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晚报
“商户欠商场租金已久,现已关停。”一些售卖了预付卡后跑路的商户,门口往往会贴出类似的通知。如果早知店铺欠了租金,消费者肯定会更加谨慎。但记者调查发现,想要提前做个商户的“背景调查”、了解其经营状况并非易事。一些商户含糊其词,商场则不愿告知,而消费者能借助的信息查询平台,内容也不够全面。
20家培训机构
只有一半能告知租期
孩子在蓝色港湾商场的一家培训机构上了两年多舞蹈班,没想到,妈妈李娟(化名)在9月底收到了班主任发来的信息,机构第二天就要闭店了。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李娟有点发懵,之后她还看到了商场的解约清场函,其中提到,机构在2024年1月份,就没有依约向商场按时缴纳物业费等费用,之后的6月、8月、9月又出现了类似情况,机构已经违反了与商场签订的租赁合同,必须闭店。李娟的预付卡里还有一万多元课时费没花完,因为和机构后续的退费沟通不顺,她已经决定起诉。但究竟能不能拿回钱,她心里也没谱。
针对预付卡办卡时可能遭遇的风险,北京市商业联合会曾经发布过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购卡和使用时,应关注商家经营可持续性和经营状况,防范兑付风险。
商家的经营可持续性,消费者的获知途径比较有限。除了商铺租金是否在按时缴纳,《北京市单用途预付卡管理条例》里还提到,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出具载明经营场所租期的凭据。如果预付卡的消费期限超过了租期,就有可能导致风险。
记者以消费者的身份走访了蓝色港湾商场,在儿童馆三层,看到了李娟所报的舞蹈机构,目前已经人去店空,而附近仍有不少培训机构正在营业。
“如果是零基础的孩子,我们推荐先报一对一课程。”一家儿童水育馆的前台告诉记者,这里提供一次一结的课程或者多次课的课包。如果是一次一结,收费将近1000元一次课。而如果报课包,30次课的课包折算下来,每次只要400多元。如此对比,显然课包在价格上更有吸引力。
但报课包,就意味着要承担预付费的风险。记者向工作人员询问,能否告知店铺的租期,但对方表示不太清楚。记者随后又咨询了另外4家机构,有两家表示不清楚,另外两家,一家称“明年到期,但已经续约”,另一家称“到2027年”。
记者随后走访了西城的华睦亲子生活广场、东城的国瑞购物中心和宝达大厦,总共咨询了15家培训机构,有6家明确告知了租期到期时间,有2家称已经续约,有5家表示不太清楚,还有2家的回答比较含混,称店铺“开了很久”。
记者询问的20家机构,告知了租期或续约情况的仅有一半,并且当记者询问能否出示相关凭据时,对方都无法提供。
商场物业称是“机密”
官方平台信息不准
除了店铺的租期,记者也向机构询问了租金缴纳情况。20家机构中,仅有1家相对“开诚布公”,向记者展示了后台的租金缴纳系统。但不知为何,系统里只能查到2022年和之前的数据。
其他机构,有些依然表示“不清楚”,另外一些则变着法地想让记者“放宽心”,有的说“我们是老品牌,肯定不会跑路”,还有的说“我们正常营业就说明租金在正常交,如果我们欠缴租金,商场早就贴封条了。”
但从蓝色港湾商场的解约清场函来看,今年前9个月,李娟报班的机构有4个月都欠缴了商场费用,而商场直到最后一次欠缴才发了解约函并通知关店。“欠缴租金就会被贴封条”这种说法,并不靠谱。
记者问到的租期和租金缴纳情况,基本都是机构的一面之词。想要验证其真伪,还要向商场进行核实。但记者发现,想要向商场物业了解信息并不容易。
记者首先拨打了蓝色港湾商场对外公开的服务电话,称自己想在商场的培训机构报班,可否向物业询问一下某机构的租期和租金缴纳情况。对方称,无法直接提供物业电话,但可以转接诉求,并让记者等待回电,但之后记者并未收到来电回复。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华睦亲子广场,工作人员记录了需求,称会反馈给领导,但之后并没有回音。
