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爱道思和大观学者许小亮老师共同研发的课程《中国佛教史》,已于“喜马拉雅”App正式上线啦。课程将分六个模块,带你捋清中国佛教的来龙去脉。不要艰深复杂,只需体悟智慧。
什么是佛?什么是苦?什么是空?怎能无烦恼?怎能无痛苦?怎能无爱恨?无论你是因何而来,总能在与佛的旅途中一起找到答案。
今天的内容节选自《中国佛教史》课程发刊词,扫描文末二维码即可收听课程。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谈谈你对佛学与人生问题的理解。
01
我与佛教如何相遇?
喜马拉雅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许小亮,从今天起,我们将会一起开始《中国佛教史》的课程。
你可能会好奇,作为一个法学的教授,我为什么会对中国佛教史有研究,并且还要来开设一门佛教课程呢?这个过程说来也颇为奇特,特别符合佛教所说的“因缘”观。我来讲授中国佛教史,其实是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是我个人的原因。我从上本科时,就开始阅读我国佛学研究的先驱——欧阳竟无大师的《藏要》,后来又有朋友相赠《大正藏》,这就开启了我阅藏的奇妙旅程。
图 | 欧阳竟无大师
而对于佛学的学习,也让我非常早地就跳脱出法学的视野,进入到历史、哲学还有宗教的领域。可以说,在很多师友看来,我可能过早地进入了一种“躺平式”的生活状态。现在有很多年轻人都在说“躺平”,都在“烧香拜佛”,其实我是特别能够体会佛教和躺平式的生活姿态之间的隐秘关联的。所以,从这种个人经历出发,我想讲授的佛教史,也不只是以知识为导向的佛教史,更是想突出个人和集体生活的佛教史。
第二个是社会的原因。从上大学之后,我的学习和教书生涯基本上都集中在苏州。我个人对于佛教的研究和体悟也是非常个体化的,很少有人知道,我也很少对外提及,我是通过一个很偶然的机会,结识了苏州佛教居士林的觉智法师。在和法师交流的过程中,受到他的开示,后来又在他的鼓励下,我给苏州佛教居士林的居士们开设了一门课程,专门来给居士们讲中国佛教史。而我所在的大观学术团队,对于我的这个转向也一直特别关注。所以在师友们的鼓励下,我决定在喜马拉雅这个平台上开设中国佛教史,让更多的朋友了解我眼中的佛教史,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我研究佛教史最大的一个心得,就是我认为佛教是一个面向世俗生活的宗教。中国佛教史在本质上不仅仅是宗教史,更是中国人的生活史。希望通过这个课程,大家能感受到这个宗教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也能把它的很多知识和思想灵活地运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02
我们时代的精神境况
我们生活在一个高度“内卷”的时代。过度的竞争,让我们越来越紧张和焦虑,也活得越来越累。但是,活得“更累”了,却没有获得更多回报,不管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于是,很多人就会产生幻灭感和虚无感:我这样奋斗、这样努力,换来的只是一种“更累”、“更无效”的生活,那我的奋斗和努力最终是为了什么呢?
面对这种虚无感,很多人选择了一种简单且粗暴的方式来对抗,那就是“躺平”。尤其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烧香拜佛,开始体验各种禅修,也就是大家说的,“在上班和上进之间,选择了上香”。换句话说,佛教已经成为人们选择躺平生活的一个重要归宿。
事实上,这种现象并不是今天才有的。中国历史上很多士大夫都有过“据于儒,逃于禅”的生活经历。意思就是,大体上,他们都遵循儒家理想进行自我努力和奋斗,但是当这种努力和奋斗遭遇很大挫折的时候,这些士大夫就会转向佛学。这种依靠佛教来躺平的现象,我们叫它“逃禅”。当然,历史上的“逃禅”现象大多是发生在社会精英阶层中,尤其是在中年人群体中。而今天转向佛教或者说对佛学感兴趣的现象,则是发生在社会各个阶层中间,并且,学习佛教知识、践行佛教思想的,越来越多的是年轻人。
图 | 电视剧《凡人歌》剧照
总之,在中国社会中,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当各个群体面临生活和精神危机的时候,佛教都会成为很多人的现实选择。因为很多人相信,佛教能够为我们高度紧张的生活提供舒缓的方案。这样来看,了解佛教和佛学,不仅仅是知识或信仰层面的问题,还是具有特别的社会意义的。
不过,很多人去上香拜佛,甚至是参加禅修等等佛教练习的时候,可能并不真正了解佛教的基本主张,对于佛教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也不是很清楚。佛教真的能够帮我们摆脱困顿和焦虑吗?佛教能引导我们过好生活吗?学佛学到底有什么用?在这个节目里,我就从更深的维度来谈一谈: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佛学,佛教对今天的我们究竟具有什么意义。
03
为什么要学习佛学?
