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岁末,我国新华通讯社刊发了一篇二战时期,一位中国女性在比利时传奇经历的报道,迅即被《人民日报》转载。这位传奇女性的名字在比利时,家喻户晓,她生于江苏宜兴,是名门望族之后,却远嫁比利时,二战时从纳粹魔爪中营救上百人,比利时国王曾授予她“国家勋章”,埃克兴市市中心,一条大道以她的名字命名,她就是:“比利时的中国母亲”,钱秀玲。
1912年,钱秀玲生于宜兴新庄镇的一个名门望族家庭,她从学生时代就立志科学报国,梦想成为像居里夫人那样的女科学家,1929年,比利时政府面向中国招收留学生,钱秀玲决定跟随哥哥一起前去比利时留学,爱女心切的父亲只好答应女儿的请求。刚到比利时的钱秀玲不会说外语,连跟当地人交流都是问题,但仅仅过了一年,她就凭借着自己刻苦不服输的精神,以第一名的成绩顺利考入了鲁汶大学化学系,并成功取得鲁汶大学的化学博士学位。
当时钱秀玲的父母之所以同意让女儿去比利时留学,除了拗不过女儿的执着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钱秀玲有一个指腹为婚的未婚夫也在比利时留学,钱父钱母希望女儿和“准女婿”能够一边上学,一边培养感情,毕业回国赶紧结婚,他们好抱孙子。但是在人生婚姻这件大事上,钱秀玲再次和父母唱了反调,当她第一次见到那个素未谋面的未婚夫,就觉得不是自己喜欢的类型,断然拒绝了这门婚事。
宠溺女儿的钱父钱母虽然一时生气,但最终还是尊重了女儿的选择。不久,钱秀玲在同校结识了学医的学长葛利夏,并与之坠入爱河,当时像他们这样的异国恋还是非常少见的,许多人都劝她离开葛利夏,一向有主见的钱秀玲不为所动,1935年,钱秀玲与深爱的葛利夏在比利时成婚,学业和爱情相继开花。1937年,婚后的钱秀玲辞掉在比利时的一切工作,准备和丈夫一起回国进行发展,但日本侵略军的铁蹄踏碎了她的回国计划。
无奈之下,她跟随丈夫返回比利时的偏僻小镇,艾海德蒙,葛利夏在小镇上开了一家私人诊所,钱秀玲在诊所里当护士。但就连这样平凡的生活,在当时也几乎成了奢望,随着二战的爆发,比利时被纳粹德国占领,钱秀玲所在的偏远小镇艾海德蒙也未能幸免于难。1943年5月,德军占领比利时,比利时人民不甘被侵略,英勇地进行抵抗活动。艾海德蒙小镇上的人口不到一千,所以驻守在这里的德军士兵也很少,原本并没有出现什么流血杀戮事件。然而有一天,小镇平静的气氛却被广场上的一张布告给打破了。布告上写着,要对本镇的反动青年罗杰执行绞刑,绞刑地点就在镇子的广场上,乡民必须全体参加。
这张布告让全镇的乡民都陷入到了绝望和恐惧之中。罗杰因炸毁德军列车通过的铁路而被德军盖世太保抓住并判处绞刑。罗杰的父母通过比利时国王和王后向德军求情,但无济于事。这个消息当时自然也被钱秀玲看到了,经过再三考虑,钱秀玲找到了罗杰的家中。她告诉罗杰的父母,她要尽力去挽救罗杰的性命。罗杰的父母对钱秀玲的好意表示感谢,可谈到救罗杰,他们却也只能是无可奈何地叹气。连比利时国王和王后的求情交涉都被德军拒绝,她一个弱小的中国女子又能帮上什么忙呢?两位老人握着钱秀玲的手,泣不成声。
钱秀玲并非只是为了安慰两位老人,故意说些让他们宽心的话。此时,她已经想到了办法,她去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找了一个人,这个人是当时德军驻比利时和法国北部战区的最高行政长官,法肯豪森,法肯豪森是她堂兄钱卓伦的莫逆之交,钱秀玲赴比国留学前,钱卓伦曾对她说,如果遇上难事,可以找法肯豪森帮忙。第二天一大早,钱秀玲就带着长子,顶着寒风,乘早班火车赶往160公里外的布鲁塞尔。钱秀玲的长子回忆说,那时正是战时,火车走走停停,有时还会上来几个德国士兵检查证件。因为没有电话可打,他们赶到布鲁塞尔已经很晚,找到朋友家时已是半夜。
