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不易。如果您喜欢本人的作品,欢迎点击关注按钮,您的支持是我创作最大的动力。
不少人都知道“纸上谈兵”的主角赵括的故事,这位草包将军理论水平与实际水平极不相称,最终落得个兵败身死的悲惨结局。这样一个“饭桶”,为什么能当上将军呢?这是因为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官二代”,他的父亲就是名将赵奢。或许正是因为赵奢这个“太阳”的光芒太耀眼,以至于反射他的光芒的“星星”赵括都被当成闪耀的天才了。
刚正不阿的“酷吏”
尽管出生在赵国,也姓赵,赵奢可不是什么达官贵人。他本来是一名征收田租的基层官吏,为官风格比较刚正不阿。不管是穷困潦倒的贫农,还是连年有余的贵族,该收的税,他都会一点不欠地收上去。
一天,赵奢收租收到了当时赵国著名的贵族——平原君赵胜。或许是当年的经济不景气,收成不好,平原君家余粮也不多,也可能就是想耍耍官威,总之,平原君家没有按时按量地缴纳这笔税款。
赵奢也不是不知道平原君的厉害,但他的原则又让他不能对这事置之不理。他很快就处死了平原君家的几个负责人,作为对其“逃税”的惩罚。
这下平原君可不开心了,他恼羞成怒的下令将赵奢抓到自己府上。
“赵奢,你知道自己为什么被抓吧?”平原君神气地站着,俯视着跪在地上的赵奢。
“我知道。”尽管赵奢低着头,语气却不像是屈服的样子,“我还知道我没有做错什么,之前如果有什么得罪到您的,也不是我的错,我只是依法办事而已。”
“法律也是人定的,”平原君开始绕着赵奢走起来,“在赵国,我说的话是可以成为法律的,而你只能照办。你不能让我失了面子,动摇我的威望!这样的规矩,你都不知道吗?”
“如果法律就是随口一句就能说了算的,那还要订什么法律呢?”赵奢的语气很平和,但也有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即使从您的角度考虑,您今天纵容了您的家人,明天就会有更多的人轻视法律。如果我们的法律成了一纸空文,那我们的国家就没法团结起来。这样一旦打起仗来,我们根本抵挡不了敌国的进攻,到时候您还能守得住这些您今天想要保护的财产吗?同样,法律稳固了,国家也会和平强盛,您的威望不也同样稳固了吗?”
平原君听完赵奢的这一席话,先是震惊,接着嘴角不由得露出了一丝难以掩饰的笑意。他赶忙屏退左右,亲自扶起赵奢说:“没想到你是这样一个德才兼备的好官,我真想收你为门客,但你杀过我府上的人,留在我这里还是不太方便,你这样的人也不像是个池中之物。我会把你推荐给大王,能不能把握住这个机会就看你了。”
赵奢没有辜负平原君的期望。赵王果然很欣赏他的才干,让他管理整个赵国的税赋。在他的治理下,赵国很快就变得国富民强。
独断的军事天才
公元前270年,秦国攻打赵国的阏与,赵奢奉命前去援救。
此时的赵奢因为伐齐有功,已经被封为大将。这次军事行动也是他力排众议才得以实施的,当时连廉颇这样经验丰富的大将都反对救援行动。可以说,赵奢一旦完不成任务,后果会相当的严重。
面对如此巨大的压力,自信的赵奢并没有慌。他离开邯郸不到三十里就开始安营扎寨,并且将寨子修得相当坚固,似乎非常害怕秦军的攻势,不敢轻举妄动。
为了弄清楚赵军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秦军派了个间谍渗透到了赵奢的军营内。
间谍在赵营内待了一段时间,没感觉到赵军有任何进攻的锐气。就在他开始放松下来时,突然被赵奢叫到了中军大帐去。
直到这时,间谍才意识到自己的身份已经暴露了。但他没想到的是,赵奢不但没审问他,还好酒好菜的招待他,说是要让他见识一下“真正的仁义之师”。
最后,间谍被放回了秦营。并向将领报告了赵军“偏安一隅,不思进取”的状况。
得到了一手消息的秦军马上对这支前来救援的赵军放松了警惕,开始集结兵马进攻赵国的另一个叫武安的地盘。
就在秦军还在稳步推行自己的进攻计划时,突然听到了一个坏消息:赵军距阏与已经只剩三十里了。
秦军将领这才明白了赵奢的反间之计,赶紧忙不迭地将军队从武安调回来。
尽管赵奢已经做了很详细的安排,但秦军的速度还是出乎他的意料。现在他的部队远离大后方,如果被两面夹击就非常危险。
这天,赵奢苦恼地在军帐中思考着对策,突然,一名部将进来报告:“有一个名叫许历的军士称要献计。”
“胆子可真大啊!他不知道我已经下了不准提建议的死命令吗?”
“他知道,但他称如果能帮我军取胜,死也无憾了。”
赵奢从这名军士身上似乎感到一点自己当年的勇气来。
“让他进来吧!”
许历进来后,建议赵奢集中兵力严阵以待,最好先占据北边的山头。
“这就是我的建议,将军可以处死我了。”许历平静地说。
“等打完仗回邯郸再说吧。”赵奢回答道。
战况如许历预想的那样顺利,攻不上北山的秦军挤在山脚下干着急,赵奢趁机居高临下地发动攻击,此时阏与城中的守军也偷袭了秦军的后方,最终打得秦军大败而归。
虎父有犬子
赵奢在功成名就后,年龄也不小了。眼看着自己时日无多,便将自己和赵国的未来都寄托在儿子赵括身上。
赵括从小聪明好学,兵书读几遍就能倒背如流,比同龄人都强了一大截,名声很快传遍了整个邯郸城。看到儿子这么有天分,赵奢也十分欣慰。
然而,在一次与儿子讨论兵法时,赵奢发现尽管儿子表面上已经掌握了兵法的诀窍,但他只要假设一些战况变化的场景,赵括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赵奢这才明白儿子并没有真正理解兵法的要领,只是会背个书而已。对此赵奢感到忧心忡忡,他想把儿子带到战场上历练一下,但作为父亲的溺爱又让他放弃了这个危险的决定。
最后,在他临终之际,赵括依然没有真正学会运用那些兵法知识。
“千万不能让赵括上战场!”赵奢留下了这样的遗言,“不仅是为了他,也是为了整个赵国的未来!他把打仗这么严肃的事说得跟儿戏似的,如果让他掌了兵,赵国就要毁了!”
很遗憾,后来的结果我们都知道了,赵王并没有听进去赵奢的意见。赵国最终跟着赵括一块进了坟墓。
结语
赵奢一生功勋卓著,而自己家的名声和国家的命运最终却败坏在了儿子的手上。尽管他一直在试图尽力避免这种情况,但赵国人才匮乏的现状却使得他无力回天。人才培养从古至今都是国之大计啊!
本文系作者自己收集、整理创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