的充分运用,使其为媒体融合转型赋权,推动新闻媒体更好地重建自身传播力与影响力。
这一观点正说明,新质生产力的转化需要以媒体融合手段为渠道,通过跨行业融合、多产业布局、组织岗位调整,使媒体单位摆脱单一的内容生产者角色,拥有更多如阿里AI大模型、讯飞人工智能开放大平台等智能技术合作方,以及算法工程师、互动视觉设计师等不同专业人才。同时,改革传统内容生产方式,以ChatGPT、Sora等自动化生成工具,提升编辑室工作效率,及时获取信息反馈、抓取关键信息。只有通过媒体融合转型方式,更好地驾驭智能技术,才有可能实现从新质生产力到新质传播力与媒体引领力的转变。
三、打造数智型、平台型全媒体传播体系
除了强调智能媒介技术发展,深度媒体融合同样要求通过技术创新搭建具有数字化、智能化的全媒体传播体系。不仅能够有效布局不同媒体平台传播矩阵、理解用户需求,更要使用算法技术、机器深度学习等手段,强化数智型平台体系的搭建。例如川观新闻自主研发的川观智媒大模型图像生成算法与大模型文本生成算法,旨在使媒介平台的信息生产与传播过程更具自动化、智能化特征,摆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内容生产形式,才能够全时、全效地为公众提供可靠的新闻信息,提升媒体在社会中的公信力与引导力。可见,新质生产力的转化需要融合发展与平台搭建。
另外,全媒体传播体系也不只停留在渠道布局,而是深刻地体现在中央、省市、县区级等媒体单位间的协同合作上。例如湖北报业集团打造的“长江云”,实现“1+N”的平台化管理体系,同时连接各地方媒体组织机构。先要保证传播平台联通、资源共享,才能够让新质生产力更多转化为传播力与引领力。
四、深刻洞察舆论生态做好新闻舆论工作
此前,他就曾提出要提高新闻舆论工作的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与公信力。在媒体融合的基础上,理解数字媒介时代的舆论生态环境与公民诉求,实现技术发展创新与实际传播情况理解的融合,是将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真正落地,满足我国新闻舆论工作要求的基本方法。
例如人民日报社打造的人民在线舆情监测平台,支持7*24小时全时实时采集;报、台、网、微、端全覆盖,实施进行网络话题监测,了解舆论发展进程。在此基础上,新闻舆论工作强调做好正面宣传、舆论引导、舆论监督、对外传播、文化传播等相关工作,打造具有主流意识形态与文化主体性的主流舆论场。 因此,要使数字技术发展朝着有利于新闻舆论工作建设的方向前行,使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持续赋权跨文化传播、国家形象塑造、舆论监督工作,才能全方位、立体化地实现新质生产力的传播力、引领力转化。
✦ ✧✦
Media convergence
☆ 全媒体传播体系
☆ 大会热点押题
️ / TuTouSuo Monsters /
全媒体传播体系【名词解释】
【提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的要求,也标志着我国媒体深度融合与新闻舆论工作进入全面落实的新阶段。
【内容】全媒体体系是传统主流媒体与网络新媒体的全面融合:从中央至县级的四级融合体系是全媒体体系的核心基石;立足垂直领域、面向特定行业或地区提供信息服务、生产创意内容、引导主流舆论的政务媒体机构是全媒体体系的重要支撑;二者一同构建起的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是全媒体体系的实践目标。
【意义】全媒体传播体系具有服务国家战略、完善主流媒体业态布局、实现新功能布局等新时代内涵,也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应对信息技术变革进行的本土化探索与实践:从央视频媒体矩阵到共青团中央的宣传与政务新媒体建设,当前全媒体体系回应时代之变与民众之需,与数字中国、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等战略协同,以联动性的思维,整合新闻传播与社会主义主流价值体系,实现社会的稳定向善发展。
【一条火热的广子】《新传考研名词解释》(25修订版)涵盖新传学科重点、热门考点,网络传播、新闻学、传播学共300个必背词汇(冲刺期来不及学的朋友就背它);还有广告营销学、广播电视学、中外新闻史与文史哲,下册900个新传关键词在冲刺期查缺补漏!!!
