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勇与氟有缘。现任四川红华实业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化工部主任的丁勇,自1998年参加工作起就一直在与氟打交道。
“近年来,我国氟化工行业保持快速增长,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氟化工初级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但同时也是氟化工深加工产品的主要进口国。”丁勇介绍,在各方积极推动下,我国氟化工产业化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20多年来,丁勇一直坚守在氟化工科研一线,成为了公司科研技术带头人。今年,因为一项氟化工的科研攻关任务,丁勇又回到四川红华老厂区安营扎寨。多年的科研攻关经历让丁勇有了深刻的体会——科研就是一场接续奋斗,永无止境。
矢志创新
四川红华老厂区地理位置独特,四周群山环抱,形成峡谷地带,湍急的大渡河从峡谷中穿流而过。“企业当年的选址确实隐蔽又偏僻。”丁勇笑着说,厂区大门一关,就像与世隔绝。
这里已经荒废多年,自从四川红华整体搬迁到峨眉山市之后,老厂生产区就闲置了下来。原来人声鼎沸的厂区,现在很是空旷,现场除了丁勇带领的攻关团队以及留守监护人员外,几乎没有其他人。
氟化工产品以其耐化学品、耐高低温、耐老化、低摩擦、绝缘等性能,广泛应用于化工、机械等领域。随着氟化工成为化工行业中发展较快、具有前景的行业之一,氟化工产品的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展,广泛应用于家电、汽车、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能源等领域,氟化工产业化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责无旁贷,丁勇成为新成立的氟化工研发中心带头人。建在老厂区的研发中心条件虽然艰苦,却是现场一线检验科研成果的好场所。老厂区可以充分利用已有场地和设施条件,快速对制氟及三氟化氯合成生产线进行恢复整治和功能提升,同时改进电解制氟工艺。
在研发过程中,重要技术研发难度大、研发时间紧迫。面对重重困难,丁勇没有退缩,带领年轻人开始了技术攻关。回想起研发过程,丁勇说:“研发最艰难的时候,感觉没什么希望了,但我们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
磨练心境
丁勇团队此次自主重点科研攻关和产业重启,并非无本之木。
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四川红华建成以六氟化硫为主导产品的氟化工产业化公司——中核红华特种气体股份有限公司,产销规模达到亚洲领先水平。然而,因为当时的产业方向调整需要,2011年专业化公司被迫关闭。
深耕多年,四川红华深知行业痛点和技术难点,从未中断氟化工方面的自主创新研发工作。从青年到中年,丁勇一直是核心团队成员。一场代际接续的奋斗,不仅让氟化工人才和技术保留了下来,还等来了行业发展的新风口。
丁勇率领的团队与相关单位合作,于2022年成功研发高纯三氟化氯,产品质量稳定,客户反馈试用效果良好。
如今,丁勇带领的是平均年龄约29岁的高学历年轻团队,拥有5名博士、4名硕士和6名本科生。
闭门攻关的时光简单而纯粹,但有时候也很无聊。研发中心背靠紫云山,云雾缭绕。“对科技攻关团队来讲,这确实是个去除杂念的好地方,但是对年轻人而言,确实也是个巨大的挑战。”丁勇说。这里除了可以在项目现场讨论、实验、论证、再实验,就没有别的娱乐。老厂生产区没有食堂,每天要吃从山下送来的盒饭。为了追赶进度,团队成员一般一周才能外出一次,有的同志数月没有与家人团聚。
“在这里,不仅是在修炼能力,更是在磨练心境。”丁勇很理解团队的年轻人。
“我们是搞技术的,扎根现场、深耕现场是提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关键。”多年实战给了丁勇这样的感悟。
氟化工的生产是一个高度复杂且要求严苛的过程,理论知识的应用需要与实际情况紧密结合,仅靠理论知识是难以支撑的。只有深入生产一线,对每个环节的工艺原理、结构组成、运作方式进行不断学习,才能真正理解工艺的本质,发现潜在的关键问题,从而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
“科研从来不是单打独斗的游戏,而是需要团队之间深度协作、持续探索、共同促进的征途。”丁勇说。
团队先后成功研发出应用于高端科技领域的五氟化氯和四氟硼酸氟氯酰制备技术及相关工艺,推动国内无机氟化工技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另外,团队研究掌握了高纯三氟化氯电子气纯化技术,实现了该气体的国产化。
爬坡过坎
丁勇介绍,作为国内较早涉足氟化工研究及生产的企业,四川红华曾经在氟化工领域奠定了深厚的技术基础,积累了丰富的氟系列产品生产和使用经验,形成了特有的技术优势和产品优势。但是十几年前的主业调整,也让四川红华一度远离了这个赛道。
近两年,丁勇和团队成员取得多项科研成果,其中高端特种氟材相关研究获得奖项。团队申报专利共2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14项,已有8项专利获得授权。作为企业科研团队,如何让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变成真正的生产力,是新时期企业面临的新挑战。
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是从科学研究到应用推广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国家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有效手段。对此,丁勇深有感触:“搞科研的,既要埋头潜心研究,也要适当抬头看路。”
科技创新是一场接力赛,从基础原理研究开始到最终形成产品和商品,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即便是再好的科研成果,在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路上,也可能因为这样那样的“坎”而半路夭折。
20多年的科研产业化经历,让丁勇认真地思考过这个问题。“主要原因就是科技成果转化存在转化流程繁琐、转化周期过长、科研人员转化动力不足、市场对接不畅等堵点。”他说。
为了进一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四川红华从公司层面制定了氟化工专项发展规划和产业推动工作方案,大力开展以高纯氟、特种氟系列产品为重点的研发工作。
除了顶层设计和执行落地的有效统筹,丁勇觉得人也是其中的关键因素。必须在人才培养初始,就明确目标需求。虽然科技产业化的需求迫切,但是也要给科研人员足够包容的环境。“在科技产业化的道路上,最怕形成一种只看重结果、忽视过程的评价氛围,用单一的成败标准来衡量科研工作的价值,而忽视了科研过程中那些看似失败却充满价值的尝试与探索。”丁勇说。
“从科学研究突破到工程技术攻关,再到产业化发展,环环相扣。我们必须具备系统思维,才能有效协同管理。”丁勇如是说,“我将与团队成员共同奋斗,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为氟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经济日报记者 齐 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