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本报报道了上海作家侯宝良先生和母亲一道住养老院的故事,引起了不少市民的关注。在报道之后,一石激起千层浪,侯宝良受邀走进电视台都市频道做客,探讨养老新模式。
金秋十月,我们邀请侯宝良先生再次走进新闻晨报·周到《上海会客厅》节目,讲述他二十年文学之路,同时给即将退休的市民朋友分享其个人建议。
《上海会客厅》节目
侯宝良今年虚岁74岁,他是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2024年是这位老人进入写作圈的第二十个年头。
侯宝良从小喜欢文学写作,有文学梦想,在他看来:“如今回眸这些年来我跋涉在文学的征途上,这些小文就像铺就弹街路的小石块,记载着我的行迹。我仿佛又来回行走着这条颠簸的弹街路上。”
侯宝良走进新闻晨报·周到《上海会客厅》节目
有相熟的朋友这样评论侯宝良二十年来的文学之路:
宝良一路走来,实属不易。不过,他出于对文学的热爱,锲而不舍,不畏别人的讥讽与嘲笑,他走自己的“弹街路”,终于实现自己的文学梦想。有道是,“梅花香自苦寒来”,宝良的执着,坚持,最后硕果累累,经过多少苦,不正是“苦寒”锻造出来的吗?
侯宝良记得自己最初的那几年,他一直渴望能在上海报纸上刊发自己的文章,但结果全是徒劳无所得。有一次,他接到一位报社副刊编辑电话,编辑非常直率地在电话当中表示:“来信收到,我劝你不要再写了,我们报纸不缺稿件,没有新、奇内容的稿子不要投了,去投投区报或者单位的黑板报吧。”他还劝说侯宝良:“写稿辛苦,没用就是浪费时间。”
编辑的这番话当年让侯宝良羞愧无言。不过,侯宝良知道勤能补拙的道理,他把编辑的话当作自己的激励,并克服了浮躁的情绪,继续笔耕不辍,捕捉自己身边敏感点,而文章慢慢开始在报纸上露脸了。
2009年至今,侯宝良仅在晚报就发表167篇文章,可以说是高产作者,其中以“夜光杯”版面最多。而如果从在报纸上刊发的段落文字算起,那是2004年4月的一次讨论,恰好是二十年前。
2011年,“夜光杯”开出了沪语版面“上海闲话”,对沪语非常感兴趣的侯宝良写了一篇“搿拉【我们】浦东人”。当时的责任编辑吕争收到稿件之后,曾与侯宝良进行过一次沟通:“侯先生,侬搿篇文章字数要接近1500字,能否删减一些。”不过,侯宝良觉得要保留文字内容的完整性,坚持不做删减,这篇沪语文章最终还是全文发布,占了很大一部分版面,编辑还专门为文章配了插图。
2011年5月24日,“上海闲话”版面刊发“搿拉【我们】浦东人”
2013年,侯宝良接到一位报社编辑的电话,原来这一年恰好是上海书展10周年,上海书展办公室与晚报联合举办《我与上海书展十年》征文,共收到505篇征文。侯宝良的一篇文章获得二等奖,被选入新书当中。
2013年当年,侯宝良加入了向闵行区作家协会,正式成为一名作协会员。2016年,他向上海市作家协会提出申请,当年5月份加入市作家协会。2018年加入中国散文学会。“刚刚加入区作家协会时,那些专业作家,很多人都写了几十年了,我看到这些作家时会有一种仰望的感觉。心里暗暗鞭策自己,要多交流,向这些作家学习。”侯宝良说。
侯宝良历年来获得的荣誉证书和奖状
侯宝良投稿并刊发的部分杂志
近年来,侯宝良开始提升自己,向要求更高的杂志投稿,已在《山海经》《世纪》《上海滩》《格调》等杂志发表了不少文章:
杂志和报纸不同在文学性的表达形式上更细腻。如果讲小文章是 “弹街路”的小石块,那么杂志上的文章好比石板路上的条石。作为行走者,能涉足其中自然非同凡响。当初我可经常收到编辑退稿:“此稿不宜杂志刊用,建议投其他报纸。”我悟出是长期拘泥在撰写报纸的习惯所致,要适应杂志的特质,必须要脱胎换骨重新学习,我就常去孵图书馆翻阅各种文学杂志,揣摩其中创作技巧,受益匪浅。
侯宝良出版的散文集和评论集
这些年,侯宝良已经出了五本书,包括散文集和评论集,其中,散文集《弹街路》已经出到第三卷。有意思的是,这些年当中,侯宝良获得的各类征文比赛得奖证书就有八十多张,他告诉记者,“10月22日收到通知,自己又获一个二等奖,下个月18号到上海教育电视台去做访谈节目。”
因为这些年一直照顾母亲,侯宝良也非常关注市民的养老问题,在6月份接受本报采访之后,他又写了一篇《养老机构“家庭化”》。在他看来,为老人选择养老院除了考虑性价比,也要考虑到亲情和孝道这些中国人非常注重的因素。春节那段时间和母亲一道在养老院住包房,让老人开心,非常值得。
侯宝良与母亲在养老院包房拍摄的合影
前几天,侯宝良98岁高龄的母亲离开了人世,他告诉记者,自己正忙着善后事宜:
母亲的葬礼,就我们家属亲友十人参加,简单朴实,一切按殡仪馆规定流程进行。我作了唯一一次追悼会的即兴口述,追溯慈母一生的辛劳及抚育我们艰辛……在晚辈们“一路走好”的悲切呼唤声中,我泪眼婆娑跪地不起,目送灵柩抬上灵车,渐渐远去……
“以前一有好消息我总是先与老妈分享,从此没有倾诉对象了。”对于侯宝良来说,他与母亲在养老院包房的那段时光成为永难忘却的一段人生记忆,他也感谢晨报将这段故事做了记录。
对于自己在退休之后能圆梦文学梦想,侯宝良表示:
2011年退休时,我觉得自己有可以白相的东西——写作,真正可以做到人生下半场的无缝链接,所以婉言谢绝了当时单位继续留用的邀请。我觉得人生价值在于不断攀升,“活到老、学到老”才是新时代老人的坐标。人是要有点精神的,生活才有动力。
对于即将退休的朋友来说,侯宝良个人建议:
有些朋友到了退休之后,可能会陷入迷茫,感觉没有方向。我的经验是在退休之前,要抓住自己的兴趣热点,建立自己明确的生活目标,不能到退休时就得过且过。只有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不断的进取,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各位市民朋友,你会如何规划自己的退休生活,欢迎在评论当中留言与我们一道分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