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和镇都属于我国行政区划的基层单位,都是县和县级市以下的行政区划单位,由市辖区、县级市、县、自治县等管辖,或由地级市、自治州直接管辖。
行政地位相同,是乡级行政区。那么两者有什么区别?
首先是建制上的倾向不同。乡偏向于农业(第一产业),里面的农业人口比例高;而镇则是偏向于第二和第三产业,里面的非农人口比例高。
当然,两者的非农人口比例一般都没有街道办高,街道办是派出机构性质,并不是一级行政单位。
尽管从行政级别来看,乡长和镇长级别相同,但实际地位还是有很大差异的。
因为镇的地理位置更优越,人口也更多,自然经济发展得好,地位举足轻重。
而乡正好相反,地理位置一般不如镇,人口也少,经济自然无法与镇抗衡,主官的地位可想而知,也不如镇长。
不过,向前追溯,乡的历史更加悠久,很早就作为行政区划使用,且带有自治性质。
镇出现的时间则晚得多,最初是军事单位,一般是大规模驻军所在地,因为人数庞大,为了保障日常运转,形成一系列产业,以及相关保障人员,辐射出一片区域形成了镇。
后来有一些镇是自发形成的,即随着人群的聚落,比如在水边物产丰饶之地,先是聚落成村。
随着人数不断增加,产业分工越发明确,再逐步聚落成为镇。
上面的区别都有些主观,乡镇之间有没有硬性的区分标准呢?
在1984年的时候,国W院曾经下发通知,原则上规定了符合下面两种情况的乡,可以改设为镇:
一是乡人口小于2万,乡府驻地非农人口超过2千的
二是乡人口大于2万,乡政府驻地非农人口大于全乡人口10%的。
不过后来在实际之中,还是有很多个考核维度的。
在补充一下,经常听到“建制镇”和“城关镇”的说法。这又是什么意思?
建制镇,指的是经过省、自治区或者直辖市批准后建立的镇,它具有国家的正规编制。
而普通镇指的是乡的府所在地,以及经过县级府批准作为农村文化、经济和生活服务中心的镇,它不具有正规编制。
所以建制镇的级别,一般比普通镇的级别要高半级,可达到副县级。
“城关镇”是“该镇是城市的关卡”的意思。县里面有很多个乡镇,一般县府在的镇就是城关镇。
如前所述,镇最初是军事概念,所在地为重要的战略地点,这一概念被用到的城关镇之上。
所以城关镇基本都是所在县的第一镇,也是县城所在地。
当然,城关乡、城关区、城关村于此类似,不过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很多地区意识到名字重复带来的不必要麻烦,已经开始逐步使用改名或者分设街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