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北宋后期,宋朝国策发生转变,对熙河地区蕃部采取武力招抚的策略——使熙河地区蕃部中势力最强的丁家族、木征族和禹藏族先后纳土归附。宋朝军事深入熙河腹地,威胁西夏和吐蕃的边境安全,双方联合侵入熙河,唆使熙河小蕃部对宋作战。
在熙河大族的协助下,宋朝不仅击退了西夏和吐蕃对熙河地区的进攻,而且得以进筑湟鄯,胁夏右厢,取得西北战略局势中的绝对优胜。
木征、丁家诸族与熙河之役
宋神宗同年十二月,“凶忍,好为乱”的夏毅宗谅祚死,西夏内政不稳,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军政实力大为降低,这为宋朝重新夺回对熙河地区蕃部的控制权创造了条件。
王韶熙河开边和丁家族附宋
木征、瞎药等附夏不仅会切断西域诸国、唃厮啰与宋朝进行贡使往来的交通要道,而且会对宋朝的秦州以及巴蜀等地边面构成直接威胁。
正如韩琦所言:(熙河)渐次尽为西夏所诱,不独古渭孤危,秦州西路城寨日为贼逼,则其董毡一带,至回纥以来般次尽为阻隔,秦州劵马自亦稀绝,可谓秦塞之深患也。王韶认为:“夏人比年攻青唐不克,万一克之,必并兵南向,大掠秦渭,西筑武胜,进兵洮河,陇蜀诸郡皆当惊扰。”
吕大防也认为“元昊既得甘凉,遂有窥陇蜀之志”,因唃厮啰政权阻隔才无以进取,如今唃厮啰衰落,倘若“又失洮、兰之土,则他日陇蜀之患,不可不预为之防”。
可见,熙河地区蕃部在阻止元昊经巴蜀包抄宋朝西南边面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熙宁元年(1068年)二月,谙熟熙河地区蕃部情势的王韶上《平戎策》,对经制熙河地区蕃部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可能性进行详细的阐释,得到宋神宗和宰相王安石的支持,所谓“上书者王韶也,宰相力行者王介甫也”。
王韶被任命管干秦凤经略司机宜文字,拉开了宋朝熙河开边的序幕。熙河地区蕃部笃信佛教,武胜军“僧结吴叱腊,主部帐甚众”。于是宋朝派中原汉僧智缘协助王韶招抚。
据《宋史·僧智缘传》载:智缘,随州人,善医。嘉祐末,召至京师,舍于相国寺。每察脉,知人贵贱祸福休咎,诊父之脉,而能道其子吉凶,所言若神,士大夫争造之。智缘不仅是中原汉地的得道高僧,受到宋朝高层士大夫的追捧,享有很高的政治声誉,而且能言善辩,非常适合说谕蕃部。
在智缘的帮助下,结吴叱腊和河州(今甘肃临夏)上丁族首领瞎药、古渭寨(今甘肃陇西)下丁族首领俞龙珂、西市(今甘肃定西)禹藏族首领禹藏讷令支等族帐“皆因智缘,以蕃字来输款”。
岩崎力认为:“王韶经略的成功也可以说是宋朝在宗教政策上积极采取相应对策的结果”。的确,在王韶武力招抚熙河地区蕃部的过程中,智缘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王韶招抚熙河地区蕃部,采取步步为营的策略,首当其冲的是古渭寨下丁族首领俞龙珂。俞龙珂据有“日获利可市马八匹”的盐井(今甘肃漳县境内),部族繁盛,有众十二万口,在青唐族中势力最大。
智缘的说谕,已是俞龙珂恢复了对宋贡使关系,为王韶招抚奠定了基础。熙宁二年(1069年),王韶“引数骑直抵其帐,谕其成败”,俞龙珂随之归附,宋朝赐名包顺。熙宁三年(1070年)六月,武胜军蕃部首领结吴叱腊支持董容“谋昏(婚)夏国,有并吞诸羌之意”,王韶“谕以祸福”,使董容与西夏的“约解法废,婚议亦寝”。
不久,结吴叱腊、康遵新罗结及古渭寨俞龙珂先后降宋,宋朝封俞龙珂为殿直蕃巡检,招抚工作初见成效。
熙宁五年(1072年)五月,宋朝升古渭寨为通远军,以王韶兼知军。熙宁五年(1072年),王韶进筑通远军以西的盐井、渭源一带,窥视武胜军,引起木征得不满。七月,王韶打败木征派往武胜军的瞎药,木征弟结吴延征举武胜军降宋,宋朝改武胜军为镇洮军,封结吴延征为礼宾副使,镇洮军、洮西一带蕃部钤辖。
