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做事者必于东南,收功者常于西北。”
——司马迁
司马迁曾说过:夫做事者必于东南,收功者常于西北。故禹兴于西羌,汤起于亳,周之王也以丰蒿伐殷,秦之帝用雍州兴,汉兴自蜀汉。事实上历史上的统一,成事者都是自西向东,自北向南的。
大家好,我是有趣的历史up主胡老师。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中国的历史统一定律,从西向东,从北向南。
刘邦依托关中、击败项羽,定都长安;在刘邦之前,周武王也是依托关中,征伐灭亡位处河南安阳一带的商国;
▲楚汉相争形势图:刘邦从西向东击败了项羽。
秦始皇则是依据秦国立足关中平原的地理优势,最终得以耀武东方、消灭六国、统一天下;而在汉朝之后,北周武帝宇文护也是凭借着立都长安、坐拥关中的有利形势,最终以弱小的国力反而消灭了位处东方的强大北齐,从而统一北方,并为后来的隋朝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
总结这些历史事件,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脉络和共同点:即这些王朝赖以兴盛和发家取胜的路径,都是:从西向东。
而在从西向东的神奇路径之外,中国的军事历史中,还潜藏着另外一个惊天秘密,那就是:从北向南。
公元280年,西晋沿袭曹魏的强大基础,最终渡江南征,消灭东吴、一统天下;
公元588年,隋文帝派遣大军渡江消灭南陈,最终统一全国,结束了为时三百多年的魏晋南北朝乱世;而后唐朝统治者以关中和山西为根据地,一举剪灭隋末群雄,统一全国。
公元1127年,女真人南下攻占东京(开封),俘虏徽钦二帝,消灭北宋;
公元1644年,满人又南下入关,最终攻灭南明和各地反抗势力,建立清朝;
而在当代史中,解放军也是依托北方,最终从东北反攻直下海南,消灭国民党政权,建立了新中国。
▲西晋南下灭吴:开启中国从北向南的历史走向。
纵观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史,王朝的兴衰深藏着一个统一规律,凡是自西向东,自北向南的战略统一路线,基本都取得了成功。
那这是为什么呢?
除了孟子所说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外,重要的原因也就是两点,那就是地形因素和地缘政治因素。
01
地形因素:我国西北高,东南低
我国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而且呈三级阶梯分布,这种地势因素决定了,我国西北地区比东南地区有地利优势,当然这个优势的主要作用就是方便作战。古书有云:西北为阴,东南为阳,左背山陵,前左水泽。而兵家一向以西北伐东南为顺势,以东南伐西北为逆势。这种顺逆形势也决定了结局。
▲中国三级地势图
另一方面,我国古代的东西是以陕西,山西之间的黄河为界的,最早以函谷关为界,后来以潼关为界。而我国南北分界以秦岭淮河为界,我国虽有“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一说,但是分南北的不止是树,人也分南北,这也是水土造成的差异。
我国古代最早的两次大一统,其实就是地利因素决定的。武王伐纣是我国古代史上的一次大一统,周人起于陕西,周朝实行统治靠的是分封制,即设立诸侯,确立统治基础。东面有齐国,鲁国,晋国,卫国,燕国等诸侯,西面有秦国,南方有吴国,楚国。后来周平王迁都,开始春秋时期。这段时间的春秋,以郑国争政为序幕,晋楚争霸为高潮,终于三家分晋;而秦国的崛起亦开始于陕西,秦国从接近亡国,到成为西方霸主,再到一统寰宇,其实也是占有地利优势。
▲牧野之战
遍观我国古代战争史,北方通常能很快实现统一,而南方基本上分为四川和长江中下游两个统治区域,南方分裂的两个地区,距离看似不远,实际上缺乏互相支援,中间又有三峡阻碍,不能结为一个整体,这样南方政权一旦四川被占据,基本上很容易被敌人从上游顺流而下攻克。