而在国瑞城和宝达大厦,记者联系上了对方的物业专员,但得到的回复是,商户的租期和租金缴纳情况属于商业机密,不便透露。
在李娟看来,如果商户出现欠缴租金的情况,商场应该向消费者进行一些提醒。“我是在今年4月续报的新课,如果知道机构1月份就已经欠费,当时肯定就不续了。”对此,北京嘉潍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领表示,消费者的想法可以理解,但目前并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商场必须提醒或告知消费者商户的经营状况。
商户的说辞难以证实,商场又不透露信息,消费者就没有其他获取信息的办法了吗?记者搜索发现,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开设了“北京市单用途预付卡服务系统”,但仅能查询到体育等少数几种类别培训机构的租期信息,文化艺术、科技等类别的校外培训机构查询不到。
此外,该系统的信息覆盖面和时效性也略有欠缺。记者调查的20家机构中,有9家是体育类培训机构,但记者只在系统中查到了其中的4家。其中一家还显示租期于2024年8月31日到期。可记者实地探访时,这家机构仍在正常营业,店员称机构已经和商场续租了五年。
其中一家体育培训机构显示8月31日租期到期,但记者走访时看到机构仍在正常营业,且店员称已经续租了五年。
资金监管账户难查询
有机构竟刻意隐瞒信息
无论是询问租期还是租金缴纳情况,最终的目的还是避免预付费“打水漂”。如果支付给机构的预付费都能得到妥善监管,消费者或许就不必如此大费周章地做“背景调查”。
去年,针对营利性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和青少年校外体育培训机构,北京市文旅局、体育局各自发布了预付费资金监管办法。根据规定,上述两种机构都应开通预收资金监管账户,且预收资金应全部存入账户。
既然存在这种规定,那李娟今年报舞蹈班交的课时费,有没有被监管起来呢?记者向朝阳区文旅局进行了咨询,工作人员称,这家机构是有监管账户的,但机构有没有把收来的课时费存进账户就不清楚了。“朝阳区有一个叫‘预付管家’的预付费监管平台,通过微信小程序可以搜到。平台上能查到的机构,都是开通了监管账户的。如果是在这个平台上报课缴费,钱是直接进入监管账户的。”
记者试用了一下,发现仍能搜到李娟报课的那家关门机构的信息,机构在平台上线了一个5次课、总共3000元的课包。李娟表示,之前从没听说过这个平台,机构也没跟家长们提起过。“他们给家长推销的课包都是40节课的,便宜的也得小两万,我报的级别要23800元。”
李娟报班的机构,在预付管家平台上线的课包和线下推销的课包不同,且销售刻意隐瞒了平台的存在。
除了这家机构,记者在蓝色港湾商场走访的5家机构中,在平台上还能找到3家,而另外的两家,一家查不到,另一家只有其他地址的分店。这3家能查到的机构,在平台上推出的课包也与现场销售人员推荐的课包不符。比如一家书法绘画培训机构,销售人员称课包是40节的,但平台上的课包却只有20节,总价也要低不少。
在东城和西城,并没有区级的预付费监管平台,如何才能知道机构是否开通了预付资金监管账户?记者向东城区和西城区文旅局咨询得知,消费者可以借助教育部推出的“校外培训家长端”App。与预付管家小程序类似,在这款App上能查到的机构,都是开过监管账户的,在App上付款报课,资金也能得到监管。
但记者搜索发现,这款App上的信息非常少,记者在东西城总共咨询了15家机构,在平台上只能找到其中两家的信息。更奇怪的是,记者在华睦亲子广场看到一家机构在橱窗上贴了“已开通资金监管账户”的标识,但在平台上依然找不到。对此,西城区文旅局工作人员回应称,有些机构确实开通了账户,但上线平台的手续还没走完,所以在平台上查不到。
“那其他不在平台上的机构有没有开通监管账户,我怎么才能知道呢?”工作人员答复,政府内部有一个查询系统,可以查到机构的账户开户信息,但这个系统并不对外公开。“您只能先找机构去问,拿到账号信息之后,再打电话跟我们核实。”
北京晚报 记者 莫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