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添加完猪饲料、清扫干净圈舍后,就回到宿舍休息,这个操作既简单又不太累的工作,苏永祥很是珍惜。
“多亏在二表哥家找到这份工作,不然又要出远门打工了。”六枝特区新场乡高峰村村民苏永祥开心地说,这个工作安逸,离家近工作又不累,每个月4700元的工资准时拿到手,日子是越过越好了。
苏永祥口中的二表哥就是贵州二表哥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二表哥公司),由公司董事长王金涛创建。
2016年,王金涛毅然辞掉广东年薪60万元的稳定工作,回到六枝特区开始养猪。
当年9月,养猪场在平均海拔1650米的新场乡松坝村毛草坡组“开张”了,注册成立二表哥公司,员工包括他在内2人,养殖20头能繁母猪,他从一名高管跨界当上了“猪倌”。
创业道路是曲折的,创业中面临缺水、缺电、缺路。缺水找拉水车拉水一车水400元;缺电自己发,前后烧坏了20多台发电机;运送建筑材料和玉米饲料的车辆经常陷在路上……当地党委、政府得知这一情况后,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解决了水、电、路等问题。
经过八年的发展,二表哥公司从只有2名员工、20头母猪的“小作坊”发展成为拥有员工73名、能繁母猪3000头的规模猪场,产能扩大了150倍,一跃成为全省最大的黑毛猪养殖企业,并且还是“贵州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省级扶贫龙头企业”“省级生猪活体储备承储企业”“粤黔协作‘一县一企’农村劳动力稳岗就业基地”“省级无非洲猪瘟小区”“部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和“国家级无非洲猪瘟小区”。
“公司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除得到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外,也得到当地老百姓的支持。”王金涛坦言,公司的发展得益于党的好政策和所有员工的艰苦奋斗,同时也离不开当地百姓的大力支持。因此,我们要把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回馈地方作为应尽责任。
为带领一方百姓脱贫致富,王金涛从建猪场开始就以当地劳动力为主。从2016年到2022年,猪场建设期间,基地一期(育繁种场)建设项目,每天临时性务工30余人,80%是农村贫困户,人均月工资在3000元以上;基地二期建设项目,每天临时性务工40余人,务工报酬小工120元/天、大工150元/天;基地三期建设项目,每日临时性务工达到30人以上,全年临时性务工工资达到100余万元。
猪场建好后,饲养员也以当地劳动力为主,通过培训后上岗,目前公司有员工73人,当地劳动力占到一半,让农村劳动人口不出远门也能务工赚钱,同时也能从中学到一定养猪技术。公司成立以来,累计招聘当地劳动力400余人,不仅增加了收入,拓宽了视野,而且学会了算账、建筑、养猪等各方面的技能,给乡村振兴培养了一批“土专家”“田秀才”。
“二表哥公司开始建设猪场时,就与当地政府和农户通过土地、资金、资产等形式与当地农户进行利益联结,通过联农带农促进乡村振兴。”王金涛说,二表哥公司育繁基地及养殖小区流转土地2411亩,每年流转费35万元,受益农户411户。
二表哥公司发展壮大得益于“基地+养殖小区+农户”的合作模式。六枝特区出资建设养殖小区,公司以固定分红的形式承包养殖小区饲养生猪,实现“五统一”:统一发放猪苗、统一模式饲养、统一技术服务、统一疾病防治和统一产品回收(保底回收),对“凉都跑山猪”的优良品种进行有效管理与开发。2018年到2023年,二表哥公司共向利益联结主体分红1646万元,受益农户7970户2.5万人。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对于未来发展,王金涛充满信心,计划采用“公司+基地+农户+连锁店”的经营模式,逐步建立从育种、养殖到销售的产业链管理体系,实现“从产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监控,做大做强“二表哥跑山猪”“二表哥黑猪”品牌,将其打造成贵州本土黑猪的第一品牌,提高“二表哥”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将贵州本土黑猪更好地推向国际市场,成为贵州山地特色农业发展中的一个“亮点”,用产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图/文晏华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