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在韩国待了几天,收到一些朋友的关心。有的询问:听说朝鲜和韩国要打起来了,你在那边有没有感觉气氛紧张?有的直接说:朝韩即将开战,你赶紧离开。
我听了,在感动之余,也有点诧异,因为我在那边,什么都没有感觉到,只觉得岁月静好。即便偶尔有空了刷一下国内微博和短视频,也没有看到什么相关的信息。
后来我专门在网上查了查,倒是看到有一些朝韩之间的口水仗,但也仅限于此,唯一一个重大动作,是朝鲜炸毁了边界线上连通两方的一条路,而且这条路完全在边界线以北的朝鲜自己境内。这离所谓的战争,简直就是老婆和老婆饼的区别。
但我又想了想,为什么这些朋友会认为朝韩马上要打仗了呢?想来想去,最合理的原因,应该是互联网平台给他们特别打造了认为朝韩将要开战的“信息茧房”。
所谓信息茧房的意思是:你只会收到平台认为你感兴趣的内容。
最初可能是偶然因素,你多看了两眼关于朝鲜和韩国闹矛盾的消息,系统就会默认你喜欢看这玩意儿,于是就拼命地给你推相关的内容。于是,接下来你能刷到的文章和视频,有相当一部分都是这方面的内容。
而你又会对其中越是耸人听闻的那些越是留意,于是,系统给你推的东西就越来越升级。如此几次过后,你就会满眼都是朝韩开战的消息,从而形成“全网都在传朝韩即将开战”的印象。
其实,这种“全网都在传”,只是你自己的幻觉。大部分其他用户,可能对这个信息从头至尾都没有刷到过,或者即便刷到过,也顺手就刷走了,不会在上面停留一秒钟,后面系统就不会再推给他了。
换言之,你只不过是进入了平台专门为你打造的一个“茧房”,看到的只是专门为你定制的信息。
2
我最近在家里也遇到一个类似的例子。
妈妈忧心忡忡地和我说,她看到网上铺天盖地的消息,说现在大家都在退保,保险公司可能撑不住,要倒闭破产了。她以前投的一个老年险,想要提前退出来。
我说,我怎么没听说过这个消息呢?您从哪里看到的?
妈妈给我发了几个链接,都是一些所谓的律师在讲这些问题,主要话术是吓唬老人家快点去退保,然后说如果退不回来,他可以帮忙,费用嘛,只要收个百分之二三十就行了。
于是我立马明白了,这就是一群骗子,在恐吓和哄骗不明真相的老年人。
但他们的骗术又是很有效的。因为根据平台推送规则,如果一位老人看到这样的消息,眼光多停留了几秒,那么系统就有充足理由认为他/她对这事感兴趣,于是就会增加推送频率。只要老人再点进去看,几个回合下来,这位老人所能刷到的“内容流”,就会越来越多地被这个东西填满。于是就会给老人一个印象:这已经是全网都在讨论的重大事件了。
由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视频诱导恐慌——观看恐慌视频——系统推荐更多恐慌视频——更大的恐慌——看更多恐慌视频……
妈妈跟我说的时候,已经坚信不疑这家保险公司马上就要倒闭了。而根据我的了解,现在既没有退保潮,这家国有保险公司也坚挺得很,几年之内绝对不会倒闭。实际上,我在网上没有在任何一个地方看到过任何关于退保的视频,因为我根本就一点也不关心这个问题,所以系统不会向我推荐它。
也就是说,妈妈所看到的网络世界,和我所看到的网络世界,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世界。我们都生活在自己的茧房里。
我们以为自己看到的是整个世界,但其实只是世界极小极小的一个角落而已。
3
自从张一鸣创办今日头条,在中国开创了内容平台按照用户兴趣推送不同信息的人工智能推荐模式后,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渐渐地收敛到一个结果:每一个主流平台,最终都会采用智能推荐技术;每一个主流平台的用户,最终都会被困在信息茧房里。
时至今日,不仅张一鸣字节跳动系的今日头条、抖音等是这样,快手、小红书、微信视频号、知乎、B站也是这样,微博和公众号原来不这样,但现在也越来越朝着兴趣推荐的方向改变。
这似乎是移动互联网无可逃避的一个宿命。
人类大脑有两个特征:一是喜欢毫不费力地接收信息,不喜欢思考;二是喜欢看和自己观点相同的信息,不喜欢观点对立的信息。
前一个特征是为了节省能量,后一个特征是为了找到可以共同对付敌人的同类,在人类早期进化史上,这两点对于生存都非常重要,因此刻进了我们的基因。
正因为这两个特征,在争夺网民注意力的竞争中,基于兴趣的人工智能推荐,天然地更有优势。采用推荐算法的平台将获得更多的用户,拥有每个用户更多的注意力,而不用推荐算法的平台,用户将会大量流失,使用时长会大幅下降。
用进化论的术语来说,推荐算法是互联网内容平台演化的方向,用经济学术语来说,推荐算法是平台发展的均衡解。
所以,不是这些平台天然就喜欢这样,而是它们有没有办法。
打不过,就加入。这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生存之道。
4
但进化的无情之处在于,它只关心“能不能”,并不关心“好不好”。对这些大公司生存最有利的,未必是对用户最好的。
凡是采用兴趣推荐算法的内容平台,最终必然带来三个副产品:低俗内容、用户沉迷、信息茧房。大家去看所有采用推荐算法的内容平台,是不是都存在这样的问题?
