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句话道出了自古以来多少忠臣良将的悲哀与无奈!在古代,主宰了天下生杀大权的皇帝为什么动辄要大臣死?因为皇帝认为某些大臣会对他后代的江山造成威胁;怎样才能冠冕堂皇地弄死大臣?最好的办法就是制造形形色色的冤案!
本文以刘邦和汉文帝为例来说一说,古代皇帝为何热衷于制造冤案?
刘邦
说起西汉的冤案,头一件当属被称为“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韩信功劳之大,举世皆知,他是秦汉之际最出色的军事家,为刘邦夺得天下建立了汗马功劳。
秦始皇暴毙之后,二世即位,实权却握在赵高等人手中,强秦惨无人道的暴政迅速激起天下民变,短短数年间群雄并起、问鼎天下,到最后只留下楚汉相争。
而楚汉之间还夹着一股了不得的势力,这就是韩信。当时韩信手握重兵十数万,他帮楚,则能灭汉;他帮汉,则能灭楚。而当时韩信手下有人建议他,要么联楚叛汉,要么与汉楚三分天下。
不论怎样,韩信都有足够的实力实现他的目标。但韩信没有听从部下的劝告,而是倒向了刘邦这边,帮着刘邦灭了项羽。在这个过程中,韩信虽然也有过邀功请赏的一些小插曲,但刘邦一答应他的要求,他立即率兵驰援刘邦,最终垓下一战定了乾坤,为刘邦夺得天下。
客观而言,韩信是有足够的实力与刘邦、项羽三分天下的,倘若果真如此,刘邦是奈何不了韩信的。但事实上韩信并没有这么做,以具体事实而论,韩信始终是忠于刘邦的。
恰恰相反的是,刘邦对韩信始终是不信任,始终怀有强烈的戒心的。只不过,刘邦一直在等待机会而已。相比较而言,项羽才是他更为强大的、绝对的敌人;韩信只不过是他潜在的、而且是他能控制的敌人。两相比较之下,刘邦当然是以消灭项羽为主要目标。
但当刘邦一灭掉了项羽之后,韩信就从潜在的敌人变为了现实的、迫切的敌人,这就正如韩信自己后来所感叹的那样: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项羽被灭掉之后,韩信的死期也就到了。
韩信
刘邦趁韩信还没反应过来,就火速率兵到韩信驻地,解除了韩信的兵权,安排韩信到南方楚地去做了一个没有军事力量的小王。韩信的表现是没有反抗,乖乖交出兵权,完全听从刘邦的安排。
事情做到这一步,刘邦仍然对韩信充满戒心和敌意,这也就意味着,韩信的灾难并没有结束,他要想结束灾难,或许唯有一死!果然,没多久,刘邦就执行陈平的计谋,借口出巡云梦,趁韩信不备将其擒拿。
尽管刘邦到陈地会诸侯时,韩信主动献上钟离昧的人头,以表对刘邦的忠心。奈何刘邦铲除韩信的决心已定,韩信主动表忠心也无济于事。所以,即便韩信大呼冤枉,刘邦却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句:有人告你谋反!
接着,刘邦直接押着韩信回洛阳审问,但怎么审讯,也问不出什么有力的谋反证据。韩信名望和影响太大,没有有力的证据,刘邦终究是没有理由就这样杀了韩信,只好把韩信改封为淮阴侯,留在洛阳,让他处于朝廷的监控之下。
韩信被连整了2次,就是傻子也知道刘邦不能容他了,心中的懊丧、愤懑、悔恨之情齐集心头,于是愤愤然说出“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于是,韩信经常称病不上朝。即便上朝,也是满脸写着不满。
心有怨恨的韩信有一次在朝廷上议论大家的统兵能力时,韩信竟然当面说刘邦:陛下不过能统兵10万人,而我则多多益善。此时的刘邦早已不是当年争夺天下的刘邦,而是贵为天子的刘邦,韩信这样当着众人的面说刘邦,刘邦如何能忍?于是,韩信的死期日益逼近了。
公元前196年春的一个夜晚,吕后诈称陈豨叛乱已被刘邦率军平定,令朝臣们进宫庆贺。当韩信跨进大门环顾四周时,只见吕后一挥手,早已埋伏好的刀斧手一拥而上,韩信甚至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当场砍死。一位出色的军事家就这样屈死了。
周勃
再看刘邦的另一功臣周勃,他是刘邦的同乡,从刘邦在沛县举兵反秦时就跟随刘邦,一生征战30余年,先是灭秦,后又平定三秦,接着打败项羽,帮助刘邦夺取天下,一生战功赫赫。可就是这样的人,也折腾得九死一生。
汉朝建立后,周勃又跟随刘邦剿灭反叛的诸侯王,功绩显著,官拜太尉,封为绛侯。刘邦死后,周勃事惠帝、吕后二朝。吕后去世后,诸吕作乱,刘氏江山危在旦夕。多亏了周勃与陈平合力平定诸吕叛乱,迎立汉文帝,保住了刘氏江山。
可以说,周勃再次立下了赫赫功勋。文帝即位后,周勃官拜丞相,受赏5000金,食邑万户。此时的周勃到达了人生的巅峰,凭着盖世功勋而位极人臣,他是当之无愧的刘氏江山的大功臣。
但经历太多的周勃亲眼目睹过汉初刘邦屠戮功臣诸王的血腥场景后,他深为担心自己功高盖主将招致大祸临头,不久便辞相挂印,回到封地绛县养老。因周勃一生经历过太多杀戮,心中时常战战兢兢,紧张到在家里见客时也要陈兵列甲。
当那些郡守、郡尉等朝廷官员来巡视时,周勃还要穿上戎装,命令家丁们手握武器接见他们。周勃却没想到,灾祸从此衍生,有好事者上书朝廷,告发周勃想要谋反。文帝命廷尉审理此案,并迅速将周勃逮捕入狱。
周勃虽是刘氏江山的大功臣,但此时一旦被打入牢狱,便要受到狱吏的百般折辱,你是绛侯又咋地?不过是一牢犯而已!周勃无奈,只好送出千金贿赂狱吏,狱吏这才指点周勃,让他去向太后和公主求救。
于是,周勃又花重金买通汉文帝母亲薄太后的亲弟弟薄昭,薄昭这才向薄太后说情。一日,文帝上朝时,薄太后对他说,绛侯诛灭诸吕时,掌管皇帝印玺、统领精锐之师,那时他不造反,现在屈居一县养老,却来造反?
文帝一听,觉得母亲说得对,这才恍然大悟,周勃这才得以出狱,并恢复了爵位与食邑。文帝算是历史上少有的宽厚、大气的明君,就连周勃这样罕见的开国元勋、四朝重臣,而且为人极为质朴谨慎,都会如此惶惶不可终日,最终还是被诬告入狱,在阎王殿里走了一遭。
倘若不是狱吏指点迷津,只怕周勃也难逃被冤死于狱中的结局,更何况其他人呢?由这里也可以看出,汉初大肆屠戮功臣已经造成了朝廷中人人自危、不寒而栗的恐怖气氛。
往往一个王朝开国之初的皇帝都是非常英明、宽厚的,就像刘邦与汉文帝这样,但即便是这样英明、宽厚的皇帝,他们仍然热衷于制造冤案,从韩信与周勃的冤案来看,其实就是皇帝对他们“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操作而已。
皇帝为什么要给大臣们制造冤案呢?最根本的原因正如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所说的“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只要皇帝认为你的存在对他本人及子孙的江山构成威胁,那你就必须死,皇帝下了这个决心以后,要弄死你最好的办法就是制造冤案!这就是皇帝要制造冤案的根本原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