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在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城子镇的坚果地上,成片的旱稻已经成熟,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秆,秋风吹起稻浪,带来阵阵稻香。村民们正趁着晴好天气抢收稻谷,田间地头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这是城子镇通过‘坚果+旱稻’套种模式迎来的第一个丰收季。”陇川县城子镇宣传委员杨荣承介绍,近年来,陇川县积极探索适合地方特色的农业发展道路,作为山坝结合的城子镇大胆实践、因地制宜,于今年在坡地上尝试“坚果+旱稻”套种模式,将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有机结合,在180余亩的坡地上创造了显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据悉,套种模式下,每亩田地可稳定产出400公斤的旱稻,未来,坚果成熟时还能有可观的经济收益。这种双重保障机制,不仅能让农民在坚果种植初期迅速获利,也降低了单一作物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进一步促进了农民增收。
“两者套种,除促农增收外,生态效益也十分可观。”陇川县城子镇综合保障和技术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李林江介绍,一方面,两者套种不仅丰富土壤中的有机质,提升土壤肥力,旱稻的种耕管理还能抑制杂草的生长,减少了坚果树生长期的除草成本;其次,稻作的根系有助于保持土壤湿度,优化坚果树的生长环境;最后,多样化的作物种植,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概率,降低了农药使用率,促进了生态的良性循环。
“坚果+旱稻”套种模式,以其创新性和实用性,成为推动农民增收、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实践。随着这一创新农业模式的推广,更多的坡地将实现“双丰收”。
开屏新闻记者 马楠 通讯员 段宗智 方雯青 摄影报道
一审 孙琴霞
责任编辑 陈思帆 陈洁
责任校对 何丹
主编 严云
终审 编委 李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