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姜雪飞、尚娟、张九君)在历史的长河中,电影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镌刻着人类的情感、共鸣与梦想。
在保康县马桥镇尧治河村有一家“胶片电影博物馆”,馆内收藏着数千部红色电影的拷贝资料,有老胶片、老海报、老放映机等。老式放映厅,从早到晚都轮番放映着《白毛女》《南征北战》《地道战》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老电影。
博物馆的收集人叫张维军,是一名退休干部。过去几十年间,他一点点地收集了2000多件与老电影相关的物件,留住了老电影人的情怀,承载了老观影人的记忆,见证了电影事业发展的心路历程,希望现在的年轻人和孩子们能在光影的世界里,感受那一段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走进电影博物馆展厅,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 各种老旧的电影放映设备有序摆放,泛出黝黑的光泽,一盒盒老胶片、一张张电影海报、一本本旧书刊等珍贵资料布满了每个角落……
推开时空大门,来到老式放映展厅,张维军娴熟地拿胶片、倒带、装机、调整幕布,操作起老式放映机。昏黄的灯光下,随着齿轮“哒哒哒”地转动,黑白的画面、密集的噪点、磁性的声音……一下子把同学们带回到艰苦的革命年代。
“‘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闪闪暖胸怀……’每当听到这首震撼人心的歌声,不禁热血沸腾。那颗闪烁的红星就是我们的党,它照亮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保康县尧治河村小学学生刘雨涵看完红色电影后深有感触。
时针拨回到1980年,年仅17岁的张维军被分配到高寒山区龙坪镇,成为了一名电影放映员。在那个精神文化生活相对贫瘠与匮乏的年代,电影是老百姓重要的精神食粮,给人们带来了知识,也带来了欢乐。张维军说,当时在农村,一提起看电影,父老乡亲都兴奋无比,奔走相告,比过年还要热闹。
“我记得放的第一场电影叫《渡江侦察记》,当时龙坪是我们保康最高、最偏远的乡镇,因为山高路远、气候恶劣,老百姓一年四季很难看到电影。有时候看一场电影,要跑好几个村,跑几十里路。”张维军说。
儿时看露天电影的经历是张维军的一段美好回忆。他说,自从做了电影放映员,看着父老乡亲们能看到自己亲手放映的红色电影,感到很骄傲。六年间,他和同事们不惧严寒酷暑、无畏饥寒交迫,风雨无阻奔走在每个村庄,只为准时为老百姓放一场电影。
“当时根本没有公路,电影设备都靠人背。有时候,走在路上突然暴雨来了,仍然要坚持,有时候路途遥远,从这个村到那个村,哪怕肚子饿了,早上出发,可能下午三四点才能到。一旦下乡,基本上就是一两个月,长的也有三个月不能回镇上。”提起当年放电影的艰辛,张维军历历在目。
20世纪80年代,保康电影放映事业发展到鼎盛时期,全县设立了568个放映点,共有放映单位83个,电影从业者达200余人。群众从以往几年看一次电影,到一年能看到十多场电影,山区老百姓观影难的问题得到解决。
然而,放映工作并非一帆风顺。由于胶片电影是循环播放,播放的次数多了,机器也会“闹脾气”。
“很多时候,一根保险丝断了,这场电影也许就只能放在这儿,放个半头儿,老百姓一晚上走几十里路,辛辛苦苦地来,看一半电影回去,你说老百姓多扫兴啊。”
张维军告诉记者,由于当时技术人员缺乏,一旦机器出现故障,只能运送到县城维修。为了让老百姓“不扫兴”,张维军便自己学着修理,研究说明书、反复摸索零件、向县城师傅请教,久而久之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土专家”。
科技在进步,时代在发展。随着胶片电影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电影从业人员纷纷转岗,张维军也不例外。为了留住保康胶片电影时代的印记,传承无数老电影人艰苦奋斗的精神,2012年起,张维军开始了胶片电影老物件的收藏之路。别人丢,他就捡;别人卖,他就买,期间还自筹资金辗转辽宁、新疆、甘肃、江苏、北京等全国各地,征集购买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保康县投入使用过的各类放映机台、电影胶片。
“我觉得这些设备的文化价值远远超过了它机器本身的价值,我想通过这些老物件,通过这种载体,来记录我们保康电影文化发展的历史。”张维军说。
辛勤付出,终将得到回报。2023年,在保康县尧治河村的大力支持下,张维军把自己积攒多年的老物件全部拿了出来,建起了这座电影博物馆。如今,这里已迎来一批又一批游客前来参观,成了游客们的“网红打卡地”,也是当地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的实践基地。
“听张爷爷给我们讲了许多老电影的故事,我感到既惊讶又感动,那些物件竟然能保存到现在!也让我对老电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了解到以前人们生活的艰苦,我会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也会把老电影的故事讲给身边更多的人听。”保康县尧治河村小学学生刘雨涵说。
王树吉是保康县文旅局一名退休干部,也是张维军对电影文化事业的坚持和热爱的见证者。“留下这些老设备,记录了当年电影事业的发展,更好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为教育群众、鼓舞群众发挥了作用,为保康的电影文化事业作了很大贡献,也为后人留下了一个文化艺术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敬佩!”王树吉由衷感叹道。
“有了热爱,生活才有滋味。有人爱集邮、有人爱绘画、有人爱读书,而我爱电影,特别是爱胶片里的光影世界。”张维军说,他会继续关注和收藏关于胶片电影的所有,把这件事坚持下去,也希望别人能通过这个博物馆,了解保康胶片电影一路走来的每一步,把保康电影人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对电影文化事业的热爱继续传承下去。
【采访手记】
保康自1955年建立自己的电影机构开始,至2004年胶片电影彻底退出电影市场,整整50年。50年来,像张维军一样的电影从业者,他们爬高山、越深涧,不畏酷暑严寒、不惧风霜雨雪,常年奔走在保康的山水之间,穿梭在人民群众之中,走村串户,以电影为媒,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光影诉说世间百态,以脚步丰富山区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在保康文化事业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