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阿姨今年68岁,十分重视自己的健康。
早些年,有朋友建议她每天服用一片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张阿姨家中没有阿司匹林,但由于女儿时不时会痛经,所以家里常备布洛芬。
张阿姨心想这两种药都是同一类药物,效果应该也差不多。况且女儿也不是每月都吃这药,药片放久就过期了。要是自己每天都吃一点布洛芬,不仅能够预防中风,还能避免浪费,真是一举两得。
可最近,张阿姨渐渐发现自己力不从心。
早上出去买菜,上两层楼都气喘吁吁。她心想:“年纪大了,体力肯定不如从前吧。”
但在几天前的一次晨练中,她走着走着就突然觉得胸口一阵闷痛,甚至有些喘不上气来。朋友赶紧将张阿姨送去了医院。
检查结果出来后,医生语气凝重地对张阿姨说:“您心脏功能受损,甚至出现了早期心力衰竭的症状。您平时有没有长期服用什么药物?”
张阿姨愣了一下,连忙答道:“我每天都吃布洛芬。医生说阿司匹林能预防血栓,布洛芬和阿司匹林是同一类药物,我想它们作用应该差不多。”
医生摇了摇头,解释道:“虽然两种药确实药理机制相似,但对心脏的影响差距可大了。尤其像您这样年纪大的人,很多药物长期服用都有可能增加心脏负担,导致心力衰竭的。”
张阿姨惊讶地睁大了眼睛:“这药不是保护心脏吗?怎么还会害了我的心脏?”
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可能增加心脏负担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主要用于缓解疼痛、退热和抗炎。在这类药物当中,阿司匹林最为人熟知。这是因为阿司匹林除了消炎和止痛,还具有一定的心血管保护作用。
当心脏动脉受损时,血小板会聚集在受损部位形成血栓,阻碍血液流向心脏,引发心脏病发作。尤其是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由于血管本身就狭窄,血管栓塞的风险更高。
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的凝聚,减少血栓的形成,从而降低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
但是,对于健康人群来说,我们并不建议大家通过服用阿司匹林来预防疾病!单从药理机制的角度来看,阿司匹林似乎是对心脏有益而无害。然而,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是多方面的。它虽然能能预防血栓,但就好比:一篇研究指出阿司匹林可能会诱发心力衰竭。
2021年11月,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旗下期刊ESC Heart Failure发表了一项研究,揭示了阿司匹林可能增加心力衰竭风险的事实。研究显示,在有至少一个心力衰竭危险因素的人群中,使用阿司匹林可能会使心力衰竭发生率增加26%。
这项研究认为导致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肥胖、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在有以上风险因素的人群中,服用阿司匹林的人比不服用的人更可能发展为心力衰竭。
研究团队分析了来自西欧和美国的30,827名高危人群数据,这些人群在研究开始时没有心力衰竭的病史。
经过5.3年的随访,1,330名参与者发生了需要住院治疗的心力衰竭。在考虑了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吸烟、酒精摄入、血压、胆固醇水平等因素后,阿司匹林的使用仍然与新发心力衰竭具有独立相关性。
即便在排除了有心血管疾病史的患者后,研究依然发现阿司匹林使用者的心力衰竭风险增加了27%。这表明,即使是那些没有心血管疾病史的人群,阿司匹林的长期使用也可能与心力衰竭的发生存在一定关联。
其他NSAIDs药物也被发现长期服用可能导致心力衰竭。
早在2016年,一项大规模研究就揭示了NSAIDs类止痛药与心力衰竭之间的关联。
这项研究对超过800万名患者的健康记录进行了分析,发现那些在两周内使用过NSAIDs的患者,其因心力衰竭住院的风险增加了19%。
在这些NSAIDs药物中,双氯芬酸引起心力衰竭的风险较高,而布洛芬算是风险较低的药物。如果长期高剂量服用这些药物,心力衰竭的风险会进一步增加。
NSAIDs之所以会增加心力衰竭的风险,是因为它们会导致肾脏保留更多的盐和水,从而增加体内的液体负担。
这种效应可能会导致血压升高,加重心力衰竭。
此外,NSAIDs还可能削弱一些降压药物的效果,例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和利尿剂,使得血压控制更加困难,进而恶化心脏功能。
不论是阿司匹林、布洛芬,还是其他NSAIDs药物,尽管它们在短期内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和炎症,但长期使用不可避免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因此,在使用前最好先咨询专业医护人员。科学地选择药物和剂量,才能有效降低风险,保持心脏健康。
降压药使用不当,也可能伤害心脏
高血压会增加心脏的工作负荷,心脏需要更用力泵血以克服高压。长此以往,心肌会逐渐变弱或变僵硬,最终可能导致心脏衰竭。
降压药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帮助心脏减轻这种负担,从而预防心脏功能不全。
降压药物能够直接降低血压,减少血管阻力,使得心脏泵血时所需的压力减小。血压的降低可以避免心脏持续处于过度工作状态,保护心肌细胞不受到损伤。
多项研究表明,做好血压管理能够显著减少心脏衰竭的发生率,尤其是在高血压合并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的人群中。
常见的降压药物主要包括五大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