低俗内容和用户沉迷和本文的主题无关,我就不多讲了。主要讲信息茧房。
我个人认为,信息茧房是推荐算法造成的各种问题中,后果最可怕,最值得警惕的。
首先,这种信息茧房,正在一步步摧毁我们的认知能力。
如果想对世界形成相对准确的认知,就需要汇集不同角度的信息。但信息茧房让我们只能看到单一角度,而看不到其他角度,如此一来,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就会是虚假的、错误的。
问题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要生存,必须依赖对外部环境的准确认知,才能做出合理的决策。如果失去这种准确认知的能力,我们在投资、就业、移民等各方面,都会犯重大错误,吃大亏。
其次,由于不同的、相互对立的认知,信息茧房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空前的对立。
为什么你在网上总是看到一些蠢得无以复加的人,蠢到让你都无法想象他们怎么会形成那么奇葩的观点?原因在于,你们每天看到的是不同的信息,形成的是不同的认知。
而在你认为智商堪忧的那些人眼中,你可能也是一个他们无法理解的、蠢得无以复加的人。在你的面前,他们也能找到强大的智商优越感。
俄乌战争中,支持乌克兰的人,只会看到对乌克兰有利的信息,而支持俄罗斯的人,也只会看到对俄罗斯有利的信息。巴以战争也同样如此。
不同的信息造成了不同的偏颇认知。长期浸润在茧房中,又会不断强化这种偏颇认知。最终造成的结果是,持不同观点的人,完全无法理解,也无法共情对方。
现在我们看到的世界各地不同国家的仇恨在剧烈增加,俄乌、巴以就是非常明显的例子。而同一个国家内部,不同观念和意识形态的人,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撕裂。
美国的总统选举已经让美国人分成截然相反的两派,不同阶层、不同种族、不同宗教的人,对立情绪空前严重。美国的社会已经被网络撕裂出永久性的无法弥补的深深伤痕。虽然这种对立情绪的来源是多方面的,但网络造成的信息茧房对此的推波助澜,是不容忽视的主要因素之一。
哪怕是在同一个学校、同一家公司、同一个家庭,信息茧房造成的矛盾也都在急剧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以往更多是信息与情感的共享,而现在更多是观点的对立与情感的疏远,甚至很多原本熟悉和相爱的人,因接受到不同的信息,形成不同的观点,而反目成仇。
5
我并不否认推荐算法能带来好处。它的确使内容分发的效率提高了,而且为人类无聊的日常提供了奶嘴一样的安慰。善于利用推荐算法的人,可以更快、成本更低地找到有用的信息。
也正因为有这些好处,张一鸣这样的企业家和字节跳动这样的公司,才能赚那么多钱。
但是,任何一个有用的工具,如果会带来不利的副产品,那么工具的提供者和使用者,就有义务去采取措施尽可能降低它的危害性。
枪能杀死敌人,保卫自己,但也可能会落入坏人手中成为作恶的工具,所以需要限制使用。刀子能帮我们做很多事情,但是如果小孩碰到可能会割伤手,所以要放在小孩够不着的地方。一种药品能救人但是也会损害肝脏,就应该控制剂量,并且在说明书里详细告知。
任何一个人,都不能借口说,我这个东西有用,所以就对它可能产生的危害视而不见。
但奇怪的是,网络时代的很多企业,却只顾自己赚钱,而不去想办法控制产品的危害性。搜索引擎只顾竞价,却不管给骗子打了广告;电商平台只顾低价,却不管卖了假货;外卖平台只顾降低配送时间,却不管骑手的死活。
链家的创始人左晖曾提出过一个“组织合法性”问题。在和李翔的“详谈”中,左晖说:“最终你会面对一个组织合法性的问题,就是你的组织除了创造GDP、创造就业之外,到底还有什么样的价值。”
有“组织合法性”,就有“组织不合法性”。企业业务模式和工具可能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性,是企业的原罪。这是企业的“组织不合法性”的重要来源。任何一家企业,想要长久生存,并且得到人们的尊敬,就必须想方设法去除或弱化它的组织不合法性。