如何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打造主流舆论场?【简答/论述】
一、坚守党性原则,坚持以政治家办报思想为核心
我国的新闻事业属性是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事业单位,企业管理”,从组织制度与编辑方针层面来说,需要遵循党性原则,自觉承担起传播党的纲领政策与社会协调举措的“耳目喉舌”功能。1948年,毛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一文中要求所有新闻工作者都必须具备“政治家办报精神”,要以社会整体管理、治理,维护主流政治意识与价值观念,共同体统一身份认知的思维进行新闻报道实践。这么说来,如今二十大所提出的“全媒体传播体系”与“主流舆论格局”的要求,首先需要从思想层面对新闻从业者作出要求,并始终保持媒介组织的报道重心不偏倚,恪守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原则,做好相应新闻舆论工作。
二、调整内容传播思维,厘清移动化与智能化趋势
除站稳思想立场外,为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仍然需要对当前各个不同平台的运作机制与传播模式特点作出了解——开放、互动、立体、移动、数据、智能的网络媒介技术正改变、颠覆传统新闻生产流程,并从组织架构层面中诉诸更多垂直岗位的设立与人才培养。例如分设新媒体中心,包括网站、客户端、社交媒体等不同的编辑团队,以大数据云平台的逻辑联通各个部门间的数据信息与新闻线索,充分利用智能媒介技术手段提升报道实践传播效率,形成针对可视化新闻、动态新闻、新闻直播等相异的、独特的报道内容类型化生产流程。近两年,受到数字媒介创新影响,如《纽约时报》等国外媒体单位开启直播办公或与更多公民新闻的远程合作。此类新闻创新模式也可以为我国媒体实践提供借鉴,更好地理解在移动智能的深度媒介化时代如何调动报道资源、做好全媒体、多角度传播。
三、转向平台型媒体,构建信息传播的全媒体矩阵
平台媒体是当前媒介技术发展的关键路径。早在2016年,国内就有了大量媒体平台化转型案例。如今,收编更多传播主体,以“新闻+政务+民生+电子商务”形式创造社群化交往互动的信息传播思路在界面新闻、财新网、澎湃新闻中均有所体现。不仅如此,中央、省市、县区级等媒体单位均开始涉猎组织间云传播体系,类似湖北报业集团打造的“长江云”,实现“1+N”的平台化管理体系,支持120余种客户端与1400多个微信公众号的内容发布与传播,同时连接各地方媒体组织机构,力求通过1个云平台勾连N种涵盖新闻、党建、政务、产业等服务在内的信息传播体系。因此,建设全媒体矩阵必须借助平台媒体,由此搭建符合媒介自身需求、定位的内容传播渠道。
四、调适宣传观念,维持主流舆论场的共同体价值
刘海龙在《宣传》一书中认为,我国的宣传工作经历了从1.0的整体宣传、总体宣传到2.0的科学宣传以及当前的既包含此前多种信息传播方式在内,又能够适应于全球化、民主化、现代化媒介环境的3.0阶段。对宣传观念的调整是与渠道搭建并行不悖的,使其更加贴合于当前多元、动态、社交互动的话语体系,才能够着力于通过公共、大众传播中与受众的符号沟通交流,为其设置相关的社会议题和传播仪式,更好地促进共同体价值观念塑造与集体身份认同的实现。 打造主流舆论场,本质上是对群体话语传播的稳定,是意识形态建设的核心出发点,也是新闻媒体做好舆论引导工作的关键。 平台、渠道、内容、语境,只有从“传”到“播”,才能实现会议报告中对新闻实践功能的殷切期待。
Lumos!lightening!
「400+秋日答题班(魔法部)」
言灵魔法正在启动
你会成为优秀的研究生
☆☆☆
Stay in the bubble
「新传考研名词解释(25修订版)」
上册:必背300词与答题应用方法
下册:900个新传考研关键知识点
☆☆☆
Create the new world
「创意策划班|三门课程」
成为百年年薪产品经理与新闻主编
下一个学术研究大佬就是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