后来朋友告诉他们,听到有人按响门铃,他吓了一大跳,先让家人躲了起来,然后才敢下楼开门。在布鲁塞尔,钱秀玲打听到法肯豪森就住在王宫旁的一幢楼里,那里也是德军司令部,四周戒备森严,岗哨林立。可此时的钱秀玲已顾不上许多,她拿着自己写的信、堂兄的回信和照片,径直向大门走去。法肯豪森听说是一位中国老朋友的妹妹求见,便让秘书和她约定了见面的时间。钱秀玲至今还记得,她按照约定时间再次去那里的时候,是一个上午,大厅里站着很多德国军官,他们用异样的目光注视着她走进法肯豪森的办公室。
寒暄之后,钱秀玲向法肯豪森出示了堂兄的照片,证明了自己的身份,而后便把两封信都交给了他。当法肯豪森看到钱秀玲带的钱卓伦的照片和信件的时候,他冷峻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钱秀玲开门见山地请求法肯豪森免除罗杰的死刑。不知是钱秀玲的勇气,还是她那动人的话语打动了法肯豪森。临走时,法肯豪森对她说,“我会尽量满足你的愿望,让我试一下吧。如果你需要我的帮助,随时都可以来找我。”
法肯豪森虽为德国军官,但为人正直,富有正义感。几天后,在罗杰即将被盖世太保实施绞刑的那天早上,小镇广场上却突然贴出了罗杰被特赦的公告,同一天,在比利时的另一个小镇,波依隆,一位被德军关押的同叫罗杰的死刑犯也被放了出来。一时间整个小镇都沸腾了起来,钱秀玲救人的事在小镇上传开了,小镇上的人们不敢相信,连国王和王后都办不到的事,竟然让一个中国女性办成了,钱秀玲成了艾海德蒙镇的英雄,此后小镇上只要是有被德军逮捕的反战人士的家人,全都会来找钱秀玲帮忙解救,钱秀玲从不拒绝,她一次又一次地去见法肯豪森,从德军的虎口中救出了许多比利时人。
钱秀玲一共找了法肯豪森多少次?救了多少比利时人?现在已经查不清了,根据她的长子回忆说,他与母亲去布鲁塞尔找法肯豪森至少有五六次。比利时人对钱秀玲充满了感激之情,虽说这里并不是她的故乡,周围也并不是她的同胞,然而,她却愿意冒着生命危险,拯救这些反法西斯的异国志士。1944年6月,钱秀玲和法肯豪森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在钱秀玲居住小镇附近的艾克兴市,比利时地下抵抗组织杀死了三个德国盖世太保,德军为此展开了疯狂的报复,一次逮捕了90多个青年男子,要求当地居民交出凶手,否则德军将采取抓阄的方式,每隔半小时就枪毙15人,直到交出袭击者为止。
绝望的小镇人们再次恳求钱秀玲想办法救人,当时钱秀玲正怀着大女儿,她连夜坐一辆破车,冒着随时可能受冷枪和流弹袭击的危险赶到了布鲁塞尔,请法肯豪森帮忙。这一次法肯豪森表现得十分为难,因为他的厌战情绪和释放比利时抵抗运动分子的行为,引起了德军盖世太保的不满,他本人也受到盖世太保的监视,希特勒也对他失去了信任。但法肯豪森从大着肚子的钱秀玲身上看到了一个异国女子的勇敢和真情,最后他还是下定了决心,利用自己手中最后的权力来极力拯救那些无辜的生命。在法肯豪森的努力下,90多名比利时人质的死刑最终被改为苦役,约半年后,这些人都陆续安全返回了比利时。没过几天,法肯豪森被纳粹德国调回柏林。这次见面成了钱秀玲和法肯豪森在二战中的最后一次见面。
二战结束后,为了表彰钱秀玲先后营救了近百个比利时国民的生命,比利时国王授予她“国家勋章”。艾克兴市的市民们为了感激这位异国的巾帼英雄,特意将市中心的一条大道命名为:“钱秀玲女士之路”。艾克兴市市政府还特意在古董店里买了一座,铸有龙的中国铜塔送给钱秀玲作纪念。
但是她却对自己曾经的传奇人生只字不提,直到2001年,以钱秀玲为原型拍摄的电视剧《盖世太保枪口下的中国女人》上映,她的事迹才逐渐被人们所知晓。然而当人们去采访她的时候,已经满头华发的钱秀玲老人却十分谦虚地说:“记不清了,都不记得了。”今天,不论是在我国,还是在比利时,钱秀玲都是公认的二战中的女英雄。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人们的生活回归了幸福平静,2008年8月1日,钱秀玲安详地离开了世界,她留给我们的,除了一生的传奇,更重要的是她教会了我们要记住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比如爱情,比如亲情。
声明:文字内容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