对于内容平台而言,一旦采取了推荐算法,就必须警惕它可能会带来的副产品:低俗内容、用户沉迷、信息茧房,并且要采取适当的方法降低其危害性。如果放任不管,企业最终可能会在政治上、舆论上遭遇反噬,严重情况下甚至可能一朝死亡。
在这三个副产品中,低俗内容和用户沉迷,由于危害性比较明显,国家已经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在监管,所以平台还有畏惧,并且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减少危害。但是信息茧房的危害性比较间接、比较隐蔽,国家也还没有采取相关的办法来管理,平台就更没有动力去解决了。
这个问题,靠企业自己的自觉性,是不可能的。最终还是需要国家层面能出台相关的措施。
白岩松曾在2019年的两会小组讨论中谈到过这个问题。他说:“我非常警觉‘投你所好式’的这种互联网推送。因为它让你原地踏步,让你在自己的兴趣里头沉迷而不会提升,这是一个民族的危险。我觉得要有这个警觉。”
遗憾的是,六年过去,这个问题不仅没有被重视,反而愈演愈烈了。
6
如果我们每天生活在信息茧房,长期来看,会扭曲我们对世界的认知,让我们基于错误信息做出错误决定,并撕裂了我们与他人的联系。因此,在法律法规还没有监管到这一块,企业还没有采取措施降低其危害的时候,我们有必要自己采取措施自救。
首先是要意识到信息茧房的存在。我们都生活在信息茧房里,对世界的认知可能只是非常偏颇的一小部分。如果认为自己了解的信息就是充分的,准确的,那就必定会在将来的某个时刻,为这种对世界的错误认知而付出巨大的代价。
其次是要理解,你的“敌人”为什么会这么愚蠢。大多数你认为的“智商问题”,其实是“信息匮乏”问题,对方并不是愚蠢,而是因为他没有掌握你看到的信息。而很有可能,其实你也没有掌握他看到的信息,也被对方认为是愚蠢的。
当我们用“信息匮乏”来看待别人的认知缺陷时,往往就会知道,对方可能并不是蠢,也不是坏,只不过是因为各自处在各自的信息茧房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如此一来,我们会增加一份宽容,减少一份对立。相信我,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保持这种宽容而非对立,对你是有大好处的。
最后是我们自己要拓宽信息来源,尽可能打破茧房,走进真实的世界。
我们上网的部分原因是为了消磨时间,娱乐自己,另一部分原因是获取信息,而且后者可能更重要。但很多人空有一台手机,只用来娱乐,却不用来获取信息。。
你可能以为,我没有啊,我刷微博、刷视频,除了娱乐以外,也在获取信息啊。但看一下你的关注列表,是不是只有和你观点相同的、能让你感觉爽的博主呢?有几个是和你观点不同的、你看了很不爽,但是依然保持关注的呢?
如果一个人永远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说的话让他听起来好听的那些博主,那么可以百分百肯定,他对世界的认知,已经很偏僻了。
如果我们想要保持对环境的感知,对变化的敏锐,在生活中更好地决策,为未来做更好的准备的话,多关注几个自己看着不爽的博主,了解不同角度的信息,是非常必要的。
可以这么说,越是成功人士,越能吸收不同的信息,包容不同的观点。越是不能包容不同观点的人,在现实中就越是失败。
归根到底,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世界只属于那些能打破信息茧房,从手机里获取有效信息的人,而不是那些安于信息茧房,用手机满足自己欲望的人。
---end---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