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地说,明成祖朱棣(公元1360年-1424年)是古代不可多得的一位优秀帝王,在政治上他完善文官制度、削弱宗室力量、迁都北京,不仅加强了北方的控制,并且有效的抵御北元的侵袭。
文化上修著永乐大典,收录先秦到明初以来的各类文献典籍;外交上派郑和七下西洋,进一步加大了明朝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输出中国文化的同时,与沿途各个国家建立起友好的关系。缔造出“永乐盛世”,使明朝成为当时最为强盛的大国。
但是,任何事情有好的一面,也会有坏的一面。在朱棣的光芒荣耀之下,是残酷的皇权和无情的杀戮,靖难之役使无数人遭受兵祸的灾难;朱棣为了给自己的帝位打上正统的标签,他的屠刀之下徒增无数冤魂;迁都北京大修宫殿,开挖运河南粮北调,这些都需要无数的人力来完成,以至于农民徭役大大加重。
自从徐皇后和最宠爱的权妃去世之后,心理上的压抑和常年征战累积的疾病,似乎加重了朱棣本就有些残暴的性格,并且长时间处于失眠的状态。在史书上,很少能发现朱棣为求放松心情而寻欢作乐的事情,我们看到的大多是亲征蒙古和操劳政事。
永乐十八年(1420年),朱棣为迁都北京做着最后的准备工作,为此他常常失眠。这天夜里朱棣躺在躺椅上看着大臣们的奏章,忽然走过来一位灵秀俏丽的宫女,她的长相十分漂亮,似乎刻意地在朱棣面前献殷勤,端茶倒水,侍候的非常细心。
这位宫女不卑不亢,丝毫没有对皇帝的那种恐惧感,朱棣时不时地瞟她一眼,却不料这宫女也不回避眼光,竟然大胆地与朱棣对视。不过她到底还是有些怯懦,片刻之后赶紧走到朱棣身后,为他揉肩捶背。
宫女的一举一动和眉眼间的神色和权妃十分相似,因此朱棣就留她在宫里侍寝。朱棣生性有些多疑,常年征战也养成了警惕的意识,再加上最近的失眠状态,竟在半夜挽救了自己一命。
那宫女微微有动静时,朱棣便已经醒了,他还未来得及睁眼,就感觉有股破风的气息迎面而来。朱棣下意识地伸手抵挡,竟被利器划破了胳膊。朱棣这才意识到是那宫女行刺自己,朱棣虽然年纪已大,但曾经是征战沙场的武将,一般人很难将他制服。
几个回合下来,那宫女已经招架不住了,打斗之中她的假发也被朱棣给打落下来,朱棣不禁大喊一声:“好个尼姑,竟然是白莲教(因为当时锦衣卫得到消息,认为唐赛儿可能出家为尼,所以朱棣有此一说)!”
此时太监也率领亲兵匆匆赶来,在朱棣和亲兵的围攻之下,终于将宫女擒获。朱棣冷冷地问:“说!唐赛儿现在何处?又是谁将你送进宫的?”宫女抬眼紧紧盯了朱棣很久,才恨恨地说:“我进宫就是为了刺杀你,也没有打算活着出去,你不用再问了,我什么都也不会说”。
朱棣冷哼一声:“你以为朕的锦衣卫诏狱是摆设吗?”宫女笑了笑没有再说话。朱棣怒道:“将她押入诏狱,抓捕天下所有的尼姑,有嫌疑的统统杀掉!”之后几日,宫女在诏狱里受到了严刑拷问,不过她连一个字都没说。
朱棣来到诏狱,看到如此情形也知道问不出什么结果,便吩咐停止了用刑。朱棣非常好奇白莲教的所作所为,问道:“朕实在不解,白莲教为何要反大明?为何要刺杀朕?朕所做的一切,无不是为了大明江山和大明百姓。”
那宫女有气无力的看了看朱棣,长叹一声道:“我的家在山东,洪武年间连年灾荒、饿殍遍野,我从小就没有吃过一顿饱饭。后来你又起兵靖难,山东常年战乱,导致无数百姓家破人亡。迁都北京、开凿运河、运送粮食,家乡百姓首当其冲。再加上连年的灾害,百姓吃草根、吃树皮、苟延残喘之下,仍然是徭役不休、征敛不息。我的父兄皆因徭役而死,母亲因悲愤而亡。朱棣!你说我们该不该反?”
朱棣没有回答,只是若有所思地看着她,良久之后他突然厉声道:“你是不是唐赛儿?”宫女猛然抬起头,随即又笑着说:“是又怎样?不是又怎样?百姓有吃有喝唐赛儿永远都不会出现,否则还会有千千万万个唐赛儿!”
他们二人都死死的盯着对方,良久后朱棣叹道:“罢了罢了!”他向锦衣卫摆了摆手,走出了诏狱,那宫女随后被处死,事后许多尼姑和道姑也因此被无辜牵连。但是不知朱棣听完她的话后作何感想?
江山永固和百姓的生死究竟哪个更重要?或许在朱棣看来一定是前者重要吧,非但朱棣,几乎所有的封建帝王都会这样认为。所以我认为,评判一位帝王是否伟大,首先要从人性的方面去考虑。若能将两者解决得当,才算是真正的英明之君,才能够配得上后世的赞美之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