在我看来,我们今天有必要学习佛学,有两个深层次的原因:
第一个层次的原因,是佛学的知识和思想,能够教会我们如何去过一种“真正自由的生活”。刚才我说到,很多人认为学习佛学的知识和思想,能够帮助我们摆脱目前的困顿和焦虑,因此佛学是一门“解脱”之学。这其实是对佛学的一种误解。佛学确实是对现有生活状态的抽离和否定,但是佛学并不会告诉我们在抽离和否定之后,到底该如何过好我们的生活。
那么,佛学的真正意义在哪里呢?我认为,就在于佛学的知识和思想本身就是一门“真正自由的知识和思想”,也就是它具有一种“自由的秉性”。这种“真正自由的知识和思想”能够指引我们摆脱目前的生活焦虑和无效竞争,在另一个不同的维度上,重新开启对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的追寻。在这个课程中,我就会带领大家通过对中国佛教史的学习,来领略佛学的自由秉性,去过“真正自由的生活”。
图 | 阿旃陀洞穴寺庙的壁画,拈花布道期间的佛陀
我们有必要学习佛学的第二个原因,是由于佛教在中国历史中长久传播和沉淀,佛学的知识和话语体系已经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心智生活,中国文明深深地浸染了佛学的思维和行动风格。因此,理解佛学,才能够真正理解我们中国人的心智生活,理解中国文明的思维模式。大体来说,佛学在语言、思维和行动这三个维度,都对中国人的心智生活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
在语言的层面最为直观,佛教的很多用语,都成为了我们今天生活中的常用词。像是我们经常说的“自作自受”,就是出自佛教的因果观,意思是自己造下的业因,由自己承担后果;像是“生老病死”,也是出自佛教中释迦牟尼的故事。其他还有很多,像是“一刹那”“醍醐灌顶” “一尘不染”“大千世界”等等。
在思维的层面,佛教也对中国人的心智产生了根本性影响。佛教是一个典型的没有神的宗教,具有强烈的世俗化趋向。这对于没有超越性信仰癖好的中国人来说,无疑是最为切合的宗教。换句话说,佛教知识体系的重心,就是世俗生活中的“人”应该通过何种方式获得宁静与美好的生活。因此,它天然地与中国人固有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性相吻合。对于中国人来说,他们的思维方式更多地集中于此世的生活。但佛教的大流行,则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提供了更多重的世界想象。比如说,佛教的轮回思想为中国人开辟了所谓“来世”的想象。
而在行为层面,由于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匮乏的社会。所以,大体上中国人都生活在一个极度紧张和高度竞争的环境下。在这种环境下,中国人的行为模式往往是以实用主义为取向的。但是,这也会面临一个根本的约束,那就是一旦竞争过于激烈,以至于我们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实用主义策略,都无法实现个体和集体的福利增长时,我们的精神生活就会出现强劲的无力感。在行为模式上,就会表现出对于“无常”“命运”和“偶然性”的迷恋。因此,中国人就会更多地表现出“认命”“随遇而安”“逆来顺受”的特征。
在这种情况下,佛教对中国人在生活秩序中所遭遇的困境和危机,就具有了一种指引意义。所以,在今天,我们学习和了解佛学,不仅是有意义的,更是有必要的。
那么,既然要学习佛学,我们就有必要先来聊聊佛学到底应该怎么学,这门课程又会怎么来讲,下一讲我就专门来聊聊这个问题。
本季节目内容
大观学者许小亮老师的新课《中国佛教史》在喜马拉雅APP上线啦!
这门课理清中国佛教的发展脉络,解读佛学里蕴藏的大智慧,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在喜马拉雅搜索“许小亮”,即可订阅专辑。
10.28-11.6,许小亮、孟庆延和飞行嘉宾李永晶老师将一起带队考察日本,来到日本九州、关西、四国,参访一年一度的正仓院展,行走“四国行禅路线”。,报名欢迎咨询 考察助理-小爱(微信号:eidos6719)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