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儿童的善意和友好,彰显出城市的温度,更是人民城市理念的生动实践。杨浦在推进儿童友好先行实践区的过程中,除了硬件设施建设,不断从细节处入手,认真倾听“1米高度”的声音,让儿童融入、参与城区治理。
近日,20多名8至10周岁儿童走进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通过游戏模拟亲身参与社区规划的过程,将他们眼中的“完美社区”亲手搭建成型,为创建儿童友好型社区提供了新的灵感。
社区用地宾果游戏
让孩子们自由表达
“我觉得自己生活的社区车子太多,道路太窄了,”李依宸很骄傲自己成为一名“小小规划师”,可以自由设计、亲手搭建自己理想中的完美社区。
“我希望社区按照中等体量的大小来设计,因为太大的话我要走很多路,社区太小的话就感觉很拥挤,”他一边搭建一边解释自己的想法,特别强调要让工厂离居民区远一点,绿色环保的理念已经在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
为了切实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与发展,需要将儿童作为社区环境的联合设计者,让儿童参与到社区环境的规划与建设中,举办此次活动的杨浦区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对社区中微观空间的建设提出需求,儿童也应当参与到社区整体空间的规划建设中。
因此,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合作下,本活动旨在与儿童共同开发一种适用于儿童参与社区规划的参与工具,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儿童的能力,使儿童成为充满活力和有影响力的城市居民、社会公民。
“我们设计了这次的‘社区用地宾果游戏’,让儿童能够表达自己对社区的看法和愿景,为创建儿童友好社区提供真正的儿童视角;同时,也能培养儿童的技能,使其能够表达自己的需求;让儿童参与城市发展,试图从小培养公民意识。”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乡规划专业21级本科生王靖瑀表示。
活动开始时,大学生志愿者通过意象场景展示向儿童介绍了住宅用地、商业服务用地、工业用地、社区管理和服务用地、道路和绿地等多种土地利用类别。这一环节帮助儿童了解基本的城市规划概念。
儿童通过识别诸如银行、超市、游乐场等词汇,判断其属于哪种用地类型。随后,向小朋友们展示杨浦区内的实际场地照片,包括杨浦滨江、江湾体育场、大学路、鞍山新村等杨浦区居民生活活动的主要场所,让儿童判断用地类型并猜测其位置。
活动的志愿者大学生们引导孩子们使用笑脸和哭脸贴纸回答问题,表达对不同地点的喜好和期望。这不仅激发了他们的兴趣,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土地利用的多样性。
孩子们搭建出
“15分钟社区生活圈”进阶版
每位儿童获得一块A4大小的泡沫板和多种颜色的立方块,方块颜色分别代表不同的土地用途。儿童在板上搭建出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社区形态,并标出自己家的居住位置。通过线团、立牌和贴纸等材料,儿童们模拟出不同的生活场景,思考社区生活中的细节。孩子们纷纷面对自己构建的理想社区展开想象,选取场景规划自己的日常活动。
“这是我搭的社区场景,最中间是一个公园,这里是一条小溪。我把工厂放在最里面,这样可以不影响到大家的生活,然后我还在这里建造了小学、中学,还有社区服务中心提供服务。还在这里搭建了大超市。超市、快餐之类的商业店,还有很多的住宅楼。”“小小规划师”陆宇鑫向记者展示自己的设计规划成果。
王靖瑀告诉记者,由于近年来“15分钟社区生活圈”理念的普及,孩子们对社区的理解很潮流很前沿,“今天孩子们的思路都很好,从今天大多数孩子们的排布表现能看出来,他们已经不再拘泥于原来的传统理念,而是希望在社区里能融合使得生活更加便捷的一切元素。”
此次活动不仅让儿童在实践中学习了城市规划的基本知识,还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游戏模拟亲身参与社区规划的过程,孩子们增强了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创建儿童友好型社区提供了宝贵的儿童视角,也为未来的城市发展培养了具有公民意识的年轻一代。
(来源:上海杨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