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军队
01
公元626年八月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得知唐帝国的权力变更,突厥的颉利可汗不失时机的带来了自己的“贺礼”。不过他的礼物的确有些使人难以下咽——二十万精骑,如蝗虫般横扫过来,一路几乎没有受到什么象样的抵抗。
此时的大军已经南下进攻泾州,而后一路挺进到武功,都城长安受到严重威胁。
突厥铁骑
02
突厥作为中国北方边境的一个古老民族,逐渐强大于北齐、北周间。隋文帝时期,为了统一华夏,对突厥大举进攻,大败东突厥,使之称臣。到了隋炀帝后期,天下大乱,各路反王粉墨登场,东西突厥也趁朝廷无力暇顾之际,在多次南掠隋朝北疆。
掳掠
李渊在起兵太原时,因为自己的力量严重不足,又怕突厥在后边袭击,曾派人出使突厥,许以财帛金银的同时,还俯首称臣,这才换来后方的无忧和突厥的支持。正因为对突厥的这种依赖,突厥一直不断欺凌唐朝。
李渊当了皇帝之后,虽然给了突厥非常多的赏赐,但仍然填不满突厥的欲海。
突厥自持其功,每次派使者来长安要财物,都非常蛮横无理。李渊则因国家初建,四海未平,一直忍着,不敢与突厥翻脸为敌。
颉利可汗当上可汗后,更是轻视唐朝。李渊忍无可忍,终于在雁门与突厥兵刃相见。
雁门关
这次的交锋,是因为准备充分,因此大败突厥。
李世民率百骑迎击他一万精骑,颉利退缩不出,继而中了李世民反间计,与突利不和,无功而返,这成了他一生的一个大耻辱,他发誓这次要用李世民的鲜血或降书来洗雪前耻。
踏平长安
03
好几年没有音信的老对手,趁着政权更迭国基未稳之际,又出现了。而且这次来者不善 ,大有一举踏平长安,报几年前雁门之仇的意思。
李世民亲率文武百官,八千骑兵,三万步兵倾城而出,在渭水河南摆开了阵势。
河对岸
颉利可汗在河对面看着唐军熟练地安营布阵,不无羡慕地向军师突利道:“若论策骑拼杀之术,我突厥勇士足以以一当十,只是说到排兵布阵,我们似乎练得少了。”
突利也有些奇怪的说道:“李世民的轻骑兵是从不轻易使用的王牌,今日竟也陈列在阵中了。这是要拼命的架势呀。”
颉利和突利最清楚李世民轻骑兵的厉害。 他的战马不穿盔甲,虽然降低了防护能力,但速度却快了一倍。在“唯快不破”的冷兵器时代,速度往往成了成败的决定因素。所以李世民的这支部队屡立奇功,今日怎么用在正军阵中?
远望
04
李世民一身金黄铠甲,策马越众而出,来到河边,一扬马鞭,长声笑道:“颉利可汗,不知你千里而来,有何贵干?”
突利在颉利身后冷笑道:“大汗,要不然我隔河一箭射死他算了?”
颉利摇了摇头,道:“隔着一条河,距离太远,万一射不中倒显得我们失去了礼数。”
颉利单骑窜到河边,大声道:“听说世民兄荣登大宝,小弟甚为欣慰,不枉你我一番辛苦,此次带孩儿们来,一是为了给兄贺喜,二是塞外苦寒,想请世民克将长安让一块出来,给小弟留个住处。”
颉利可汗
李世民以诚相待:“大漠民风剽悍,非颉利大汗能够统治。但中原 与草原情况迥异。唐朝以仁义治国,与大汗以武力治国不同。你我各司其职,互不侵扰,中原突厥,永享太平,岂不美哉。”
颉利道:“自我一统突厥以来,草原各部落皆来服,人口日多,仅以游牧为生,已不敷日常所用。中原膏腴之地,世民兄汇天地之财,怎忍心坐视我部落穷困潦倒?”
