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邀请在旺苍要上一节课,预先的联系是:本地老师上一节我上一节,同课异构;我不选课不挑课,老师上到什么地方我就上什么课。
我对上这样的课有一个自我要求,不能化太多的时间精心准备,不要上成表演课。我要站在一线老师的角度用一线老师平常的准备时间来上常态课(这是观课议课对上课老师的一个建议),我预先也不做太多的准备(实际上也没有时间做太多的准备)。所以,预先的沟通是不足的。我的教学观念是“教师从思想提供者转变为思想促进者,教学从提供思想到促进思想”,基于这样的思考,我预备的课件是:
嘉川小学是旺苍的一个乡镇学校,观察宋连华老师上《精卫填海》,老师和同学们都很不错,我在观察中改进了设计,把原来的PPT内容换成了“说一说精卫填海会遇到什么困难,想象一下她会怎么想,怎么做?说说这样的精卫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形象?”后来证明这个改进起到了推动后面教学的作用,谢谢宋老师!
和要上课的同学们见面,我才发现同学们已经学了这节课。后来我想明白了其中的原因,这个学校的一个年级三个班,宋老师要在这样的情况下上一节公开课,她需要在其他几个班试讲,这个班应该上过的完全可以理解。这使自己获得了一个新的经验:在一所规模不大的学校,和本校教师同上一节课,要考虑到会遇到上过的情况。
发现同学们已经学过,认字、读课文、理解课文学生都会了。这让自己有一点懵,不知道自己后面30多分钟要教什么?后来想就跳过第一、第二项学习活动,直接进入第三项学习任务“说一说精卫填海会遇到什么困难,想象一下她会怎么想,怎么做?说说这样的精卫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形象”。
在同学们交流中,我注意引导同学们对遇到的困难分类:一是树枝可能有刺会伤人(学生首先提出这样的问题,这是在农村生活孩子才会有的经验);二是灾害性天气(这是同学们容易想到的,大概也是上一节课同学们学过的);三是可能不被别人理解,也可能被嘲笑(这是我引导出来的。在这里我想和“愚公移山”联系起来,但同学们还没有学过愚公移山,这里有我这个非小学语文教师教材不熟悉的问题)我和学生有这样的对话:“你一只小鸟,东海那么大,你怎么可能把它填平?”学生说:“只要我坚持,就可以把填平。”我接着问:“只要坚持,就一定会成功吗?”一位同学说:“坚持不一定成功,但不坚持一定不能成功。”(说得真好)再进一步讨论,我引导同学们意识到:坚持不一定能成功,但如果是自己认为该坚持的而且又是有意义的,即使不能成功也要可以坚持,这种坚持就是英雄主义的体现。(想起来,这对我们老师来说也是这样,我们做教育不一定能够改变每一个学生,也不能对教育环境的影响和改变有太大的希望,但教师要有一种英雄主义的精神,即便结果不是很理想,但如果是我们应该坚持的,我们就应该坚持,可以参看教育也需要英雄主义的气质)。另外,从西山到东海的距离讨论,花了一点时间,有点出乎意料。
上午给厦门思明区的骨干教师讲过课。匆匆赶到德阳衡山路学校(他们在读我的《观课议课与教师成长》),下午观察一节初中语文课,带语文组的老师做一节观课议课的议课,然后是讲座。讲座结束,从德阳到,绵阳,再由绵阳转汉中。现在车上。文字就这样匆匆的了。
看到李小平老师转来厦门思明区骨干教师的总结的图片。是的,一起嫩绿,一直嫩绿:
上了一节课,大致这样记录一下。课大概可以通过录像看看,需复制到浏览器中打开:
https://www.scgywcjy.com/yskt/h5/#/play/1846399003223130112?bureauId=532978158010503336&jd=0(时段在下午2:20以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