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竹君,1900年出生在上海的一个贫民窟里,父亲性格耿直自尊,是一名黄包车车夫。母亲姓李,勤俭能干,因为家计艰难,喜欢叫苦连天。父母虽穷,但是还是把她送到了私塾中念书。后来,由于父亲患了伤寒症,无奈之下,她只有中途辍学。当时,她12岁,而她的家庭生活已经十分窘迫,无奈之下把她押给青楼做三年“清倌人”。
什么叫“清倌人”呢?清倌人即是只卖艺,不卖身的欢场女子。她们不光有着清丽脱俗的外表,也会读书写字、吟诗作画。然而她们只是妓院中的清倌,她们的才华只是覆盖于欲望之上的一层薄纱,一旦真正勾起了买主的兴趣,它便不再具有存在的价值。董竹君在青楼里呆了两年,认识了革命党人夏之时。
夏之时可不得了,他1905年8月,在日本就加入了孙中山先生创建的中国同盟会。1911年11月,夏之时在成都市亲自领导并取得了龙泉驿起义的胜利,随后东进重庆与张培爵等人会合,建立蜀军政府,为辛亥革命的胜利作出了贡献。辛亥革命后,夏之时任北伐军四川总司令,参加反袁、护国、护法运动,积极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革命工作,是四川近现代史上有影响的进步人士。
于是,董竹君便嫁给了时任北伐军四川总司令的夏之时,并于1915年,随夏之时到了成都,当时,夏之时的职务,是四川省督军,相当于现在的省长兼省军区司令。之后,他们一起幸福生活了十年,但十年之痒之后,便分居了,1929年,董竹君带着四个女儿净身出户,带着四个女儿离开了四川,来到上海。历经无数难以想象的艰苦,闯过无数无法逾越的难关,她周旋于上海警备司令杨虎、黄金荣、杜月笙等权贵们之间,依靠自己的智慧、才能和勇气,创立起了锦江菜馆和锦江茶室。
1949年后,又在人民政府的帮助支持下,创立了上海第一家可以接待国宾的锦江饭店。1951年春,董竹君毅然将十六年含辛茹苦经营,时价15万美元的"锦江"两店恭奉给国家,并将锦江川菜馆、锦江茶室合并为"锦江饭店",成为上海解放后重要接待宾馆。细算一下,当时的15万美元,放在现在,就是亿万啊,此女真不简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