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是中国的“人类梦”。2013年3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共产党二十大报告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只有各国行天下之大道,和睦相处、合作共赢,繁荣才能持久,安全才有保障。”从历史逻辑看,发展、安全和文明共同构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大厦的“三大支柱”。从 2021 年到 2023 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得到了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的支持。中国希望“共同体”成为维护国家主权、保障安全、共享发展成果、维护国际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力量,为共商、共建、共享人类未来提供行动指南。
2022年4月21日,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以视频方式发表题为《携手迎接挑战,合作开创未来》的主旨演讲,首次提出全球安全倡议 。系统阐述了中方促进世界安危与共、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立场主张,强调人类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体。中方倡导以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为理念指引,以相互尊重为基本遵循,以安全不可分割为重要原则,以构建安全共同体为长远目标,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共赢而非零和的新型安全之路。
2023 年 2 月,中国发布了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阐述了全球安全倡议提出的目的是倡导以团结精神适应深刻调整的国际格局,以共赢思维应对复杂交织的安全挑战,旨在消弭国际冲突根源、完善全球安全治理,推动国际社会携手为动荡变化的时代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实现世界持久和平与发展。概念文件还提出了6个核心理念和原则、20个重点合作方向、5个合作平台和机制。
全球安全倡议蕴藏的含义
“鼎”代表的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器具。在古代,鼎不仅仅是用来烹煮食物,也是放在宗庙里祭祀用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礼器,所以鼎又代表着盛大的含义。鼎有三足两耳,如果将“人类命运共同体”视为鼎,那么其三个关键的支柱就是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描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蓝图,是国际社会成员进行哲学和精神交流的渠道;全球发展倡议旨在通过经济上的相互依存为国际社会成员奠定物质基础;全球安全倡议则旨在为国际社会提供全球安全公共产品。
笔者认为,全球安全倡议至少蕴藏七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它揭示了中国外交的使命感。全球安全倡议的概念文件在背景部分强调,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国际社会正经历罕见的多重风险挑战。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基于此,中国外交正从宏观历史的角度,全方位地应对国际秩序的动荡时期。中国外交转为主动作为,表达了积极为国际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意愿。
第二,全球安全倡议既涉及人类面临的传统安全问题,也包括民生安全问题。它涵盖防疫、气候变化、粮食、能源、海上安全、反恐、网络安全等非传统安全问题,这些问题就像人们平时生活中的空气一样,与人类息息相关、不可或缺。
第三,中国的安全观在地域上不断演变。它不仅寻求在国家层面解决国家安全问题,而且还探寻在国际层面解决国家安全问题。习近平主席在上任后不久明确提出了“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亚洲安全观。亚洲新安全观以地区安全为基础,以亚洲为重点,与各国一道,协调和携手推动基于共识之上的安全观。而现在,全球安全倡议系统阐述了中方促进世界安危与共、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立场主张,强调人类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体。
第四,包含了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的政策措施。全球安全倡议提出了如何防范安全风险,多管齐下、综合施策,完善规则,携手寻求长远解决之道,推进全球安全治理,填补安全赤字,以及如何以地区和问题领域的合作为重点,积极促进可持续安全等。
第五,全球安全倡议是中国现有安全观的全面呈现,综合了中国迄今为止的对外观。国家安全是由一个国家的国力、世界观、国内国际形势所决定的。从和平共处到负责任大国,从和谐世界到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国家安全的思考始终贯穿其中。
第六,全球安全倡议综合了中国外交的诸多理念和主张。全球安全倡议强化了中国外交的竞争力,提高了理论的系统性和完善度。尤其是强调全球安全倡议秉持开放包容原则,欢迎和期待各方参与,共同丰富倡议内涵,积极探索开展新形式新领域合作。
第七,为世界提供安全公共产品,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全球安全倡议试图为国际社会在动荡时期所面临的挑战提供应对之策,同时为全球安全治理机制提供重要补充。
在国际局势中发挥中国作用
尽管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俄乌冲突延宕、新一轮巴以冲突持续,国际局势动荡不安,但中国显然有发挥作用的空间。
第一,虽然中国发起了这一全球性的安全倡议,但维持和真正践行这一倡议需要其他国家的积极参与。中国正在营造共识氛围,努力与其他国家一道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发挥积极作用。
第二,中国正逐步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下,各大洲、次区域的双边共同体需要有机形成。例如,亚太共同体、东北亚共同体、双边共同体的建立,应体现发展、安全、文明等方面的互动协调,特别是在敏感的安全领域,要制定可持续的路线图,推动践行全球安全倡议。
第三,必须实现中美关系稳定。西方一些人鼓噪“新冷战”,而这一氛围是否蔓延关键在于中美关系。尽管这种“新冷战”势头正处于开端,但仍有强大的抑制力量防止其演变为真正的新冷战。中美关系已经很复杂,虽然很难再回到以往的状态,但是有必要创造一个环境,让美国方面能够在某种程度上认识到中国的分量已经提升,且竞争的水平应能够被国际社会所接受。
第四,我们需要塑造新型国际关系。“全球南方”是多极化趋势的一部分。多极化可能由在军事、经济和人口领土方面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国家或国家联盟主导。国际关系民主化是这一趋势的重要特征,并可能根据具体情况成为多极化的一极。
第五,注重“义利观”的平衡。国家外交不会只追求大义之名,还必须平衡国家利益。全球安全倡议如何推动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等涉及重大利益的“复杂方程式”的解决,值得关注。
处理好亚洲的安全问题
继今年6月底举行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之后,笔者有幸于9月初参加了全球公共安全合作论坛和北京香山论坛。根据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中国非洲和平安全论坛、中东安全论坛、北京香山论坛和全球公共安全合作论坛,是国际公共外交的主要活动。非洲和中东是地缘政治的重要地区,公共安全论坛侧重于非传统安全,而北京香山论坛则侧重于传统安全。
作为公共外交实践的重要平台,北京香山论坛今年选择“共筑和平、共享未来”作为会议主题,两次使用“共”字,有力彰显了中国致力于合作共赢的决心。习近平主席发来贺电,期待香山论坛为共同应对全球性安全挑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最高领导人的指引和论坛中来自全球各国代表的全方位讨论,预示着落实全球安全倡议的希望。就笔者的亲身感受而言,论坛一举多得,在为发展中国家发声的同时,也确保了中国声音的传播。
随着中国将三大全球倡议具体化为一些新的策略,中国的全球影响力自然会增强。但在幕后,中美竞争或将愈演愈烈。加强中美之间的战略互信,能为这种局部紧张气氛带来缓和。但中国不断向前发展是必然的,这是一场通过中美愿景和行动赢得国际社会民心的竞争。
北京香山论坛分组讨论中,笔者参加的议题之一是“中美正确相处之道”,这发人深省。“道”不应被简单地理解为道路,而应被诠释并上升到道德、道义、方法等。对于美国现在流行的一个政治口号MAGA(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笔者认为亚洲国家也需要MAGA,即Make Asia Great Again(让亚洲再次伟大),也就是亚洲的复兴。而实现这个目标的一个先决条件,就是处理好亚洲的安全问题。希望全球安全倡议能照亮亚洲复兴之路。(作者是全球战略合作研究院院长、韩国外国语大学教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