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又是大凉山,“视觉贫困”为何触动公众神经
近日,一段关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男孩因贫辍学卖苹果供兄上大学的视频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引发不少人同情。官方迅速辟谣,揭露这是一起摆拍事件,拍摄者支付费用以博取关注。此前,东北雨姐、大凉山假公益团队等案例已多次被曝光,利用“视觉贫困”,编造悲惨故事,骗取公众同情与捐款,随后将资金挪作私用或进行非法活动。这些事件揭示出一种普遍的卖惨营销现象:利用公众的同情与猎奇心理,虚构或夸大悲惨情境以博取流量与关注。
在昔日贫困地区已逐步摆脱贫困、走向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为何如今仍频现这种“视觉贫困”的虚假营销景象?其背后的驱动力究竟何在?
卖惨营销的核心驱动力无疑是利益。主播通过编造悲惨故事,能够迅速吸引粉丝与流量,进而在直播带货中赚取高额利润。这种低成本、高回报的模式诱使一些人铤而走险,挑战道德底线。同时,MCN机构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它们运用流水线作业模式,从人设塑造到流量变现,构建了一套成熟的商业模式。
除了利益驱动外,社会心理与认知也是卖惨营销得以成功的重要因素。在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往往偏好新奇、感人且简短的故事。卖惨营销便巧妙地利用了这一心理,通过编造或夸大悲惨经历,吸引公众的注意与同情。如本事件中的“家境贫寒”“供哥哥上北大”等元素,便构建了“因贫失学”“寒门难出贵子”的悲情叙事。加之公众对网络信息辨识能力有限,易为虚假故事所打动,这一心理与认知弱点被不法分子所利用,成为其进行卖惨营销的有效工具。
公众对欠发达地区认知的滞后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卖惨营销。部分公众因信息获取渠道受限,难以及时了解欠发达地区的最新发展动态。而欠发达地区自身信息传播能力相对较弱,难以向外界展示其真实情况和发展成果。这导致外界对欠发达地区的认知往往停留在过去的刻板印象上,“落后”“贫穷”等标签在公众心中根深蒂固。此外,社交媒体等平台上关于欠发达地区的讨论易被放大,片面或情绪化的言论可能主导舆论场,进一步加剧了公众认知的滞后性。信息传播的不均衡、刻板印象的持久性以及舆论的放大效应,共同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使其得以利用同情心编造或夸大悲惨故事进行骗捐或推销活动。
在上述背景下,农产品领域成了不良商家利用公众认知偏差进行欺诈的重灾区。由于农产品生产抗风险能力低,滞销现象频发,不良商家便利用网络上的真实报道进行移花接木式宣传,使消费者难以辨别真伪。在同情心的驱使下,消费者易冲动消费,从而让不良商家获取暴利。
不久前,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1个月的“清朗·网络直播领域虚假和低俗乱象整治”专项行动。本次专项行动聚焦5类核心问题,第一项就是针对编造虚假场景及人设、无底线带货营销的现象。当前,网络空间内泛滥的跨地域悲情与虚假营销,对水果产地市场监管部门及果农而言,应对显得力不从心。以此次事件为例,当地有关部门虽表明立场,欢迎正规电商助农,但面对虚构人设、伪造扶贫场景等“卖惨营销”,仅凭声明难以形成有效震慑。治理此类营销乱象,需政府、网络平台、公众及社会各界协同作战,强化监管,让造假者付出更加沉重的代价。(杨馨仪)
来源:中国青年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