十月,又升镇洮军为熙州,定为帅府。十一月,在宋朝的军事打击下,木征谋主瞎药降宋,被授内殿崇班、本州蕃部都监,赐名包约。作为木征集团的核心人物,瞎药的降宋,对木征造成沉重的打击。
夏蕃侵入熙河和木征族抗宋
宋朝设立熙河路后,将招抚木征视为主要工作。当时宋朝内部围绕木征招抚问题召开激烈辩论。
枢密副使吴充主张以武胜军归还木征,使其“永为外臣”,宰相王安石则从“取蕃制夏”的大战略着眼,强调招抚木征的必要性,他认为木征所居“洮河据夏国上游,足以制其死命”,这里又是宋朝进入青唐、邈川的必经之地,若“摩正既取,则董戬、夏国皆知惧,如董戬亦非难取也”。
宋神宗采纳王安石的主张,下诏王韶对木征进行武力招抚。古渭寨蕃部俞龙珂、河州蕃部瞎药、武胜军蕃部结吴延征归附宋朝,使得宋朝的军事力量深入熙河腹地,不仅威胁河州木征族,而且引起西夏和青唐吐蕃的恐慌,迫使他们化敌为友,共同针对宋朝。
熙宁五年(1072年)正月,西夏梁太后遣使青唐城,与董毡结成姻亲。邈川城(今青海乐都)亚然族大首领温讷支郢成四担心“夏董合婚,已孤立其间,必被攻袭”,于是向宋朝告知此事。
不过并未引起宋朝重视。熙宁五年(1072年)闰七月,王韶率军进攻武胜军(今甘肃临洮),木征派弟结吴延征和上丁族首领瞎药援守武胜。
西夏梁太后考虑到武胜军是“夏国入洮河要路”,不容有失,故采纳学士景询策谋,决定先发制人,抢在王韶之前进占武胜军。据《西夏书事》卷二三载:梁乙埋方遣兵攻城,吐蕃将瞎药、城守将溃。韶挥军进薄,夏兵岀不意,仓卒迎战,大败。瞎药与大首领曲撒四、王阿南珂开门遁,韶进据之,夏兵不能争。
王韶在武胜军挫败夏军,夺取吐蕃武胜军,切断了西夏进一步染指熙河的交通路线,获得战略上的主动权。
熙宁六年(1073年)二月,王韶统军进攻河州,占领珂诺城(今甘肃广河)、香子城(今甘肃和政)、河州(今甘肃临夏)等,生擒木征妻瞎三牟并其子,木征逃脱。三月,西夏趁王韶进攻河州之机,派遣马衔山、龛谷川诸族逼近熙州。
熙州守将高遵裕见“马衔山后康古,见有人马五七千出没廵绰”,于是催促王韶回师熙州,木征也趁机纠集旧部,重新夺取河州,王韶“首尾不相及,乃止解香则围,破积庆寺诸羌而还”。
王韶首战河州失利,于是调整战术,首先拓展熙州外围防线,进筑结河堡(今甘肃临洮县北)、康乐寨(今甘肃康乐)和当川寨(今甘肃康乐县境)等,再次进占珂诺城和香子城,随后“以兵穿露骨山,南入洮州界,破木征弟巴毡角,尽逐南山诸羌”,又打败前来增援的木征,乘机收复河州。
不久,木征弟瞎吴叱、巴毡角,岷州蕃部首领本令征、叠州蕃部首领钦令征、洮州蕃部首领郭厮敦皆以城来降。王韶占领洮河诸州,兵临吐蕃国门安乡城。
熙宁七年(1074年)二月,董毡派名将鬼章进驻河州踏白城(今甘肃积石山县南),驱使河州蕃部赵家族、常家族、杓家族等,重创宋军,杀知河州景思立和蕃将包约。鬼章“函二将首级,时出之以慑制西域,于阗等诸国皆畏惮之。
董戬藉此一战之胜,遂复其国,而王师亦不复西矣”,正如祝启源所言:“这次胜利,对唃厮啰政权的存亡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经董毡、阿里骨两代,宋军未能插足河湟,当与此有关”。踏白城之战后,鬼章兵围河州,西夏兵屯结河川,以策应鬼章。
奉诏回京的王韶闻讯中途返回,在熙州调兵二万,先遣王君万破结河堡(今甘肃临洮县北),切断了鬼章“通夏国径路”,然后经宁河寨(今甘肃和政县),攻破南山诸羌,迫使鬼章撤围河州,退保踏白城。王韶紧追其后,自河州闾精谷出踏白城西,斩蕃贼千余级,进至银川,破贼堡十余,燔七千余怅,斩二千余级。
结语
总的来说,至此鬼章屡遭挫败,使木征依托董毡、鬼章势力与宋对抗的企图宣告破灭,熙宁七年(1074年)四月,走投无路的木征降宋,赐名赵思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