北方统一南方的案例中,有两个特点:一,北方各个击破,先占据四川后顺流而下;二,几路大军齐头并进,过了长江后,分兵一路去四川西南地区,一路南下江浙。所谓的古代统一战争,很多情况下无外乎北方政权与长江中下游政权的斗争。北方政权不仅仅占据了北方广阔的土地和人口,他们通常以攻占蜀地为先,力量进一步时或顺流而下,或齐头并进,以南方半壁想抵抗基本上很少能成功。历史上只有明朝以南方统一北方,是个个例,不列讨论范围内。而且明成祖朱棣也是从北京兴起,一举夺得天下。
纵览中国自古以来的历史,所有的大一统政权几乎都是从北方南下统一全国(除了大明王朝和国民政府存在的28年)。从南方兴起的政治集团不是割据一方的地方小政权就是短命的王朝。
02
“根本之地”:军事地缘政治的基础
对于中国历史呈现的从西向东、从北向南的历史、战略趋势,古人也看出了端倪。
明末清初的魏禧就在《读史方舆纪要》中指出,要“有根本之地,有起事之地。”曾国藩则更进一步指出,“自古行军之道不一,而进兵必有根本之地,筹饷必有责成之人。故言谋江南者必以上游为根本,谋西域者必以关内为根本。” 魏禧和曾国藩的眼光都很独到、老辣。而在影响中国历史从西向东的趋势中,这个“根本之地”就是关中平原;而另外一个影响中国趋势的从北向南的“根本之地”,就是淮河流域。
作为秦人起兵和养兵的基础,关中平原南有秦岭、北有黄土高原作为屏障,八百里秦川四周高、中间低,这种平原与山地相结合的山间谷地,使得关中平原成为冷兵器时代的“四塞之国”、“形胜之区”;无论是周武王、秦始皇,还是刘邦、北周武帝、唐高祖李渊,他们都是依托关中平原,最终从西向东征服了天下。
▲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平原:是历朝历代从西向东的“根本之地”。
而淮河流域,则是中国历史从北向南的“根本之地”。
三国末年,曹魏与东吴在淮河一带相持不下,魏国的名将邓艾(就是后来率兵进入成都,灭亡蜀汉的邓艾)向司马懿献出高招,说魏国与东吴连年征战,而战线基本僵持在淮河一带,但战事要持续,粮食运输和土地耕耘是基础,因此他建议在淮河南北进行大规模的军事屯垦,最终灌溉农田二万多顷,使得淮河流域成为曹魏进攻东吴的先锋阵地,最终为西晋灭亡东吴,奠定了经济与军事基础。
从这一点来说,三国战久归司马,其中消灭东吴和蜀汉的幕后最大功臣,并开启中国历史轴线从北向南的,邓艾是首推第一人。
▲淮河流域:是从北向南的焦点。
淮河流域,也是维系南宋一百多年江山的生命线。
北宋灭亡后,正是凭借韩世忠等人在江淮流域的英勇抗击,加上岳飞、吴玠等人在中原和秦岭一带的驻守,南宋才最终得以守住了半壁江山;而在淝水之战中,东晋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也正是由于控制了淮河流域的关卡险要,以及募集到了淮河流域的精锐“北府兵”:正是凭借着淮河流域的土地、人力和资源,南宋和东晋才得以守住了江山不失。
所以,在中国军事政治的轴线上,“南得淮则足以拒北,北得淮则南不可复保”,因此正是在1948-1949年间的淮海战役过后,国民党政权在军事和政治上的崩溃,就已经不可避免。
03
人口&经济因素,宋以前北强南弱
除了以上两点,还有一个原因是经济人口所决定的。
▲从两晋开始,经济中心逐步南移,到宋朝末,完成转移。
在两宋以前,北方的经济、人口、技术都强于南方。到了宋朝以后,经济中心才真正的转移到南方,南方的人口也渐渐多了起来。另外北方接近少数民族,人口比较强壮,而且北方有大平原,适合骑兵作战,所以一般北方的战斗力稍微强一些。
北京邮电大学客座教授倪健中在《东西论衡》中指出:“‘十’字是中国人的天下……先横后竖,先左后右,从上到下,十字的运笔方向竟然与中国历史重心(尤其经济重心)由西向东,从北向南的转移轨迹惊人地吻合。”中国的历代王朝的统一也符合十字规律,从西到东,从北到南。
▲中国历史:从西向东、从北向南的“十”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