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凉……有什么周详不周详?”
这段词出自京剧《沙家浜》,而沙家浜的原型又是怎样的呢?
1938年日军攻占了我国的江南一带,于是新四军便派人到江阴,将当地的武装组织发展起来,成立了一支约1500人的新四军队伍——江南抗日义勇军,即“江抗” 。
“江抗”也不负众望,多次打击了江南地区的日寇,吸引了许多想要杀敌的百姓加入其中。但这引起了国民党的不满,他们怕“江抗”威胁国军在江南一带的地位和影响力,于是便主动与“江抗”起冲突,想把“江抗”逼出了江南一带。
1939年9月“江抗”在顾山地区遭遇了戴笠领导的忠义救国军的伏击,忠义救国军里的人都是在战场上不要命的狠人。再加上“江抗”此时所处的地理位置更有利于国军,“江抗”明显处于劣势地位,因而“江抗”的政治部主任刘飞便决定带人在敌人侧面攻击,掩护大部队的突围撤离。
为了让大部队顺利突围,刘飞带着人猛打国军,经过一番激战,刘飞他们成功突破国军的前沿阵地。而后刘飞带人冲锋陷阵,但他却不幸被国军的一枚子弹击中胸部,血染红了前襟,但刘飞依旧不知疼痛,喊着战士们向前冲。
警卫员担心刘飞的身体状况前来查看,但刘飞听了自己的后背没有血后,就告诉警卫员自己没有被打穿,便让对方简单给自己包扎一下,就继续冲进了战场。
但是刘飞没跑多久,就晕了过去,警卫员连忙将刘飞送到了医院治疗。10月“江抗”奉命撤离江南一带,由于刘飞等36名伤员不方便跟随大部队撤离,于是便被留在了后方的医院。
这后方医院其实很是简陋,只是在湖上的小木船罢了,而且缺少医疗物资,医护人员也只能对伤员进行简单的处理。刘飞是这些伤员中伤得最重的一个,弹头击入肺部,但医院却没有条件为刘飞开刀取出子弹。
刘飞昏迷了很长时间,就在大家都以为他撑不过去了,部队也着手准备开追悼会的时候,刘飞却奇迹般地开始好转,伤口开始慢慢愈合。
当时医院条件很是艰苦,缺衣少食,但是伤员要恢复身体营养就得跟得上。怎么解决的呢?当时附近的百姓,紧衣缩食,把好的粮食剩下来,冒着生命危险,偷偷送给了伤员吃,里面甚至有鸡蛋和老母鸡。
不仅如此,当地的百姓,还冒着生命危险,掩护藏在芦苇的伤员们,这才使刘飞他们在日寇与国军的双重封锁下安全活了下来。
刘飞他们躲在芦苇里养伤,只有两把手枪和几把打不响的步枪,没有人驻守。
刘飞担心敌人偷袭,于是便向组织申请,由这36名伤员组成“新江抗”,组织经过考虑同意了刘飞的申请,但由于刘飞的伤势过重,他便推荐了夏飞作为“新江抗”的最高指挥。
而养好伤的战士们就是这个“新江抗”的骨干,他们不断宣传抗日和共产党的思想,最终当地的百姓纷纷加入了其中,成为“新江抗”的一员,就这样队伍慢慢在江南一带发展,仅仅三个月就发展到了四百人的队伍。
而刘飞在新队伍组建好后,就被组织安排送往了上海,做手术。尽管上海的医疗水平在当时的中国很高,但是上海的医生考虑到风险太大,没有十足的把握,于是就放弃了做手术,而那枚子弹也永远地留在了刘飞体内。
刘飞在养伤期间也一直牵挂着“新江抗”,次年刘飞伤养好后,就立马赶回了部队,继续参与指挥作战。
后来“新江抗”在组织的安排领导下,不断发展整合周边的武装,成为了一支四千六百人的队伍,被整编为新四军六师十八旅,与敌军作战,守卫当地的百姓。
抗战胜利后,“新江抗”在解放战争期间已经是华野的主力部队了。新中国成立后这支队伍被改编为解放军第20军,刘飞是第20军的军长。
谁也没有想到当初36名伤员组成的新队伍,在什么都缺的艰苦条件下,竟然发展成了这样一支大队伍。
“新江抗”的故事,经过不断地改编被搬上了荧幕,在1960年改编成京剧《沙家浜》后大获成功,广为流传,成了经典。而剧中郭建光的原型就是刘飞。
1955年在新中国授衔仪式上,刘飞被授予中将军衔。
1994年刘飞在南京病逝,终年79岁。刘飞去世前要求医生在他去世后,将留在身体里大半辈子的子弹取出来,留给自己的家人。而那枚留在刘飞身体里的子弹取出时,变成了黑色,上面还有些铁锈,目前这枚子弹置于苏州革命博物馆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