虽然它们都能降低血压,但每种药物的作用机制有所不同。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出版的《成人高血压药物治疗指南》建议高血压治疗先使用ARB或钙通道阻滞剂类药物。如果用药后血压还未达标,再增加利尿剂。
ACE抑制剂和ARB类药物的作用靶点均是具有强烈收缩血管作用的血管紧张素Ⅱ。
前者ACE抑制剂(如卡托普利)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形成,扩张血管,减少血管阻力。而后者ARB类药物(如缬沙坦)则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受体,达到类似的降压效果。
这两类药物主要影响血管,不太可能影响心肌细胞功能,副作用也较小。这一优势不仅让它们成为高血压治疗的一线用药,还可以用于治疗某些类型的心力衰竭。
然而,并不是所有降压药都能用于治疗心力衰竭,某些药物甚至会导致这一心脏问题。
钙通道阻滞剂通过阻止钙离子进入血管壁平滑肌细胞,从而放松血管,降低血压。常见的钙通道阻滞剂有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等。这一药物并不建议用于治疗心脏衰竭。
这是因为心肌细胞上也有钙离子通道。这类药物能放松血管,但也可能进一步削弱心肌的收缩能力,减缓心率,导致心脏无法有效泵血。
因此,虽然钙通道阻滞剂在管理高血压方面非常有效,但它们并不适合作为心力衰竭患者的首选药物。
另一个对心脏有负面影响的降高血压药物是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与上述作用于血管的降压药不同,这种药物针对的心脏细胞上的靶点。
它通过阻断肾上腺素的作用,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从而减少心脏耗氧量和压力。
这类药物通过减少心脏的输出和降低心肌耗氧量来保护心脏,但也因此抑制了心脏的收缩功能,尤其在剂量过大或患者已经有心脏功能减退时,可能会使心脏无法有效泵血。
虽然β受体阻滞剂在控制高血压和治疗心律不齐等心脏病方面有显著效果,但如果使用不当,可能导致心脏衰竭或加重已有的心衰病情。
特别是在存在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中,β受体阻滞剂可能导致心脏无法应对日常的血液需求,从而诱发或加剧心衰症状。
尽管如此,对于大多数患者 β受体阻滞剂仍是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只是在使用时需要严格遵医嘱,合理控制剂量,像心脏衰竭这类不良反应还是可以避免发生的。
降糖药物或加剧心脏负担
近年来,糖尿病患者逐年增加,尤其是中老年人群,成为了糖尿病的高发群体。
随之而来的,是糖尿病并发症的增加,特别是与心脏健康相关的风险。许多糖尿病患者需要通过服用降糖药物来控制血糖水平,但一些研究表明,某些降糖药物可能会加剧心脏的负担,特别是增加心力衰竭的风险。
2型糖尿病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通常与肥胖、胰岛素抵抗等因素相关。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较高,长期的高血糖状态会损伤血管,增加心脏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一篇发表在权威学术杂志《Diabetes Care》的研究数据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远高于非糖尿病患者。
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降糖药物不仅要控制血糖,还需要考虑其对心脏的影响。当患者存在一定的心脏问题,医生通常会谨慎使用噻唑烷二酮和磺酰脲类药物。
噻唑烷二酮药物(如罗格列酮)虽然能够有效降低血糖,并减少某些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但它们同样增加了心力衰竭的风险。
于2005年在《Lancet》上发表的一项专门针对2型糖尿病伴有血管疾病的患者展开的大型随机对照试验PROactive研究结果显示,吡格列酮能够显著减少所有原因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和中风的综合发生率,但心力衰竭住院率却显著增加。
这主要是由于这类类药物会导致水潴留,增加体液量,从而加重心脏的负担。因此,医生通常会避免在已有心室功能下降的患者中使用这类药物。
磺酰脲类药物通过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来降低血糖水平,常用于治疗糖尿病。然而,一些研究发现,这类药物可能会增加心力衰竭的风险。
例如,一项发表于《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的研究比较了磺酰脲类药物与二甲双胍在心力衰竭和心血管死亡风险方面的差异。
这项研究由范德比尔特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于2017年开展,分析了2001至2011年间近8万名使用磺酰脲类药物和12万名使用二甲双胍的糖尿病患者的数据。
结果显示,使用磺酰脲类药物的患者,其心力衰竭住院和心血管死亡的风险显著高于使用二甲双胍的患者。研究还发现,磺酰脲类药物每年会额外增加4例心力衰竭住院或心血管死亡事件。
此外,磺酰脲类药物还容易引起体重增加和低血糖,这些不良反应对于已有心脏问题的患者而言可能是危险的。因此,对于有心力衰竭风险的患者,这类药物可能不是最优选择。
大家记住:很多药物对年轻人没有明显危害,但对老年人可能影响重大。
上述药物或许能够帮助中老年人控制某些慢性疾病,但长期服用却可能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药物的使用是一门精细的科学,在长期服药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定期检查身体,听从医生建议,合理调整药物种类和剂量。这样才能既控制病情,又避免心脏衰竭等副作用发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