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总决赛中,不少高校参赛团队项目将目光投向关键领域的国产化替代,与科技、产业发展的大趋势相适应。
“用中国镁为世界减重。”上海交通大学高教主赛道研究生创意组“镁启未来——开创轻质不锈镁AI设计及工业应用新时代”项目将目光投向更轻更优的材料。团队历时6年潜心研发,成功获得了极低腐蚀速率的不锈镁,这一创新材料技术成功突破了镁工业应用瓶颈。
先进制造业进入轻量化时代,已经由“斤斤计较”演化到“克克计较”,航天器、国防装备、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都迫切需要更轻更优的材料。
项目负责人、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博士谷立东介绍,团队采用前沿的AI+高通量技术尝试解决腐蚀问题,该创新材料的抗腐蚀性能是传统镁合金的十倍以上,和防锈铝合金达到同一水平,相比于国内外同类材料,综合性能远远领先。
目前,该项研究已经成功跨越了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团队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SJTU思源二号”探月卫星,实现高性能轻质镁合金在我国卫星电控系统的首次应用。同时,该材料商业应用前景广阔,并获国际镁协大奖。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不锈镁也展现出巨大潜力。团队透露,已研发出世界首个半固态镁合金电驱动壳体,将于明年搭载于某车型进行测试。
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为重塑教育形态、推动创新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我国正在加快布局人工智能,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为落实国家战略,推动高等教育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教育部启动实施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行动。
北京邮电大学EZCoding团队自主研发的“码上——大模型赋能的智能编程教学应用平台”项目,将目光投向人工智能和高等教育融合,在一众创新项目中格外显眼。“码上”基于讯飞星火大模型,采用自研核心技术,扮演AI助教的功能,为学生提供实时、个性化、启发式的辅导服务,为教师提供灵活、高效、多维度的教学支持服务,促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据介绍,该项目已入选教育部首批18个“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典型应用场景案例。
EZCoding团队学生负责人高德润介绍,目前,“码上”平台已经支撑了北京邮电大学近200门课程的辅导答疑工作,服务1万余名师生,被选定为北京市属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的大模型实验实训平台,为师生提供优质的智能教学辅导服务。(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郑翅 通讯员 谢然)
作者:郑翅 谢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