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日前,“今日闵行”携手“闵行教育”,共同发起“我在闵行当老师”庆祝第40个教师节·分享您的教育故事主题活动,邀请全区老师共同参与,分享自己在日常教书育人中的点滴故事。
今天,让我们一起聆听上海市古美学校吕晓明的讲述。
因为一位“不速之客”的到来,我们之间产生了“礼尚往来”的情谊,从“令人头疼的礼物”,到后来发现“其实,你才是最好的礼物”。接下来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我和阿坤的故事。
阿坤是个爱看图画书,脸上总是有阳光般的笑容的大男孩,他在七年级的时候转到我们学校。他呀,上课玩橡皮,玩硬币,拿电话手表反光照别人,一刻也不停,每天都是电力十足,能量满满,尤其对虫子一类的生物很感兴趣,时常搞些恶作剧。这不,英语课的时候,就听到小雅一声尖叫:“啊,蜜蜂!”班里顿时炸开了锅,阿坤又是抓又是扑,最后还把蜜蜂肢解了,当成战利品吓唬同学。
喜欢捉虫也是孩子的天性,有自己的兴趣其实蛮好,这或许就是教育的契机。不要怕遇到问题,我其实也怕虫子,但换个角度想,为何不借此机会让他亲近自然,读懂自然呢?他蛮可爱的,再想想办法吧。
鲁迅先生笔下的百草园里有鸣蝉、黄蜂、油蛉、蟋蟀,有趣生动,而我从来也没有分辨得出。为了拉近与阿坤的距离,中午我来到学校的小树林里寻蝉蜕,微风中混着淡淡花香,此时虫鸣声一片,我不觉得紧张起来,硬着头皮壮着胆子终于在一棵树上找到了一个完整的蝉蜕,我欣喜若狂,小心翼翼地把它用盒子装好。
放学后,我找到阿坤,他低着头,当我把“礼物”放到他手上的时候,他很诧异,当看到里面是一个蝉蜕的时候,他笑了,说:“老师你不是最怕虫子的么?”“是呀,可是你喜欢啊!” 我们都笑了。后来,他给我拿来了一个没有成功脱壳的蝉,说其实蝉蜕他家里有一大堆,但这个最特别,让我一定收下,还说这是礼尚往来。自此,办公室里多了一个身影,他常常和老师与同学讲有关捉虫的趣事,但不再搞恶作剧,脸上的笑容也更加爽朗。
“大自然”这本书比看起来更有意思,忙碌的我们何曾停下脚步,去好好欣赏过?阿坤,谢谢你,启发我。
阿坤的学习基础比较弱,但喜欢读有拼音、有图画的书,我于是送了他本带画的《昆虫记》,他很喜欢。而他更喜欢实践,正巧,科学课在探究蜗牛,《白玉蜗牛饲养指南》就成了他的掌中书。阿坤每天回到家盯着蜗牛能看半小时以上,他围绕“蜗牛最喜爱的食物”进行探究,分别对菜叶、胡萝卜、土豆、苹果、莴苣、小葱等进行实验,经过几天的观察,他发现比起菜叶子,蜗牛更喜欢吃苹果。
他很开心并在科学老师那里得到证实——蜗牛更喜欢甜食。他很开心,那么多天的观察没有白费。这下他更来劲了,我就鼓励他把整个探究过程变成微演讲在班级里宣讲,在班级专门开设“阿坤小课堂”,把自己的探究故事与同学分享。原本他最头疼的就是写文章,但是写起《蜗牛日记》来,他的文字总能让我忍俊不禁,他也慢慢找到学习的乐趣,同学们对他刮目相看,纷纷找他探讨,在班里激起了昆虫探究热潮。
看到孩子们在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中收获理智的快乐,可爱的岂止只有小虫子呢。阿坤,谢谢你,唤醒我。
后来,我把他写的《蜗牛日记》交到阿坤妈妈手上时,我说:“您把他教得很好,他是个会观察会思考的孩子。”她紧紧地握住我的手,激动地说:“应该谢谢您,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礼物。”我看到阿坤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真为他感到骄傲!其实,你才是最好的礼物。
有时候原以为一团糟,但换个角度想,既然拆不开何不剪开,相信属于你的礼物一定会来的!
供稿:区教育局
编辑:臧尊
初审:陈依婷(实习)
复审:何婷婷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