李世民大笑道:“你我昔日并肩作战,情同手足,今日大唐与突厥更为兄弟之邦。我安能坐视不管,只要数目开出,我可逐年派人送到突厥,不劳颉利兄长途奔波。”
李世民此言一出,身边诸将都是一惊,这等于说,大唐要继续每年给突厥纳贡。如此一来,和过去唐高祖时代有何两样?但大家都不敢贸然开口说话。
队形
05
突厥军第一排将士忽然齐声呐喊,马人立而起,前蹄腾空,不等落地,第二排又一声呐喊,勒马而起,一排排传将下去,象波浪一样起伏。颉利看了一眼自己精心训练的成果,问突利道:“你看李世民到底是什么意思?是虚张声势还是有恃无恐?”
突利皱眉道:“ 李世民行军一向出奇制胜,召集他豳州有十万伏兵,渭河南有四万,这与我军兵力大致相当,虽然定不如我军强悍,但李世民怎么肯把实力全都暴露出来?只要他再隐藏十万奇兵,我们就很难对付。”
颉利笑道:“其实刚才李世民小子已经露出求和之意,只要他多出金银玉帛,我们退兵又何妨?不然若他退守高城,我们带粮不多,附近又没什么粮草可抢,十五万人马吃住都是问题。”
突利也笑道:“李世民才刚继位,签个城下之盟已够难为他,我们留个面子给他,下次再来给他找点麻烦。”
颉利手一挥,突厥骑兵齐声喝道:“大汗万岁!”然后静下来,再不发一点声音。
观阵
李世民一看身边诸将有些瞠目结舌,便说道:“突厥兵确实骑射精湛,但你们发现没有,他们以人马掀波浪的,只是最前边的不足一百排,而这些人也是适才练习骑射的人,朕有理由相信,他们只有不足三万人训练有素,其余等不足论道。”
这时,一名突厥将领来到渭河北岸,隔河喊道:“大唐皇帝陛下,可汗请您面谈。”
李世民于是打马向河边奔去。
歃血为盟
06
第二天清晨,当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颉利由突利陪同,李世民由秦琼陪伴,从不同的方向到渭水桥两侧。
按事先约定,双方士兵都退到三百步外。一匹白马拴在桥中央,一边摆有香案。一名大唐礼部官员在吉时以尖刁将白马刺死,用盆接满马血,放到香案上,退了下去。
李世民同颉利两人穿紧身麻布战袍、赤裸双手,缓缓登上渭水桥。在这个时候,他们不约而同的想起了曾并肩作战,在中原作战的情景。造化弄人,那时他们一定想不到,彼此会有这么一天。
辰时到,李世民在盆里蘸了一点马血,颉利同样动作。然后两人将右手举起,慢慢合在一起,两边大唐将士与突厥将士同声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两人各点燃一炷香,插一进香案上的香炉里。李世民朗声道:“大唐天子李世民,谨对天盟誓,与突厥永结兄弟之邦。”颉利亦朗声道:“突厥可汗颉利,谨对天盟誓,与大唐永结兄弟之邦,即刻退兵。”
大军撤退
盟誓即必,颉利再不回头,扭身便走,突利紧随其后。 颉利一声令下,大军启动,天边腾起一片烟尘。
而李世民一直目送着他们,看着他们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茫茫的草原中。
李世民新登基,为了消弭一场可能的战祸,不得不进行有限的退让。但暂时的退让并不是为了苟延残喘,而是为了积蓄力量准备未来再夺回来。
五年以后,等唐太宗派兵征讨东突厥时,神威大将李靖一举擒获颉利可汗,随后西部各部落纷纷归附,共尊李世民为“天可汗”,李世民的声名达到极盛时期。
参考资料:
《旧唐书》·后晋·刘昫等
《新唐书》宋·欧阳修
《资治通鉴》宋·司马光
严正声明:原创作品,禁止非法转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